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花碱沉淀渣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2068发布日期:2023-09-09 14:37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泡花碱沉淀渣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泡花碱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泡花碱沉淀渣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泡花碱是一种可溶性无机硅酸盐,生产时是通过将硅酸钠颗粒与水混合溶解制得的,然而硅酸钠在生产时容易结块产生沉淀渣,沉淀渣中含有水分,而泡花碱是溶于水的,因此对沉淀渣的回收处理,常用的回收处理方式是对沉淀渣进行水分蒸发,但在蒸发过程中剩余的物质容易堆积在排料口,不仅影响排料的速度,影响工作效率,甚至还堵塞排料口,无法排料,需要人工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止在泡花碱沉淀渣回收过程中,沉淀渣堆积在排料口影响下料的泡花碱沉淀渣回收装置。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泡花碱沉淀渣回收装置,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内部的下料组件以及驱动搅拌组件,在所述罐体的上部一侧设置有入料口和底部中心的排料口,所述罐体的外侧固定连接加热器,使用时,通过下料组件在蒸发后需要下料时,将堆积在排料口的物体进行快速地下料,从而使得回收的效率增加,驱动搅拌组件可以在驱动下料组件的同时对罐体内部进行搅拌加快蒸发的效率。

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料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罐体内部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罐体同轴设置,所述通气管的顶端延伸出罐体,在所述通气管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密封塞以对通气管顶部中心口进行封堵,所述通气管中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气孔,所述通气管的底端延伸至排料口内,其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块,两个所述搅拌块均位于排料口内部,所述通气管的顶端与驱动搅拌组件相连接,通过驱动搅拌组件驱动通气管进行转动,在需要进行下料时,可以将排料口和通气管的顶端打开,在进行下料时,通过通气管,使得罐体的内部始终与外部气体流通,避免物体堆积在排料口处,而罐体内部与外界气体流通减少使得下料缓慢,同时通过排料口的旋转带动搅拌块旋转,对排料口处的堆积物进行推动,可以进一步加快下料的效率。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搅拌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罐体顶部的电机,所述电机位于通气管的一侧,所述通气管的表面和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启动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通气管进行旋转,使得通气管可以带动对应搅拌块进行旋转十分的便捷。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搅拌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在通气管表面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支架,所述搅拌支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搅拌杆,在通气管旋转的同时可以带动对应的搅拌支架和搅拌杆在罐体的内部进行旋转,可以在蒸发时搅拌罐体内部的沉淀渣,使得沉淀渣快速地进行蒸发。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一侧的所述搅拌支架表面的多个搅拌杆均匀分布于搅拌支架两侧,多个所述搅拌杆均与搅拌支架斜向连接,斜向连接的搅拌杆可以更好地对沉淀渣进行搅动,使得沉淀渣被搅动的效果更好,从而增加蒸发的效率。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搅拌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横截面为三角形,可以通过三角形状的推块,让堆积物更加方便地通过推块的斜面状向下移动,使得下料效果更好。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罐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排气管,通过设置排气管使得在进行蒸发时方便排气。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下料组件,通过驱动搅拌组件驱动通气管进行转动,下料时,将排料口和通气管的顶端打开,通过通气管使得罐体的内部始终与外部气体流通,避免物体堆积在排料口处,而罐体内部与外界气体流通减少使得下料缓慢,同时通过排料口的旋转带动搅拌块旋转,对排料口处的堆积物进行推动,可以进一步加快下料的效率;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搅拌组件,启动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通气管进行旋转,使得通气管可以带动对应搅拌块进行旋转,在通气管旋转的同时可以带动对应的搅拌支架和搅拌杆在罐体的内部进行旋转,可以在蒸发时搅拌罐体内部的沉淀渣,使得沉淀渣中的水分快速地进行蒸发。



技术特征:

1.一种泡花碱沉淀渣回收装置,包括罐体(1)、设置在所述罐体(1)的上部一侧的入料口(101)和底部中心的排料口(102),所述罐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加热器(1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有在罐体(1)内部的下料组件(2)和驱动搅拌组件(3);所述下料组件(2)包括转动安装在罐体(1)内部的并与罐体(1)同轴设置的通气管(201),所述通气管(201)的顶端延伸出罐体(1),在该通气管(201)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密封塞(203),所述通气管(201)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气孔(202),该通气管(201)的底端延伸至排料口(102)内,其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块(204),两个所述搅拌块(204)均位于排料口(102)内部,所述通气管(201)顶端与驱动搅拌组件(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花碱沉淀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搅拌组件(3)包括固定安装在罐体(1)顶部的电机(301),所述电机(301)位于通气管(201)的一侧,所述通气管(201)的表面和电机(301)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302),两个所述皮带轮(302)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花碱沉淀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搅拌组件(3)还包括固定安装在通气管(201)表面的固定环(303),所述固定环(30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支架(304),所述搅拌支架(30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搅拌杆(3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花碱沉淀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支架(304)上的多个搅拌杆(305)均匀分布于搅拌支架(304)两侧,多个所述搅拌杆(305)均与搅拌支架(304)斜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花碱沉淀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搅拌块(20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块(205),所述推块(205)横截面为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花碱沉淀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排气管(104)。


技术总结
本技术一种泡花碱沉淀渣回收装置,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内部的下料组件以及驱动搅拌组件,罐体的外侧固定连接加热器,下料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罐体内部的并与罐体同轴设置的通气管,通气管的顶端延伸出罐体,通气管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气孔,该通气管的底端延伸至排料口内,通气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块,两个搅拌块均位于排料口内部,通气管顶端与驱动搅拌组件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下料组件,下料时通气管使得罐体的内部始终与外部气体流通,避免物体堆积在排料口处,搅拌块的旋转,对排料口处的推动物料,从而能够防止在泡花碱沉淀渣回收过程中,沉淀渣堆积在排料口影响下料。

技术研发人员:任自亮,王兆胜,陈志刚,汪会宝,王山坡,贾宝华,陈瑜,王旭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乡汇淼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