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搅拌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7783发布日期:2023-04-19 12:5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搅拌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搅拌釜,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搅拌釜。


背景技术:

1、搅拌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与反应釜性能原理一样,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2、现有的搅拌釜依然存在着物料沉底的概率,无论怎么改变搅拌轴的外形,随着反应的进行,总会有一些反应的物质沉入搅拌釜的底部,不能得到充分的搅拌,只能通过自身的反应完成,造成了反应速度慢,耗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物料进行循环继而避免沉底发生的循环搅拌釜。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循环搅拌釜,包括釜体、釜盖、搅拌组件以及循环组件;

3、所述釜盖盖装在釜体上,所述釜体侧壁上设置有循环入口;所述釜体内壁底部为弧形,且内壁底部中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旁设置有循环出口;

4、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电机设置在釜盖顶部,所述搅拌轴与电机连接并穿过釜盖后伸入釜体内;所述搅拌叶连接在搅拌轴位于釜体的部分上;

5、所述搅拌叶包括u型叶和连接叶,所述u型叶的底部弧度与釜体内壁底部的弧形相对应,所述u型叶通过连接叶连接在搅拌轴上;

6、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循环泵和若干管道,所述循环出口与循环泵的入口连通,所述循环入口与循环泵的出口连通。

7、优选地,所述循环搅拌釜还包括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包括外包体以及设置在外包体上的冷液入口、热液入、排出口,所述外包体包覆在釜体外周上且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包体与釜体之间的空隙形成的空间为密封空间;

8、所述密封空间包括冷液入口、热液入口、排出口与密封空间连通;所述冷液入口、热液入口位于外包体侧壁靠近顶部处,所述排出口位于出料口旁的外包体上。

9、优选地,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螺旋片,所述螺旋片设置在密封空间内,且螺旋片两侧边沿分别与外包体内壁、釜体外壁连接。

10、优选地,所述螺旋片的端部位于冷液入口、热液入口之间。

11、优选地,所述外包体以及釜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挂耳。

12、优选地,所述外包体的挂耳有两层,其中一层位于与釜体侧壁相对应的外包体上,另一层位于与釜体相对应的外包体上。

13、优选地,两层所述挂耳均为四个,且两位挂耳的位置对应设置。

14、优选地,所述外包体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的支撑座。

15、优选地,所述连接叶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加强肋。

16、优选地,所述电机与搅拌轴通过软传动轴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循环组件,能够通过弧形底部,使得沉底的物料通过循环泵进行吸入重新投入釜体内进行搅拌,且循环泵工作时也能够对沉底的物料进行一次搅拌,提升了反应速度,且配合弧形的釜体底部以及搅拌叶,能够在搅拌叶旋转的前方形成高压区,在后方形成低压区,使得搅拌叶与釜体底部之间的沉底物料能够被负压区吸起来进行搅拌,即使无法搅开,能够使其动起来,在重力与弧形底部的作用下,能够方便落入循环出口内,且配合循环泵使得循环出口形成负压进行吸入,保证结块的沉底能够被快速地吸入,大大地提升了反应速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搅拌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釜盖、搅拌组件以及循环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搅拌釜还包括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包括外包体以及设置在外包体上的冷液入口、热液入、排出口,所述外包体包覆在釜体外周上且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包体与釜体之间的空隙形成的空间为密封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螺旋片,所述螺旋片设置在密封空间内,且螺旋片两侧边沿分别与外包体内壁、釜体外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片的端部位于冷液入口、热液入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体以及釜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挂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体的挂耳有两层,其中一层位于与釜体侧壁相对应的外包体上,另一层位于与釜体相对应的外包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循环搅拌釜,其特征在于,两层所述挂耳均为四个,且两位挂耳的位置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体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的支撑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叶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加强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搅拌轴通过软传动轴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搅拌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搅拌釜,包括釜体、釜盖、搅拌组件以及循环组件;所述釜体侧壁上设置有循环入口,其弧形底部设有出料口、循环出口;搅拌组件为电机、搅拌轴、搅拌叶依次连接;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循环泵和若干管道,所述循环出口与循环泵的入口连通,所述循环入口与循环泵的出口连通;本技术通过设置循环组件,能够通过弧形底部,使得沉底的物料通过循环泵进行吸入重新投入釜体内进行搅拌,且循环泵工作时也能够对沉底的物料进行一次搅拌,提升了反应速度,且配合循环泵使得循环出口形成负压进行吸入,保证结块的沉底能够被快速地吸入,大大地提升了反应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波,郭桂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丹桂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