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移液工作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31579发布日期:2023-06-21 19:0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双头移液工作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医学领域使用的移液工作站,特别是具有双工作头的双头移液工作站,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1、在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pcr体系(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过程中构建体系中,需要大规模的进行溶液混合处理工作;移液过程,主要为吸液、吐液、清洗。

2、目前pcr工作中的移液,主要通过人工操作进行;该工作操作技术难度不大,但由于是大规模的重复性机械操作,容易造成操作疲劳,就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低,或出错。

3、故,有必要将该移液过程,进行自动化改造,以代替人工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同时避免出错。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4713311a的全自动移液分液工作台,即公开了类似的设备,但其采用了工业多自由度机械臂(抓取机械手),作为通用设备,设备造价更高,维护成本也更高;同时移液作业效率却受机械臂结构限制,仍不够高。

4、故,有必要针对移液操作,设计一款全自动工作站,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头移液工作站,采用三坐标移动机构进行快速移动;同时将钢针设置在弹性机构上,通过针头进行探底,确保移液作业时针头位于试剂容器的底部,提高吸液、吐液的质量;最终实现全自动、高效的移液作业。

2、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头移液工作站,包括机架、设备板、三坐标移动机构、及移液钢针组件;

3、所述机架的前部为作业区,其内设有可移动的所述设备板;所述设备板上设有温控单元,及若干合成板;所述合成板上设有试剂容器,其内储存有待移液的试剂;

4、在设备板的两侧设有清洗槽,所述清洗槽固定在作业区的两侧;

5、所述三坐标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及升降机构;

6、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为单轴双动子直线电机模组,具有2个可相互独立运行的横向直线移动平台;所述横向移动机构的固定部分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上部;

7、在2个所述横向直线移动平台上分别安装有纵向移动机构,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为单轴直线电机模组,在直线轨道内具有1个可纵向移动的纵向直线移动平台;

8、2个纵向直线移动平台上分别安装有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位于作业区上方;

9、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设有所述移液钢针组件;

10、所述移液钢针组件包括钢针、及弹性机构;

11、所述钢针的顶部与高精密注射泵相连,所述高精密注射泵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通过软管与所述钢针相连;

12、钢针的内部为用于储纳溶液的中空腔室;钢针的底部为针头;

13、所述钢针通过所述弹性机构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平台上;所述升降平台可带着所述移液钢针组件进行升降运动;

14、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活动块、固定座、导向销;

15、所述钢针固定在所述活动块上,且针头位于所述活动块的下方;

16、所述活动块通过导向销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

17、所述导向销、所述钢针相互平行,且保持竖直状态;

18、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升降平台上;

19、所述活动块可沿着所述导向销相对所述固定座进行升降运动;

20、所述活动块的一侧设有第二挡板,在所述升降平台上相应设有第二定位传感器;

21、常规状态下,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二定位传感器的下方;所述活动块保持远离所述固定座。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块内设有2个竖直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分别设有所述导向销;所述导向销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

23、所述导向销可沿所述活动块的通孔竖直移动。

24、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内设有导套,所述导向销装在所述导套内。

25、进一步的,在导向销外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活动块之间;

26、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块内设有夹槽;所述夹槽为弹性夹紧开口槽;

28、所述夹槽的内侧设有圆形槽,所述钢针的夹持柄塞入所述圆形槽内;

29、所述夹槽的外侧为平槽,所述平槽部位设有螺孔;

30、螺钉拧入所述螺孔内,可将所述夹槽的平槽并拢,进而收缩所述圆形槽,将所述钢针夹紧固定在所述活动块上。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为丝杠螺母驱动机构;

32、设有升降底板,所述升降底板固定在所述纵向直线移动平台上;

33、所述升降底板的顶部设有升降驱动元件;

34、所述升降驱动元件内设有驱动电机,中间为驱动螺母,驱动螺母内穿设有驱动丝杠;

35、所述驱动丝杠的底部设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升降平台相连接;

36、所述升降底板上竖直设有直线导轨,所述升降平台通过直线滑块安装在所述直线导轨上。

37、进一步的,每侧的升降机构内设有2个所述直线滑块,同时固定在所述升降平台上,并安装在所述直线导轨上。

38、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内设有定位传感器;

39、在所述升降平台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挡板;

40、在升降底板上相应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传感器。

41、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设有2个,分别位于最下方极限位置,及最上方极限位置。

42、更进一步的,还设有第3个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位于最上方极限位置的下方1-2厘米处,为升降零点位置。

43、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移液钢针组件工作时,随着三坐标移动机构移动到指定合成板的试剂容器正上方,然后所述升降机构动作,将所述移液钢针组件降下,使所述钢针的针头插入到试剂容器内;随着所述升降平台的下降,直至所述针头触碰到试剂容器的底部;此时,随着升降平台的继续下降,所述针头由于被试剂容器的底部限位,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活动块发生相对运动,同时所述第二定位传感器向所述第二挡板移动,直至所述第二定位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二挡板,即可知所述钢针已触底,发出信号,所述升降驱动元件停止转动,并适当反转,将所述升降平台抬起若干毫米,使所述针头位于离试剂容器底部1-2mm的位置;然后启动所述高精密注射泵进行吸液,将溶液全部吸入钢针内,此时由于针头离试剂容器底部很近,通过吸力可以将试剂容器内的全部溶液吸入到钢针内,从而节约试剂;钢针的吸液容量为1~20ul(±3%);吸液完毕后,所述升降机构升起至升降零点位置,将钢针完全提升离开试剂容器,再移动到需要吐液的试剂容器上方,所述升降机构重复下落动作,最后将钢针的针头停留在离试剂容器底部1-2mm的高度位置,反向启动所述高精密注射泵,将钢针内的溶液全部吐出,此时由于钢针的针头位于试剂容器的底部位置进行吐液,吐出的溶液不会飞溅到试剂容器的壁面上,避免液体挂壁的现象出现。

44、本实用新型的吸液、吐液过程中,通过控制钢针的针头都位于试剂容器的底部位置,可以确保能够将试剂容器内的溶液完全吸取,并投放至目标试剂容器内,确保溶液的转移量是确定、稳定的,可以减少试剂浪费,且保证产品的品质稳定。经测试,整个移液过程可以控制在12秒左右,极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

45、当移液完毕后,所述升降机构带着钢针完全升起,然后移动到所在侧清洗槽的上方,再下落指定高度,将钢针的下部浸泡在清洗槽的清洗液内,对钢针进行清洗。清洗槽设有2个,位于合成板所在作业区的两侧,这样当一侧的升降机构带着钢针在清洗槽内进行清洗时,整个作业区都是开放的,可以供另一侧的工作头(横向移动平台、纵向移动机构、升降机构、及移液钢针组件)进行吸液、吐液作业;双工作头交替移液,可以避免清洗浪费时间,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

46、本实用新型的双头移液工作站,采用三坐标移动机构作为移动机构,移动精度高,速度快,且生产、维护成本低;同时,采用单轴双动子直线电机模组作为横向移动机构,可以同时安装两台工作头,且相互之间可独立运行,进一步提高了作业效率;在升降机构的底部设有移液钢针组件,通过弹性机构,配合定位传感器,方便钢针的针头在下降过程中实现对试剂容器的探底,从而能够可靠的将试剂容器内的溶液全部吸入钢针内,或将溶液可靠的排入到试剂容器内,避免溶液浪费。

47、本实用新型的双头移液工作站,整体结构简单,同时具有双工作头,且结合移液钢针组件实现可靠的吸液、吐液,即提高了移液作业效率,又提高了移液质量,进而保证产品合成过程的品质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