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氧化异丁烷脱氢制备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7476发布日期:2023-08-20 11:0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氧化碳氧化异丁烷脱氢制备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异丁烷脱氢制备,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氧化异丁烷脱氢制备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1、常温常压下为无色可燃性气体;主要存在于天然气、炼厂气和裂解气中,经物理从分离等获得,亦可由正丁烷经异构化制得。主要用于与异丁烯经烃化制异辛烷,作为汽油辛烷值的改进剂。也可用作冷冻剂;

2、相关技术中,实验人员在对二氧化碳氧化异丁烷进行脱氢制备时,一般需要相应的实验设备,通过实验设备进行辅助操作,现有的制备实验器材种类较多,为了便于其携带,通常是将器材进行拆装携带,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在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取出,进行实验设备的组装,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携带,需要反复拆装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二氧化碳氧化异丁烷脱氢制备实验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二氧化碳氧化异丁烷脱氢制备实验装置,包括顶部为敞口的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用于对异丁烷脱氢制备的搅拌组件和干燥组件,所述收纳箱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升降板上下驱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收纳箱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收纳箱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用于对盖板进行锁紧的卡紧组件。

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收纳箱内部的双向丝杆,且位于所述升降板的底部,所述双向丝杆两端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驱动块,两个所述驱动块和升降板的底部之间均交接有驱动杆。

5、进一步的,所述收纳箱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驱动把手,且两个驱动把手分别与双向丝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驱动块均滑动连接于收纳箱内壁的底部。

6、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顶部开设有存放槽,且盖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定位架,两个所述u型定位架的内部均开设有卡紧孔。

7、进一步的,所述卡紧组件包括固定于收纳箱一侧顶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两个限位孔。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的一侧插设有u型杆,所述u型杆和固定块分别采用磁铁材料和金属材料。

9、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搅拌组件和干燥组件的设置,可以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和干燥实验处理,以便于进行脱氢制备工作,通过将实验部件设置于收纳箱的内部,可以通过收纳箱对其进行防护,不仅避免携带过程中实验器材的损伤,而且无须手动对实验器材的组装,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氧化碳氧化异丁烷脱氢制备实验装置,包括顶部为敞口的收纳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板(2),所述升降板(2)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用于对异丁烷脱氢制备的搅拌组件(3)和干燥组件(4),所述收纳箱(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升降板(2)上下驱动的驱动组件(5),所述收纳箱(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6),所述收纳箱(1)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用于对盖板(6)进行锁紧的卡紧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氧化异丁烷脱氢制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转动连接于收纳箱(1)内部的双向丝杆(51),且位于所述升降板(2)的底部,所述双向丝杆(51)两端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驱动块(52),两个所述驱动块(52)和升降板(2)的底部之间均铰接有驱动杆(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氧化异丁烷脱氢制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1)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驱动把手,且两个驱动把手分别与双向丝杆(51)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驱动块(52)均滑动连接于收纳箱(1)内壁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氧化异丁烷脱氢制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的顶部开设有存放槽(8),且盖板(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定位架(9),两个所述u型定位架(9)的内部均开设有卡紧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氧化异丁烷脱氢制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组件(7)包括固定于收纳箱(1)一侧顶部的固定块(71),所述固定块(7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限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氧化异丁烷脱氢制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71)的一侧插设有u型杆(72),所述u型杆(72)和固定块(71)分别采用磁铁材料和金属材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氧化异丁烷脱氢制备实验装置,包括顶部为敞口的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用于对异丁烷脱氢制备的搅拌组件和干燥组件,所述收纳箱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升降板上下驱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收纳箱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收纳箱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用于对盖板进行锁紧的卡紧组件。本技术,通过将实验部件设置于收纳箱的内部,可以通过收纳箱对其进行防护,不仅避免携带过程中实验器材的损伤,而且无须手动对实验器材的组装,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长青,刘明胜,张坤,彭秀娟,白永涛,高广超,李小龙,陈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联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