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3702发布日期:2023-08-05 19:5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气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尾气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尾气吸收塔。


背景技术:

1、尾气吸收塔是广泛应用于电力、医药、化工、电工电子、冶金、酿造等多种领域的设备,通过对尾气进行吸收再利用,能够实现环保功能和要求。

2、现有的尾气吸收塔在将处理后的气体排出时,自身没有任何进行辅助检测的结构,如公告号cn207356861u中公开的一种尾气吸收塔,该专利中没有可以对排气尾气进行进一步处理的结构,因此一旦出现处理后的尾气存在不达标的情况时,无法在最快速度下进行检测,因此实际使用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具有可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气吸收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尾气吸收塔自身没有对排出尾气进行检测功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吸收塔,包括塔体,在所述塔体的顶部出气口处安装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底部呈分段状,在分段状的内侧设置有功能机构,该功能机构包括:

3、连接方管,两端分别与分段状的排风管连接,在所述连接方管的内部设置有可抽拉分离的过滤件,方便分离,同时可以通过过滤件实现检测功能;

4、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方管与排风管的连接处,实现快速安装的功能。

5、优选的,所述连接方管的中部呈隆起状,所述过滤件为吸附块,在所述连接方管隆起状的顶部开设有供吸附块贯穿卡入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侧宽度大于或等于吸附块的宽度,从而保证稳定插入,避免过小插入的晃动,也避免过大无法插入。

6、优选的,所述塔体与连接方管的端部均开设有环槽,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抱箍,所述抱箍的内侧面两端形成有环状凸起,该环状凸起卡入至环槽内,所述抱箍通过螺栓分别与塔体、连接方管连接。

7、优选的,所述塔体的前表面开设有维修孔,在所述塔体的底部表面还设置有操作箱,所述塔体的后表面连接有进气管。

8、优选的,所述塔体的侧面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焊接有连接柱,所述排风管的表面固定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上开设有供连接柱贯穿的通孔。

9、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柱的外部套设有螺母。

10、优选的,所述塔体的顶部呈收拢状,所述排风管呈多段弯折状。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通过设计的功能机构,能够对处理后进行排放的尾气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从而提升对尾气的净化效率,同时还能够根据需要,对排出尾气的质量进行检测,一旦出现不达标的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极大完善了现有吸收器在使用中的不足。



技术特征:

1.一种尾气吸收塔,包括塔体(100),在所述塔体(100)的顶部出气口处安装有排风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102)的底部呈分段状,在分段状的内侧设置有功能机构,该功能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方管(200)的中部呈隆起状,所述插孔(202)的内侧宽度大于或等于吸附块(201)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00)与连接方管(200)的端部均开设有环槽(300),所述抱箍(203)通过螺栓分别与塔体(100)、连接方管(20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00)的前表面开设有维修孔(101),在所述塔体(100)的底部表面还设置有操作箱,所述塔体(100)的后表面连接有进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00)的侧面固定有安装座(103),所述安装座(103)的顶部焊接有连接柱(105),所述排风管(102)的表面固定有支撑环(104),所述支撑环(104)上开设有供连接柱(105)贯穿的通孔(1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05)上开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柱(105)的外部套设有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尾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00)的顶部呈收拢状,所述排风管(102)呈多段弯折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尾气吸收塔,包括塔体,在所述塔体的顶部出气口处安装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底部呈分段状,在分段状的内侧设置有功能机构,该功能机构包括:连接方管,两端分别与分段状的排风管连接,在所述连接方管的内部设置有可抽拉分离的过滤件;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方管与排风管的连接处,所述连接方管的中部呈隆起状,所述过滤件为吸附块,在所述连接方管隆起状的顶部开设有供吸附块贯穿卡入的插孔;设计的功能机构,能对处理后进行排放的尾气进行进一步的过滤,提升对尾气的净化效率,同时还能够根据需要,对排出尾气的质量进行检测,一旦出现不达标的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极大完善了现有吸收器在使用中的不足。

技术研发人员:何敏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惠鸿氟材料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