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处理撬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38810发布日期:2023-10-06 06:1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清水处理撬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油田污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清水处理撬装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油田注水站一般采用水处理工艺流程缺点在于:现有技术常用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要先在清水罐储存,后在注水时要设置多个水泵来操作,整个流程运行繁琐,且整套设备不便于清洁排污,易影响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水处理撬装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清水处理撬块过滤后的水在注水时流程复杂且设备不便清洗,易影响水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水处理撬装装置,包括:y型过滤器;抽水装置;自清洗过滤器;精细过滤器以及排污系统;y型过滤器的入口端与原水罐连通,y型过滤器用于将来自于原水罐中未经过滤的水进行初步过滤;自清洗过滤器的入口端通过抽水装置与y型过滤器的出口端相互连通;抽水装置用于将y型过滤器处理后的水抽出加压并输送至自清洗过滤器;自清洗过滤器用于对抽出的水进行二次过滤;精细过滤器的入口端与自清洗过滤器的出口端相互连通,精细过滤器用于对经过二次过滤的水进行精细过滤并输送至注水站中。

3、进一步地,抽水装置包括:第一抽水管路;第二抽水管路;第一抽水管路和第二抽水管路的一端均与y型过滤器的出口端连接;第一抽水管路和第二抽水管路的另一端均与自清洗过滤器连通;第一抽水管路和第二抽水管路均用于将y型过滤器处理后的水抽出加压并输送至自清洗过滤器。

4、进一步地,第一抽水管路包括:第一手动蝶阀、第一提升泵、第一止回阀以及第二手动蝶阀;第一手动蝶阀、第一提升泵、第一止回阀以及第二手动蝶阀依次连通;第二抽水管路包括:第三手动蝶阀、第二提升泵、第二止回阀以及第四手动蝶阀;第三手动蝶阀、第二提升泵、第二止回阀以及第四手动蝶阀依次连通;其中,第一手动蝶阀与y型过滤器的出口端连通,第二手动蝶阀与自清洗过滤器连通;第一提升泵用于对进入管路的水进行加压抽取后输送至自清洗过滤器,第一止回阀用于使第一抽水管路内的水流沿预设方向流动;第三手动蝶阀与y型过滤器的出口端连通,第四手动蝶阀与自清洗过滤器连通;第二提升泵用于对进入管路的水进行加压抽取后输送至自清洗过滤器,第二止回阀用于使第二抽水管路内的水流沿预设方向流动。

5、进一步地,自清洗过滤器包括:器械外壳、细滤网;器械外壳开设有入水口、出水口以及排污口,细滤网设置在所述器械外壳的入水口,细滤网用于对进入自清洗过滤器的水进行杂质过滤;其中,还有清洁排污机构,清洁排污机构包括:自清洗毛刷、吸嘴、压力表以及差压变送器;自清洗毛刷和吸嘴设置在器械外壳的内部;压力表和差压变送器设置在器械外壳的外部;自清洗毛刷和吸嘴用于清洗器械外壳的内壁和细滤网;压力表和差压变送器用于监测自清洗过滤器内部的压力。

6、进一步地,精细过滤器包括:气密外壳、精加工滤网;气密外壳开设有入水口、出水口以及排污口,精加工滤网设置在气密外壳的入水口,精加工滤网用于精细过滤自清洗过滤器排出的水。

7、进一步地,清水处理撬装装置还包括:排污系统;排污系统与自清洗过滤器的器械外壳的排污口以及精细过滤器的气密外壳的排污口连通,排污系统用于排出自清洗过滤器和精细过滤器自清洁后产生的污水。

8、进一步地,排污系统包括:主排污管路和副排污管路;主排污管路与自清洗过滤器的器械外壳的排污口连接,用于自清洗过滤器的污水排放;副排污管路与精细过滤器的气密外壳的排污口连接,用于精细过滤器的污水排放。

9、进一步地,排污管路包括:第一管道、第一电动蝶阀;第一管道的一端与器械外壳的排污口连接,用于流通自清洗过滤器的污水,第一电动蝶阀设置在第一管道内,用于控制第一管道开启与关闭。

10、进一步地,副排污管路包括:第二管道、第二电动蝶阀;第二管道与气密外壳的排污口连接,用于流通精细过滤器的污水,第二电动蝶阀设置在第二管道内,用于控制第二管道开启与关闭。

11、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清水处理撬装装置,包括y型过滤器;抽水装置;自清洗过滤器;以及精细过滤器;y型过滤器的入口端与原水罐连通,y型过滤器用于将来自于原水罐中未经过滤的水进行初步过滤;自清洗过滤器的入口端通过抽水装置与y型过滤器的出口端相互连通;抽水装置用于将y型过滤器处理后的水抽出加压并输送至自清洗过滤器;自清洗过滤器用于对抽出的水进行二次过滤;精细过滤器的入口端与自清洗过滤器的出口端相互连通,精细过滤器用于对经过二次过滤的水进行精细过滤并输送至注水站中。解决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清水处理撬块过滤后的水在注水时流程复杂且设备不便清洗,易影响水质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清水处理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水处理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装置(2-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水处理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水处理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洗过滤器(3-0)包括:器械外壳(3-2)、细滤网(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水处理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洗过滤器(3-0)还包括清洁排污机构(3-1),所述清洁排污机构(3-1)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水处理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细过滤器(4-0)包括:气密外壳(4-1)、精加工滤网(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水处理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处理撬装装置还包括:排污系统(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水处理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系统(5-0)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水处理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污管路(5-1)包括:第一管道(5-1-1)、第一电动蝶阀(5-1-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水处理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排污管路(5-2)包括:第二管道(5-2-1)、第二电动蝶阀(5-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水处理撬装装置,包括:Y型过滤器;抽水装置;自清洗过滤器;精细过滤器和排污系统;Y型过滤器的入口端与原水罐连通,Y型过滤器将来自于原水罐中未经过滤的水进行初步过滤;自清洗过滤器的入口端通过抽水装置与Y型过滤器的出口端相互连通;抽水装置将Y型过滤器处理后的水抽出加压并输送至自清洗过滤器;自清洗过滤器对水进行二次过滤;精细过滤器的入口端与自清洗过滤器的出口端相互连通,精细过滤器用于对经过二次过滤的水进行精细过滤并输送至注水站中。排污系统与自清洗过滤器和精细过滤器连接,用于整个清水处理撬装装置的污水排放,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清水处理撬装装置过滤后的水在注水时流程复杂且设备不便清洗,易影响水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学辉,毛世慧,冯康勤,郭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国仪测控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