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混料混合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84141发布日期:2023-09-09 11:5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预混料混合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搅拌,尤其涉及预混料混合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1、搅拌装置是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和搅拌杆旋转,对搅拌箱内部的各种原料搅拌混合的一种装置。

2、目前的搅拌装置都是电机带动搅拌轴和搅拌杆旋转对各种原料搅拌混合,搅拌方式单一,不利于各种原料的充分搅拌,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搅拌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预混料混合搅拌装置,能够使得外壳和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旋转的方向相反,使得各种原料能够充分的搅拌,提升了搅拌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预混料混合搅拌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一侧的顶部贯穿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机架固定安装在固定架的外壁,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位于固定架的内部固定有外壳,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远离第一转轴处安装有中空转轴,所述中空转轴端部的外壁与外壳端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内侧靠近第一转轴处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贯穿密封轴承的内部,所述密封轴承安装于中空转轴内部的中心处,所述固定架的一侧位于中空转轴的下方贯穿安装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部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壁与中空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和第三转轴的端部位于固定架的外部通过链轮机构构成传动结构。

4、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料口,所述料口的下端螺纹安装有密封盖。

5、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轴、外壳、中空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

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搅拌杆在外壳的内侧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二搅拌杆在第二转轴的外壁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为交错分布。

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8、通过启动电机,能够使得外壳和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旋转的方向相反,使得各种原料能够充分的搅拌,提升了搅拌的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预混料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第一搅拌杆(5)和第二搅拌杆(9),所述固定架(1)一侧的顶部贯穿安装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的一端固定有电机(3),所述电机(3)通过机架固定安装在固定架(1)的外壁,所述第一转轴(2)的另一端位于固定架(1)的内部固定有外壳(4),所述固定架(1)的内侧远离第一转轴(2)处安装有中空转轴(6),所述中空转轴(6)端部的外壁与外壳(4)端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4)的内侧靠近第一转轴(2)处安装有第二转轴(7),所述第二转轴(7)的端部贯穿密封轴承(8)的内部,所述密封轴承(8)安装于中空转轴(6)内部的中心处,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位于中空转轴(6)的下方贯穿安装有第三转轴(10),所述第三转轴(10)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11)的顶部啮合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的内壁与中空转轴(6)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7)的端部和第三转轴(10)的端部位于固定架(1)的外部通过链轮机构(13)构成传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混料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的底部设置有料口(14),所述料口(14)的下端螺纹安装有密封盖(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混料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2)、外壳(4)、中空转轴(6)和第二转轴(7)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混料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5)在外壳(4)的内侧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二搅拌杆(9)在第二转轴(7)的外壁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一搅拌杆(5)和第二搅拌杆(9)为交错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混料混合搅拌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一侧的顶部贯穿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机架固定安装在固定架的外壁,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位于固定架的内部固定有外壳,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远离第一转轴处安装有中空转轴,所述中空转轴端部的外壁与外壳端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内侧靠近第一转轴处安装有第二转轴,该预混料混合搅拌装置,通过启动电机,能够使得外壳和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旋转的方向相反,使得各种原料能够充分的搅拌,提升了搅拌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陈京生,李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万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