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吸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19086发布日期:2023-07-07 17:2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气吸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尾气处理,具体为一种尾气吸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1、尾气通常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是污染居民区大气的主要原因。尾气的成分很复杂,气体中包括水蒸汽、二氧化硫、氮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烟尘包括燃料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

2、产生尾气的场合很多如汽车尾气、化工尾气等。

3、一些尾气过滤设备通常直接采用筛选的方式,将尾气中的固体颗粒通过过滤的方式从气体中留下来,由于该种过滤方式使得滤芯经常堵住,需要高频率的更换或清理滤芯,增加检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气吸附过滤装置,解决了滤芯经常堵住,需要高频率的更换或清理滤芯,增加检修成本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尾气吸附过滤装置,包括:

5、过滤箱体,所述过滤箱体为中空状;

6、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过滤箱体的左侧壁上部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进入尾气,所述进气管与过滤箱体连通;

7、缓冲扰流机构,所述缓冲扰流机构安装在过滤箱体内;

8、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接在过滤箱体的上表面,所述排气管与过滤箱体连通,所述排气管的管路上安装有颗粒过滤层。

9、优选的,所述缓冲扰流机构包括隔档板和分散扰流板,所述隔档板的上端连接在过滤箱体的内腔左上侧,所述分散扰流板设置在隔档板的右侧壁与过滤箱体内腔右侧壁之间,所述隔档板的下侧和分散扰流板的上下侧均留有用于尾气流通的空间。

10、优选的,所述分散扰流板为均匀纵向开设蜂窝通道的板体结构,所述分散扰流板的蜂窝通道为竖直或倾斜状。

11、优选的,所述过滤箱体的下表面右侧下凹形成粉尘集中仓。

12、优选的,所述粉尘集中仓的底端为开口状,所述过滤箱体的右下侧活动插接有用于对开口处封闭的横置挡板。

13、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的管路上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球仓,所述过滤球仓内部设置有两个限位挡圈,所述颗粒过滤层夹持在两个所述限位挡圈之间。

14、优选的,所述过滤球仓包括两个半求仓,所述半求仓的左右侧均设置有半接头管,所述半接头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排气管的内壁设置有与半接头管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15、(三)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气吸附过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过滤箱体内部设置了缓冲扰流机构,通过缓冲扰流机构将进入的尾气流动方向扰动,从而使得尾气中的颗粒受到阻挡而逐渐沉降,使得大量的颗粒集中收集在过滤箱体内,输出的尾气中含有烟尘较少,过滤箱体中可以存放较多的烟尘颗粒,因此很久才需要对其清理一次,降低清理频率,减少检修清理成本;

18、(2)、采用颗粒过滤层对处理后的尾气进一步过滤,对尾气中残留的颗粒吸附,使得排出的尾气含有颗粒极少,保证过滤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尾气吸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吸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扰流机构包括隔档板(8)和分散扰流板(9),所述隔档板(8)的上端连接在过滤箱体(1)的内腔左上侧,所述分散扰流板(9)设置在隔档板(8)的右侧壁与过滤箱体(1)内腔右侧壁之间,所述隔档板(8)的下侧和分散扰流板(9)的上下侧均留有用于尾气流通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尾气吸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扰流板(9)为均匀纵向开设蜂窝通道的板体结构,所述分散扰流板(9)的蜂窝通道为竖直或倾斜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吸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体(1)的下表面右侧下凹形成粉尘集中仓(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尾气吸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集中仓(10)的底端为开口状,所述过滤箱体(1)的右下侧活动插接有用于对开口处封闭的横置挡板(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尾气吸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的管路上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球仓,所述过滤球仓内部设置有两个限位挡圈(6),所述颗粒过滤层(7)夹持在两个所述限位挡圈(6)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尾气吸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球仓包括两个半求仓(4),所述半求仓(4)的左右侧均设置有半接头管(5),所述半接头管(5)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排气管(3)的内壁设置有与半接头管(5)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尾气吸附过滤装置,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该尾气吸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体,所述过滤箱体为中空状;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过滤箱体的左侧壁上部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进入尾气,所述进气管与过滤箱体连通;缓冲扰流机构,所述缓冲扰流机构安装在过滤箱体内;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接在过滤箱体的上表面,所述排气管与过滤箱体连通,所述排气管的管路上安装有颗粒过滤层。过滤箱体中可以存放较多的烟尘颗粒,因此很久才需要对其清理一次,降低清理频率;采用颗粒过滤层对处理后的尾气进一步过滤,对尾气中残留的颗粒吸附,使得排出的尾气含有颗粒极少,保证过滤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雷,邬苇萧,陈祥,高杨,刘伟,卢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北矿业绿色化工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