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余液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7784发布日期:2023-04-19 12:5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余液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沼气,具体的,涉及一种余热余液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1、沼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其特性与天然气相似。沼气除直接燃烧用于炊事、烘干农副产品、供暖、照明和气焊等外,还可作内燃机的燃料以及生产甲醇、福尔马林、四氯化碳等化工原料,经沼气装置发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肥料和饲料,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一般都是自建沼气池用于日常的生活使用。

2、而在沼气在反应的过程中,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一般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时,沼气池内部反应就会相对剧烈,反之,则内部的反应幅度就会随之减小,而沼气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何将在沼气使用时的热量用于对沼气池的加热,从而使得热量能够进行回收利用,是现有的技术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余热余液循环利用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现有沼气在使用时产生的热量无法有效的利用且无法循环使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余热余液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料液反应池、沼气存储池、燃气灶与油烟机,所述沼气存储池固定安装在料液反应池的顶面,所述燃气灶与沼气存储池之间通过输气管连通,所述油烟机设置在燃气灶的上方,所述料液反应池的外侧设置有蓄水池,所述油烟机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内部设置有盘绕管,所述蓄水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另一端延伸至料液反应池的内部。

3、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吸气机,所述输送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

4、优选的,所述蓄水池的内部设置有盘绕管,所述盘绕管呈螺旋状设置在蓄水池的内部。

5、优选的,所述蓄水池的一侧设置有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蓄水池之间设置有送热管,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蓄水池通过送热管连接。

6、优选的,所述蓄水池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蓄水池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吸气机,所述第二吸气机的吸风口与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吸气机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输热管。

7、优选的,所述输热管的另一端与太阳能集热器固定连接,所述输热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阀门。

8、优选的,所述输热管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室内连管,所述室内连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

9、优选的,所述连通管与输送管通过盘绕管连通。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1、通过设置连通管、蓄水池、输送管与盘绕管,且连通管、盘绕管与输送管之间相连通,燃气灶在使用时产生的热量如油烟、热蒸气会通过油烟机的吸收进入到连通管的内部,连通管与输送管通过盘绕管连通,而输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料液反应池的内部,通过启动第一吸气机,便可将连通管内部的热量输送到料液反应池的内部,从而将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循环利用到料液反应池的内部,用于料液反应池内部的料液反应,避免了现有在使用过程中热量的浪费。

12、2、通过设置,通过启动第二吸气机,当第二吸气机启动时,关闭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可使得蓄水池内部水产生的热量进入到输热管的内部,由于输热管与输送管连通,且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的状态,即可通过输送管进入到料液反应池的内部,当第三阀门关闭时,第二吸气机吸取的热量会通过室内连管传输到室内,用于室内的加热,进一步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余热余液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料液反应池(1)、沼气存储池(2)、燃气灶(4)与油烟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气存储池(2)固定安装在料液反应池(1)的顶面,所述燃气灶(4)与沼气存储池(2)之间通过输气管(3)连通,所述油烟机(5)设置在燃气灶(4)的上方,所述料液反应池(1)的外侧设置有蓄水池(7),所述油烟机(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连通管(6),所述连通管(6)的一端设置有蓄水池(7),所述蓄水池(7)的内部设置有盘绕管(14),所述蓄水池(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8),所述输送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集热器(11),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1)的另一端延伸至料液反应池(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余液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8)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吸气机(9),所述输送管(8)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余液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7)的内部设置有盘绕管(14),所述盘绕管(14)呈螺旋状设置在蓄水池(7)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余液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7)的一侧设置有太阳能集热器(11),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1)与蓄水池(7)之间设置有送热管(12),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1)与蓄水池(7)通过送热管(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余液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7)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5),所述蓄水池(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吸气机(16),所述第二吸气机(16)的吸风口与连接管(1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吸气机(16)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输热管(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余热余液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热管(13)的另一端与太阳能集热器(11)固定连接,所述输热管(1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阀门(1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余热余液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热管(13)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室内连管(17),所述室内连管(17)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18)。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余热余液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6)与输送管(8)通过盘绕管(14)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沼气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余热余液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料液反应池、沼气存储池、燃气灶与油烟机,所述沼气存储池固定安装在料液反应池的顶面,所述燃气灶与沼气存储池之间通过输气管连通,所述油烟机设置在燃气灶的上方,所述料液反应池的外侧设置有蓄水池,所述油烟机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内部设置有盘绕管,所述蓄水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另一端延伸至料液反应池的内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沼气在使用时产生的热量无法有效的利用且无法循环使用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波,张顺利,孙庆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市康创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