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布模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8689发布日期:2023-09-09 20:5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布模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涂布,具体涉及一种涂布模头。


背景技术:

1、狭缝式涂布是一种通过涂布模头将待喷涂的浆料挤压喷涂到基材上的湿式涂布技术,其中,涂布模头通常包括上模头、下模头和垫片,垫片夹设在上模头和下模头之间,下模头侧部开设有进料口,内部开设有第一腔体,进料口与第一腔体连通,位于第一腔体和出口之间的垫片进行镂空形成涂布狭缝,浆料从进料口进入第一腔体,再从第一腔体经由涂布狭缝喷出到基材上。但是由于浆料从进料口进入到第一腔体时,第一腔体内的压力会从进料口处向两端逐渐减小,进而导致涂布出来的湿膜厚度不均匀,容易出现中间厚两边薄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涂布模头的腔体内压强不均匀,导致涂布的湿膜厚度不均匀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涂布模头。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涂布模头,包括:

3、上模头;

4、下模头,与所述上模头可拆卸连接,一侧设有进料口,另一侧与所述上模头配合形成出料唇边;所述下模头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出料唇边连通;

5、垫片,夹设在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下模头之间;所述垫片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浆料流道,所述浆料流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

6、若干第一调节块,活动连接在所述上模头内,一端与所述浆料流道连通,所述第一调节块适于上下移动进而调节所述浆料流道的横截面积。

7、可选地,若干第一调节块沿所述上模头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

8、可选地,还包括若干第一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模头上,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块。

9、可选地,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

10、微分头,设置在所述上模头上;

11、联轴器,一端与所述微分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块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还包括:

13、固定座,设置在所述上模头上,所述微分头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通孔,所述微分头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联轴器连接。

14、可选地,所述垫片与所述上模头、所述下模头之间围合形成狭缝,所述狭缝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出料唇边。

15、可选地,还包括若干第二调节块,沿所述上模头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一端与所述狭缝连通;所述第二调节块适于上下移动进而调节所述狭缝对应位置的横截面积。

16、可选地,还包括若干第二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模头上,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块。

17、可选地,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为直线电机。

18、可选地,还包括:

19、进胶口,设置在所述上模头的侧部;

20、胶体通道,设置在所述上模头内部,与所述进胶口连通;

21、胶体流道,设置在所述垫片上,且与所述浆料流道间隔设置,所述胶体流道一端与所述胶体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料唇边连通。

2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2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布模头,包括上模头、下模头、垫片、若干第一调节块。下模头与上模头可拆卸连接,一侧设有进料口,另一侧与上模头配合形成出料唇边;下模头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进料口连通,第二腔体与出料唇边连通;垫片夹设在上模头和下模头之间;垫片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浆料流道,浆料流道连通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若干第一调节块活动连接在上模头内,一端与浆料流道连通,第一调节块适于上下移动进而调节浆料流道的横截面积。

24、本装置通过在上模头内设置若干可上下移动的第一调节块,对浆料流道的横截面积进行调整,当湿膜出现中间厚两边薄的情况时,即将中间部分的第一调节块向下移动,减少对应的浆料流道的横截面积,进而使得第一腔体的浆料在流至第二腔体时,各处的压力一致,保证湿膜各处的涂布厚度均匀。

25、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布模头,还包括若干第一动力机构,设置在上模头上,第一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一调节块。

26、通过设置若干第一动力机构,每个第一动力机构连接一个第一调节块,使得若干的第一调节块的运动可以单独控制,进而,当湿膜上出现某一处的厚度较厚时,对应的调整该处的第一调节块即可。

27、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布模头,还包括若干第二调节块,沿上模头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一端与狭缝连通;第二调节块适于上下移动进而调节狭缝对应位置的横截面积。

28、通过设置若干第二调节块,对狭缝处的浆料厚度进行调节,进一步的保证湿膜各处涂布的均匀性。

29、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布模头,还包括进胶口、胶体通道、胶体流道。进胶口设置在上模头的侧部;胶体通道设置在上模头内部,与进胶口连通;胶体流道设置在垫片上,且与浆料流道间隔设置,胶体流道一端与胶体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出料唇边连通。

30、根据具体产品的涂布需求,当涂布浆料的同时还需要涂布胶料时,即可将胶料通过进胶口注入胶体通道,胶料经由胶体通道通过胶体流道从出料唇边流出,实现浆料和胶料的同时涂布。



技术特征:

1.一种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若干第一调节块(4)沿所述上模头(1)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第一动力机构(5),设置在所述上模头(1)上,所述第一动力机构(5)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块(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5)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5)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3)与所述上模头(1)、所述下模头(2)之间围合形成狭缝,所述狭缝连通所述第二腔体(23)与所述出料唇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第二调节块(6),沿所述上模头(1)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一端与所述狭缝连通;所述第二调节块(6)适于上下移动进而调节所述狭缝对应位置的横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第二动力机构(7),设置在所述上模头(1)上,所述第二动力机构(7)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块(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7)为直线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2、4-5、7-9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模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涂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布模头。本技术提供的涂布模头包括上模头;下模头,与所述上模头可拆卸连接,一侧设有进料口,另一侧与所述上模头配合形成出料唇边;所述下模头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出料唇边连通;垫片,夹设在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下模头之间;所述垫片间隔设有若干浆料流道,所述浆料流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若干第一调节块,活动连接在所述上模头内,一端与所述浆料流道连通,所述第一调节块适于上下移动进而调节所述浆料流道的横截面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调节块可以对浆料流道的横截面积进行调整,进而保证湿膜各处的涂布厚度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陈贵山,张挺挺,李洋,杨涛玮,彭建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