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催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2919发布日期:2023-06-21 11:0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表面活性剂催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表面活性剂制备,尤其涉及表面活性剂催化装置。


背景技术:

1、表面活性剂,是指是能使目标溶液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两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疏水基团。

2、表面活性剂在制备过程中通常会通过添加催化剂,然后再采用反应釜进行加热搅拌制备,不过反应釜在搅拌过程中,搅拌杆会带动物料旋转,而上端和下端的物料进行混合较为缓慢,因此需要搅拌较长的时间,影响催化反应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表面活性剂催化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表面活性剂催化装置,包括加工台和釜体,所述釜体固定安装在加工台上端,所述釜体上端面安装有进料斗,所述釜体底部安装有出料斗,所述釜体内部还安装有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混料组件,

4、所述混料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动力杆和套筒,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釜体顶部,所述动力杆转动设置在釜体内部,且所述动力杆顶部与伺服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套筒通过花键上下滑动套设在动力杆表面,所述套筒外表面还均匀分布有多组搅拌杆,所述套筒上端面通过轴承转动套设有承载台,所述釜体内部还设有与承载台配合对物料进行翻滚的翻料部件。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翻料部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杆以及固定杆,所述第一锥齿轮套接在动力杆表面,所述转杆一端与釜体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套接在转杆另一端,且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承载台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部固定安装有套环,所述转杆表面套接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位于套环内侧位置。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搅拌杆表面开设有多个竖直方向的通孔。

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搅拌组件和配合使用的翻料部件,可以在对物料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利用偏心轮、承载台以及套筒的配合,使得套筒实现上下往复移动的效果,从而利用承载台以及搅拌杆带动物料进行上下翻动,加速上端和下端物料的融合和翻动,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



技术特征:

1.表面活性剂催化装置,包括加工台(1)和釜体(2),所述釜体(2)固定安装在加工台(1)上端,所述釜体(2)上端面安装有进料斗,所述釜体(2)底部安装有出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2)内部还安装有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混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部件包括第一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9)、转杆(10)以及固定杆(11),所述第一锥齿轮(8)套接在动力杆(4)表面,所述转杆(10)一端与釜体(2)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9)套接在转杆(10)另一端,且所述第二锥齿轮(9)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7)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顶部固定安装有套环(12),所述转杆(10)表面套接有偏心轮(13),所述偏心轮(13)位于套环(12)内侧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6)表面开设有多个竖直方向的通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表面活性剂催化装置,涉及表面活性剂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加工台和釜体,所述釜体内部还安装有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混料组件,所述混料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动力杆和套筒,所述动力杆顶部与伺服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套筒通过花键上下滑动套设在动力杆表面,套筒上端面通过轴承转动套设有承载台,釜体内部还设有与承载台配合对物料进行翻滚的翻料部件。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搅拌组件和配合使用的翻料部件,可以在对物料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利用偏心轮、承载台以及套筒的配合,使得套筒实现上下往复移动的效果,从而利用承载台以及搅拌杆带动物料进行上下翻动,加速上端和下端物料的融合和翻动,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信,王卫忠,李长伟,任洪帅,寇俊风,郭菊,王梓瑄,孙志英,姜汝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寿光新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