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维度研磨兼翻炒功能的刀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49001发布日期:2023-09-07 21:3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维度研磨兼翻炒功能的刀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多维度研磨兼翻炒功能的刀组。


背景技术:

1、目前厨余垃圾通常与其他生活垃圾混杂在一起,集中通过填埋、焚烧发电以及生物发酵分解等技术来处理。这种方式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收纳、转运、集中等过程,其处理装置一般是包括收集、输送、粉碎、沥水、发酵、出料等系统的大型成套设备,适用于专门的垃圾处理站、垃圾填埋场或发电厂等。不能使用于家庭、餐厅等场合对厨余垃圾的及时处理,收集转运过程中会带来新的环境污染。

2、生活中部分厨余垃圾的体积较大,如果直接把大件垃圾填场的话,运输成本以及填埋成本较高,因此,在垃圾处理工艺中通常需要将垃圾破碎,然后进行下一步处理工艺,垃圾破碎后,通常体积能减少30%至50%,利于后续的垃圾工艺处理。

3、现有的厨余机的刀头通常为单刀式结构,该类刀头只适用于易切割的垃圾材质,一旦垃圾韧性较强时,该类刀头容易缠绕卡死,且刀具有效研磨面积偏小,且刀具均为垂直切面,与食物垃圾撞击后容易产生飞溅,且通过刀具对厨余垃圾的切割效果较为单一,现有研磨结构将动刀组与定刀组的研磨工序与刀具的研磨工序放在了同一个层面,导致部分厨余垃圾只经过其中一道工序,造成效率上的降低,导致部分的废弃食物未经研磨工序就过滤掉,刀组设置较为简单,无法完成精细的研磨作业,对于厨余垃圾的处理不够精细,增加了排放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维度研磨兼翻炒功能的刀组。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维度研磨兼翻炒功能的刀组,包括料桶、定刀组、转轴和动刀组,所述定刀组固定设置于所述料桶内壁,所述定刀组包括若干定刀,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料桶底部中间,所述动刀组转动安装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动刀组包括若干动刀,所述定刀和所述动刀匹配地设置于多个高度和方向上,所述动刀组与所述定刀组的相对面具有间隙。

3、进一步地,所述定刀组包括第一、第二定刀,所述第一定刀具有u型槽,所述u型槽在所述第一定刀的上端面形成第一研磨槽,下端面形成第一研磨凸起。

4、进一步地,所述动刀组包括第一、第二动刀,所述第一、第二动刀对称设置于所述动刀组上,所述第一、第二动刀右旋且倾斜,所述第一、第二动刀的侧面均为斜面,所述第一、第二动刀的下端面贴近所述料桶底壁,所述第一、第二动刀的下端面均具有第二研磨槽。

5、进一步地,所述料桶底壁设有第二研磨凸起,所述第二研磨凸起与所述第二研磨槽匹配。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动刀的上端面均具有第三研磨槽,所述第三研磨槽与所述第一研磨凸起匹配。

7、进一步地,所述料桶内壁上具有第三研磨凸起,所述第三研磨凸起与所述第一、第二动刀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的外侧壁间隙配合。

8、进一步地,所述动刀组还包括第三、第四动刀,所述第三、第四动刀对称设置于所述动刀组上,所述第三、第四动刀、设置于所述第一、第二动刀的上方,所述第三、第四动刀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第二动刀。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动刀的上端面为倾斜面,下端面具有第四研磨凸起,所述第四研磨凸起与所述第一研磨槽匹配;所述第四动刀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定刀的下端面间隙配合。

10、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的刀组利于破碎韧性较大的厨余垃圾,首先经过第三、第四动刀与第二定刀将厨余垃圾摩擦破损在局部形成多处薄弱环节,然后顺着第三动刀的倾斜面移动至料桶底部,第一、第二动刀和第一定刀以及底部的凸起利于垃圾从其薄弱处破裂分割成小块状结构,可有效改善刀头卡死或者被缠绕的现象,利于提高破碎效率;

12、通过设置不同方向的研磨凸起和研磨槽,使得厨余垃圾可以顺利通过各切刀组之间的间隙,防止厨余垃圾滞留以及刀具发生卡死的现象,同时也保证垃圾在切割腔内运行时被至少两个不同方向的切割刀高效的切割破碎,第一、第二动刀右旋且倾斜能将厨余翻炒起来,保证较好的切割效果以及高效的切割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维度研磨兼翻炒功能的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桶(1)、定刀组(21)、转轴(22)和动刀组(23),所述定刀组(21)固定设置于所述料桶(1)内壁,所述定刀组(21)包括若干定刀,所述转轴(22)设置于所述料桶(1)底部中间,所述动刀组(23)转动安装于所述转轴(22)上,所述动刀组(23)包括若干动刀,所述定刀和所述动刀匹配地设置于多个高度和方向上,所述动刀组(23)与所述定刀组(21)的相对面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度研磨兼翻炒功能的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刀组(21)包括第一、第二定刀(211、212),所述第一定刀(211)具有u型槽,所述u型槽在所述第一定刀(211)的上端面形成第一研磨槽(213),下端面形成第一研磨凸起(2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维度研磨兼翻炒功能的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刀组(23)包括第一、第二动刀(231、232),所述第一、第二动刀(231、232)对称设置于所述动刀组(23)上,所述第一、第二动刀(231、232)右旋且倾斜,所述第一、第二动刀(231、232)的侧面均为斜面,所述第一、第二动刀(231、232)的下端面贴近所述料桶(1)底壁,所述第一、第二动刀(231、232)的下端面均具有第二研磨槽(2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维度研磨兼翻炒功能的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桶(1)底壁设有第二研磨凸起(11),所述第二研磨凸起(11)与所述第二研磨槽(233)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维度研磨兼翻炒功能的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动刀(231、232)的上端面均具有第三研磨槽(234),所述第三研磨槽(234)与所述第一研磨凸起(214)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维度研磨兼翻炒功能的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桶(1)内壁上具有第三研磨凸起(12),所述第三研磨凸起(12)与所述第一、第二动刀(231、232)沿所述转轴(22)的轴线方向的外侧壁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维度研磨兼翻炒功能的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刀组(23)还包括第三、第四动刀(235、236),所述第三、第四动刀(235、236)对称设置于所述动刀组(23)上,所述第三、第四动刀(235、236)设置于所述第一、第二动刀(231、232)的上方,所述第三、第四动刀(235、236)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第二动刀(231、2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维度研磨兼翻炒功能的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动刀(235)的上端面为倾斜面,下端面具有第四研磨凸起(237),所述第四研磨凸起(237)与所述第一研磨槽(213)匹配;所述第四动刀(236)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定刀(211)的下端面间隙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维度研磨兼翻炒功能的刀组,包括料桶、定刀组、转轴和动刀组,所述定刀组固定设置于所述料桶内壁,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料桶底部中间,所述动刀组转动安装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动刀组与所述定刀组的相对面具有间隙。本技术通过设置不同方向的研磨凸起和研磨槽,使得厨余垃圾可以顺利通过各切刀组之间的间隙,防止厨余垃圾滞留以及刀具发生卡死的现象,同时也保证垃圾在切割腔内运行时被至少两个不同方向的切割刀高效的切割破碎,第一、第二动刀右旋且倾斜能将厨余翻炒起来,保证较好的切割效果以及高效的切割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廖志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揭阳市库伟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