一种聚酯树脂制备用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6085发布日期:2023-10-22 07:16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酯树脂制备用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具体为一种聚酯树脂制备用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聚酯树脂是组成涂料的基础,具有粘接涂料中其他组分形成涂膜的功能,它对涂料及涂膜的性质起决定作用,其生产量也越来越多。聚酯树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直接排放,造成物料的浪费,因此聚酯树脂生产过程中尾气的处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2、传统的废气处理装置处理废气都是连续的一过性的,若有废气处理后并不达标而直接排放则会造成空气的污染,废气处理装置开始处理废气时效率高,此种情况不会出现,但在后期的处理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工作,装置内的吸附装置会逐渐饱和,进而会出现废气处理后不达标的情况,因此需要解决这个问题,以保证在任何时间段排出的气体是达标的;另外,传统的废气处理装置处理废气过于单一,并不能有效的将多种废气处理结构串联起来,使得废气的处理达到最佳效率及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酯树脂制备用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酯树脂制备用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气废气罐体,所述废气罐体内按照气体流动的方向依次分为相互连通的进气管、洗气室、吸附室、分解室、气体检测室及出气管;

3、所述洗气室内设置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两侧的横板上开有若干通孔,所述引流板的上方安装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连接循环液管的进液端,所述循环液管的出液端与所述洗气室的底部连通,所述循环液管上安装有循环泵;

4、所述吸附室内可拆卸的安装有气体吸附装置,所述气体吸附装置按照气体流动的方向依次包括气体均流板、除雾器、活性炭吸附层及分子筛吸附层;

5、所述分解室内安装有紫外线灯及光催化板;

6、所述气体检测室内安装有气体检测器,所述气体检测室通过循环气管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循环气管上加装抽气机,所述气体检测室与出气管的连通处安装有电磁阀门。

7、所述引流板为“z”字型。

8、所述洗气室的底部为弧形结构。

9、所述循环液管上设置有蓄液罐,所述蓄液罐位于所述循环泵进液端的一侧,且所述蓄液罐的出液口处设置滤液器。

10、所述抽气机及电磁阀门分别与所述气体检测器电性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的废气罐体内按照气体流动的方向依次分为相互连通的进气管、洗气室、吸附室、分解室、气体检测室及出气管,该装置采用多个废气处理室串联的结构,此种方式可将废气的处理达到最佳效率及状态,确保废气处理达标,提高废气处理的效率及效果;

13、2、本实用新型中,气体检测室内安装有气体检测器,气体检测室通过循环气管与进气管连通,循环气管上加装抽气机,气体检测室与出气管的连通处安装有电磁阀门,而抽气机及电磁阀门分别与气体检测器电性连接,而气体检测器内设有plc控制器,当气体检测器检测到气体不达标时,则电磁阀门关闭,抽气机启动,则将气体通过循环气管抽送至进气管重新进行处理,直至气体达标为止,保证在任何时间段排出的气体是达标的;

14、3、本实用新型中洗气室采用循环液管将喷淋管及洗气室的底部连通,可实现洗气液的循环利用,则节约了废气处理的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聚酯树脂制备用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废气罐体(1),所述废气罐体(1)内按照气体流动的方向依次分为相互连通的进气管(2)、洗气室(3)、吸附室(4)、分解室(5)、气体检测室(6)及出气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树脂制备用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8)为“z”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树脂制备用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气室(3)的底部为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树脂制备用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液管(10)上设置有蓄液罐(19),所述蓄液罐(19)位于所述循环泵(11)进液端的一侧,且所述蓄液罐(19)的出液口处设置滤液器(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树脂制备用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机(17)及电磁阀门(18)分别与所述气体检测器(15)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聚酯树脂制备用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气废气罐体,所述废气罐体内按照气体流动的方向依次分为相互连通的进气管、洗气室、吸附室、分解室、气体检测室及出气管。本技术的废气罐体内按照气体流动的方向依次分为相互连通的进气管、洗气室、吸附室、分解室、气体检测室及出气管,该装置采用多个废气处理室串联的结构,此种方式可将废气的处理达到最佳效率及状态,确保废气处理达标,提高废气处理的效率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倪燕,姚九标,佘贵章,牛瑞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欣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