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向内循环式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0173发布日期:2023-08-05 18:0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纵向内循环式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纵向内循环式反应釜,尤其涉及一种纵向内循环式反应釜。


背景技术:

1、药品制作实际为多种原料的化学反应过程,该过程利用反应釜为其提供反应条件,反应釜的使用不仅可以使得各原料组分充分混合,加速反应,同时也可防止加热时药物局部温度较高,受热不均的情况,反应釜使用时,通过搅拌叶片使混合在一起的药液和原料在反应釜内部循环,同时经过搅拌叶片的作用将原料打碎,以使不同原料之间充分接触,充分反应,由于反应釜内部空间较大,且内部的药液水平循环,颗粒状的原料收到离心力的作用向反应釜的边缘移动,使得反应釜内部的搅拌叶片对颗粒状原料的粉碎性能降低,原料保持颗粒状的时间过长,造成原料间接触不充分,进而导致原料间反应效率低下,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纵向内循环式反应釜。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纵向内循环式反应釜,包括壳体、电机组件、套筒、搅拌轴、搅拌叶片,壳体上具有连通壳体内外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套筒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的顶壁上,且套筒竖直布置,电机组件安装在壳体上,搅拌轴一端固定连接电机组件的输出轴,另一端伸入壳体并进入套筒内,且搅拌轴与套筒同轴布置,搅拌叶片安装在搅拌轴上,且位于套筒内部,套筒中空设置且其靠近壳体的顶壁的一端均匀开设有多个引流孔。

3、优选的,壳体的顶壁上具有安装部件,安装部件具体包括安装支架和引流罩,引流罩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且引流罩的开口端指向壳体的底壁,套筒可拆卸的安装在引流罩内,且套筒与引流罩同轴布置。

4、优选的,多个引流孔均开设在引流罩底壁与开口端之间。

5、优选的,套筒靠近壳体底壁的一端向内弯折形成弯曲部,弯曲部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孔。

6、优选的,弯曲部的开口端指向壳体顶壁。

7、优选的,引流罩开口端的尺寸大于其底壁的尺寸,且引流罩的内壁由其底壁平滑过渡至开口端。

8、优选的,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可拆卸的安装在下壳体上。

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纵向内循环式反应釜内部设有套筒,并将搅拌叶片设置在套筒的内部,使用时,搅拌叶片转动,在套筒内部形成负压,使得套筒内部的药液上升并经过套筒上部的引流孔再次进入反应釜内部,从而在反应釜内部形成纵向的内循环,由于原料内循环时需要进入套筒内部,可以充分与搅拌叶片接触而被粉碎,可以极大缩短原料呈现颗粒状的时间,从而使得不同原料之间接触更加充分,以达到充分反应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反应釜内部原料间的反应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纵向内循环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机组件(2)、套筒(3)、搅拌轴(4)、搅拌叶片(5),壳体(1)上具有连通壳体(1)内外的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套筒(3)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1)的顶壁上,且套筒(3)竖直布置,电机组件(2)安装在壳体(1)上,搅拌轴(4)一端固定连接电机组件(2)的输出轴,另一端伸入壳体(1)并进入套筒(3)内,且搅拌轴(4)与套筒(3)同轴布置,搅拌叶片(5)安装在搅拌轴(4)上,且位于套筒(3)内部,套筒(3)中空设置且其靠近壳体(1)的顶壁的一端均匀开设有多个引流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内循环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顶壁上具有安装部件(13),安装部件(13)具体包括安装支架(131)和引流罩(132),引流罩(132)安装在安装支架(131)上,且引流罩(132)的开口端指向壳体(1)的底壁,套筒(3)可拆卸的安装在引流罩(132)内,且套筒(3)与引流罩(132)同轴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向内循环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多个引流孔(31)均开设在引流罩(132)底壁与开口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内循环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套筒(3)靠近壳体(1)底壁的一端向内弯折形成弯曲部(32),弯曲部(32)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纵向内循环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弯曲部(32)的开口端指向壳体(1)顶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向内循环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引流罩(132)开口端的尺寸大于其底壁的尺寸,且引流罩(132)的内壁由其底壁平滑过渡至开口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内循环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壳体(1)包括上壳体(14)和下壳体(15),上壳体(14)可拆卸的安装在下壳体(15)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纵向内循环式反应釜,包括壳体、电机组件、套筒、搅拌轴、搅拌叶片,套筒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的顶壁上,电机组件安装在壳体上,搅拌轴一端固定连接电机组件的输出轴,另一端伸入壳体并进入套筒内,搅拌叶片安装在搅拌轴上,且位于套筒内部,套筒中空设置且其靠近壳体的顶壁的一端均匀开设有多个引流孔,本技术提出的纵向内循环式反应釜内部设有套筒,并将搅拌叶片设置在套筒的内部,搅拌叶片转动,在套筒内部形成负压,使得反应釜内部形成纵向的内循环,由于原料内循环时需要进入套筒内部,可以充分与搅拌叶片接触而被粉碎,可以极大缩短原料呈现颗粒状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反应釜内部原料间的反应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浩
技术研发日:2023030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