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羰基合成尾气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11986发布日期:2023-07-27 21:4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羰基合成尾气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羰基合成尾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羰基合成尾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1、甲酸或甲酰胺等生产的原料甲酸甲酯均需进行羰基合成获取。目前市场中羰基化合成工艺比较成熟,但是因羰基合成工艺运行条件温度较高,操作压力大,造成尾气处理困难,尾气中大量物料难以回收进而流失浪费。大多数羰基合成工艺尾气处理仅仅使用循环水冷却方式,回收率较低,仍有大量物料损耗。且处理后的尾气多数为就近焚烧造成大量浪费。

2、尾气处理难度主要集中在夹带的物料沸点低难以冷凝,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操作压力高造成尾气流速高,冷凝的物料难以有效回收既随尾气进入下一个工序。尾气中的成分多为易燃易爆介质,且若含水则会发生反应生成酸性物质腐蚀后系统,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羰基合成尾气回收系统,可以将羰基合成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通过多级冷凝和雾滴阻挡回收方式回收后的物料再次进行回收利用。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羰基合成尾气回收系统,包括羰基反应器,还包括物料回收管道、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雾滴收集器,所述羰基反应器的顶端设有尾气出口和物料回收口;

4、所述尾气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管程的进气口,所述第一冷凝器的管程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的管程的进气口,所述第二冷凝器的管程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雾滴收集器的进气口,所述雾滴收集器的顶端设有尾气排放口;

5、所述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的管程底部以及雾滴收集器的下端均设有排液口,所有排液口连通在所述物料回收管道上,所述物料回收管道的末端连通所述物料回收口;

6、所述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的壳程分别循环连通第一制冷设备和第二制冷设备。

7、进一步的,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以及雾滴收集器的排液口与物料回收管道之间设置有u形弯管。

8、进一步的,所述雾滴收集器包括圆筒状的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所述尾气排放口、底部设置所述排液口;

9、所述外壳的内侧固定有环形的外骨架,所述外骨架的内侧固定有环形的内骨架,所述外骨架和内骨架之间空间从外到内依次固定有金属网层和多层纤维滤布。

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的底部设置所述排液口。

11、进一步的,所述u形弯管的高度为2-3m。

12、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13、羰基合成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通过第一冷凝器进行初步冷凝回收部分物料,通过第一冷凝器后再进入第二冷凝器,进行深度冷凝回收部分物料,经过二级冷凝后的羰基合成尾气,还存有少量饱和雾滴,通过雾滴收集器将尾气中的微粒雾滴进行拦截回收,物料通过物料回收管道回收到羰基反应器内。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羰基合成工艺产生的尾气通过二级深度冷凝将尾气温度由60-70℃将至0℃以下,然后再使用雾滴收集器回收饱和状态尾气中的雾装物料,物料收集后再次返回系统进行反应使用,达到物料回收利用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

16、2、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以及雾滴收集器的排液口与物料回收管道之间设置有u形弯管,能够形成u形的液封层,避免羰基反应器内的尾气直接通过物料回收管道进入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雾滴收集器,防止尾气直接排出;

17、3、外骨架和内骨架之间空间从外到内依次固定有金属网层和多层纤维滤布,能够对尾气中存在的饱和雾滴进行拦截,从而将物料收集,提高回收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羰基合成尾气回收系统,包括羰基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料回收管道、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雾滴收集器,所述羰基反应器的顶端设有尾气出口和物料回收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羰基合成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以及雾滴收集器的排液口与物料回收管道之间设置有u形弯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羰基合成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滴收集器包括圆筒状的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所述尾气排放口、底部设置所述排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羰基合成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的底部设置所述排液口。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羰基合成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弯管的高度为2-3m。


技术总结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羰基合成尾气回收系统,可以将羰基合成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通过多级冷凝和雾滴阻挡回收方式回收后的物料再次进行回收利用,其包括羰基反应器,还包括物料回收管道、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雾滴收集器,所述羰基反应器的顶端设有尾气出口和物料回收口;所述尾气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管程的进气口,所述第一冷凝器的管程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的管程的进气口,所述第二冷凝器的管程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雾滴收集器的进气口,所述雾滴收集器的顶端设有尾气排放口。

技术研发人员:孙栋,赵震,李泽坤,魏义博,姜圣旭,杨兴喆,谭相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聊城鲁西甲酸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