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类撕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7983发布日期:2023-09-14 04:02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肉类撕碎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肉类加工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肉类撕碎器。


背景技术:

1、肉类,是动物的皮下组织及肌肉,可以食用。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以及卡路里,属于酸性食物。肉类含蛋白质丰富,一般在10-20%之间。瘦肉比肥肉含蛋白质多。肉类食品含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不仅含有的必需氮基酸全面、数量多,而且比例恰当,接近于人体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

2、但是,肉类中也存在了较为“柴”的部位,这些部位并不受大部分人的喜爱,在吃的时候较难将其咬碎,需要用手将该肉类撕扯开,因此较为麻烦,进而容易导致该肉类部位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提供了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2、一种肉类撕碎器,包括底壳;

3、底壳呈圆形结构,底壳上端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圈的下尖刺,下尖刺呈十字结构,每圈的下尖刺之间相互圆形阵列设置,底壳上端的中心处设置有绞刺,底壳上端的外侧开设有滑槽,底壳的上端设置有上盖;

4、上盖的呈圆形结构,上盖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圈的上尖刺,上尖刺呈十字结构,每圈的上尖刺之间相互圆形阵列设置,上盖通过滑槽滑动设置在底壳的上端,上盖的上端设置有透明盖,上盖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插孔;

5、插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转动手柄,转动手柄的下端插进插孔的内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转动手柄的下端间隔设置有两个弧形插杆,插杆的横截面呈凹状结构,两个插杆分别向外侧倾斜设置,转动手柄通过插杆插进插孔并固定在插孔的内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上盖的外圈成型为波浪纹结构。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底壳的下端设置有防滑胶垫。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底壳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滑纹。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有上尖刺和下尖刺,通过转动手柄带动上盖进行转动,从而将放置在上尖刺与下尖刺之间的肉类撕碎,提高了效率;通过设置有透明盖,能够看清肉类被撕扯的程度,便于将肉类撕扯成需要的状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1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肉类撕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肉类撕碎器,其特征在于:转动手柄的下端间隔设置有两个弧形插杆,插杆的横截面呈凹状结构,两个插杆分别向外侧倾斜设置,转动手柄通过插杆插进插孔并固定在插孔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肉类撕碎器,其特征在于:上盖的外圈成型为波浪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肉类撕碎器,其特征在于:底壳的下端设置有防滑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肉类撕碎器,其特征在于:底壳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滑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肉类加工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肉类撕碎器,包括底壳;底壳上端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圈的下尖刺,底壳上端的中心处设置有绞刺,底壳上端的外侧开设有滑槽,底壳的上端设置有上盖;上盖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圈的上尖刺,上盖的上端设置有透明盖,上盖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插孔;插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转动手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有上尖刺和下尖刺,通过转动手柄带动上盖进行转动,从而将放置在上尖刺与下尖刺之间的肉类撕碎,提高了效率;通过设置有透明盖,能够看清肉类被撕扯的程度,便于将肉类撕扯成需要的状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天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凯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