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高效抽滤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4232发布日期:2023-05-07 00:5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式高效抽滤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抽滤罐,具体是一种可移动式高效抽滤罐。


背景技术:

1、抽滤是一个物理术语,又称减压过滤,真空过滤,有双重含义,物理术语中抽滤指利用抽气泵使抽滤瓶中的压强降低,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的方法,抽滤罐多用于化工品加工,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抽滤罐,(授权公告号cn214513147u),该专利技术具有抽滤罐需要移动时,将滚轮设置呈伸出状,当抽滤罐需要在指定位置放置时,将滚轮设置呈缩回状,抽滤罐放置更稳定的效果;

2、但是现有公开的可移动式抽滤罐在实际应用时,还是存在一些缺陷需要改善,例如:

3、①移动轮需要手动进行调节并完成回收操作,操作过程费时费力,不利于移动操作;

4、②抽滤过程中抽气泵会携带水液排出,容易造成抽气泵损坏,影响抽滤效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高效抽滤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高效抽滤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移动式高效抽滤罐,包括抽滤罐主体、进料斗、支撑板、承载板与过滤板,所述进料斗位于抽滤罐主体的上侧位置处,所述支撑板位于抽滤罐主体的下侧位置处,所述承载板位于支撑板的下侧位置处,所述过滤板为抽滤罐主体内部位置处,所述抽滤罐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上端设置有回流箱,所述回流箱的下侧一端位置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回流箱的上侧设置有抽气管,所述承载板的上侧一端位置处安装有抽气泵,所述过滤板的上侧安装有搅拌杆,所述过滤板的下侧安装有螺旋出料筒,所述螺旋出料筒的一侧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抽滤罐主体的下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承载板的下侧安装有电控箱,所述承载板的下侧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移动构件,所述抽滤罐主体的上侧对应搅拌杆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过滤板的上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螺旋出料筒的内部安装有螺旋杆,所述螺旋出料筒的下侧对应螺旋杆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电机。

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侧安装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下侧设置有第一轮架,所述第一轮架的下侧设置有防滑座,所述第一轮架的前侧设置有第二轮架,所述第二轮架的前端设置有第三轮架,所述第二轮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轮架的下端安装有驱动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杆通过第一电机转动于抽滤罐主体的内部位置处,所述抽滤罐主体的上端通过出料口与螺旋出料筒的上端相贯通,所述螺旋出料筒的下端与出料管的一端相贯通。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管的下端与抽滤罐主体的下端相贯通,所述排气管的上端与回流箱相贯通,所述回流箱通过单向阀与抽滤罐主体相贯通,所述回流箱的上端与抽气管的上端相贯通,所述抽气管的下端与抽气泵的输入端相贯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杆通过第二电机转动于螺旋出料筒的内部位置处,所述螺旋杆的上端转动于出料口的内部位置处。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控箱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抽气泵、第二电机、移动构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轮架通过第三电机转动于第二轮架的前端位置处,所述第一轮架通过第四电机转动于固定板的下侧位置处,所述移动构件通过固定板固定于承载板的下侧位置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①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抽滤罐,移动构件能自动完成轮体的开合,不影响支撑稳定性的同时,能完成移动操作,电动的方式调节,操作过程省时省力,有利于移动操作的便捷度;

12、②通过回流箱与单向阀循回抽吸过程携带的水液,避免水液进入抽气泵造成抽气泵损坏,通过搅拌杆混合物料,降低过滤板的堵塞风险,提高抽滤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移动式高效抽滤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滤罐主体(1)、进料斗(2)、支撑板(3)、承载板(4)与过滤板(5),所述进料斗(2)位于抽滤罐主体(1)的上侧位置处,所述支撑板(3)位于抽滤罐主体(1)的下侧位置处,所述承载板(4)位于支撑板(3)的下侧位置处,所述过滤板(5)为抽滤罐主体(1)内部位置处,所述抽滤罐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7),所述排气管(7)的上端设置有回流箱(8),所述回流箱(8)的下侧一端位置处设置有单向阀(11),所述回流箱(8)的上侧设置有抽气管(9),所述承载板(4)的上侧一端位置处安装有抽气泵(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高效抽滤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6)包括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的下侧安装有第四电机(22),所述第四电机(22)的下侧设置有第一轮架(23),所述第一轮架(23)的下侧设置有防滑座(28),所述第一轮架(23)的前侧设置有第二轮架(24),所述第二轮架(24)的前端设置有第三轮架(25),所述第二轮架(24)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电机(26),所述第三轮架(25)的下端安装有驱动轮(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高效抽滤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12)通过第一电机(17)转动于抽滤罐主体(1)的内部位置处,所述抽滤罐主体(1)的上端通过出料口(18)与螺旋出料筒(13)的上端相贯通,所述螺旋出料筒(13)的下端与出料管(14)的一端相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高效抽滤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7)的下端与抽滤罐主体(1)的下端相贯通,所述排气管(7)的上端与回流箱(8)相贯通,所述回流箱(8)通过单向阀(11)与抽滤罐主体(1)相贯通,所述回流箱(8)的上端与抽气管(9)的上端相贯通,所述抽气管(9)的下端与抽气泵(10)的输入端相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高效抽滤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19)通过第二电机(20)转动于螺旋出料筒(13)的内部位置处,所述螺旋杆(19)的上端转动于出料口(18)的内部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高效抽滤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16)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17)、抽气泵(10)、第二电机(20)、移动构件(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高效抽滤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轮架(25)通过第三电机(26)转动于第二轮架(24)的前端位置处,所述第一轮架(23)通过第四电机(22)转动于固定板(21)的下侧位置处,所述移动构件(6)通过固定板(21)固定于承载板(4)的下侧位置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抽滤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移动式高效抽滤罐,包括抽滤罐主体、进料斗、支撑板、承载板与过滤板,所述抽滤罐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上端设置有回流箱,所述回流箱的下侧一端位置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回流箱的上侧设置有抽气管,所述承载板的上侧一端位置处安装有抽气泵,所述过滤板的上侧安装有搅拌杆,所述过滤板的下侧安装有螺旋出料筒,所述螺旋出料筒的一侧设置有出料管。本技术移动构件能自动完成轮体的开合,电动的方式调节,操作过程省时省力,通过回流箱与单向阀循回抽吸过程携带的水液,避免水液进入抽气泵造成抽气泵损坏,通过搅拌杆混合物料,降低过滤板的堵塞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王春龙,徐兆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万兴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