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熔体法复合肥的料浆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9893发布日期:2023-08-25 04:52阅读:49来源:国知局
制取熔体法复合肥的料浆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涉及制取熔体法复合肥的料浆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制取熔体法复合肥的生产过程中,料浆混合工艺是整个生产的核心工艺,料浆混合设备也成为整个生产的核心设备,料浆混合设备的功能是把生产原料按照一定比例的固体、液体两种形态在要求的极短时间内快速形成均匀的、流动性良好的混合体料浆,方能使后序的造粒工序生产顺利进行,使造粒机顺畅造粒和提高造粒后颗粒成球率;否则,容易造成造粒机造粒喷头的堵塞及造粒后颗粒成球率的下降。在对上述料浆进行混合的过程中,现有的设备,主要是由筒体(盛装混合料浆的容器)、容器内置的搅拌混合器和加热盘管三部分组成,主要存在下列缺陷:

2、筒体:由筒体、上盖及固体进料口、液体进料口、溢流口组成。其固体进料口为直筒式,固体料竖直向下进入筒体内,由于固体料不溶于液体,所以有一部分固体料由于不能被搅拌混合器翻转到液体内部而漂浮于液体表面,随着生产时间的增加会形成大块固体物,影响了搅拌效果。溢流口采用与筒体呈一定夹角的直流式接管,溢流口阀门一般采用刀型闸阀。刀型闸阀的开启和关闭采用的是螺杆式结构,所以开关阀门需要的时间较长,不能实现快速开关。

3、搅拌混合器:由动力装置、固定架、搅拌轴和2~3层桨叶组成。其动力装置与搅拌轴为直联结构。此种结构在生产尿基复合肥时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在生产硝基复合肥时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减速机安装在搅拌轴的正上方,减速机减速箱中的机油很可能会顺着搅拌轴进入料浆内,与硝铵形成易燃物,引起燃烧甚至爆炸等重大安全隐患。搅拌桨叶一般采用直叶桨或斜叶桨,其搅拌效果一般,固体块状物较多,增加了造粒机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制取熔体法复合肥的料浆混合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体物料漂浮于液体表面、料浆混合效果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制取熔体法复合肥的料浆混合装置,包括筒体组件,筒体组件包括筒体,筒体顶部设有上盖板,位于上盖板一侧设有物料进口,筒体底部安装有封头,封头远离筒体底部开设有放净口,封头位于放净口的一侧设有测温口,筒体筒身靠近筒体顶端的一侧设有溢流口;

3、筒体内部中心设有导流筒,导流筒与放净口、测温口相对,上盖板中心处连接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伸入导流筒内,搅拌装置连接驱动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5、其中物料进口包括设置于上盖板一侧的固体进料口和液体进料口,固体进料口和液体进料口均伸入筒体内,固体进料口伸入筒体的一端为带斜面的开口,且固体进料口的斜面指向导流筒;

6、其中筒体筒身套设有筒体伴管保温夹套,封头的外侧包裹有封头保温夹套,筒体伴管保温夹套与封头保温夹套相通,筒体伴管保温夹套靠近筒体的顶部设有筒体夹套蒸汽进口,封头保温夹套底部设有筒体夹套冷凝水出口,筒体筒身还连接有支座;

7、其中溢流口包括与筒体贴合的内筒体,筒体开设有与内筒体相通的开孔,内筒体底部内嵌有底板,底板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伸出内筒体,且出料口伸出内筒体的一端为斜面,出料口内嵌有锥形阀门,锥形阀门远离出料口的一端连接有连杆,连杆位于内筒体的中心轴上且伸出内筒体;

8、其中内筒体外侧套设有保温夹套,保温夹套位于内筒体的顶部设有蒸汽进口,保温夹套位于内筒体的底部设有冷凝水出口;

9、其中筒体开设的与内筒体相通的开孔底部高于导流筒上沿40~80mm;

10、其中导流筒与筒体之间设置有盘管,盘管靠近导流筒顶部设有盘管蒸汽进口,盘管靠近导流筒底部设有盘管冷凝水出口,且盘管蒸汽进口和盘管冷凝水出口均伸出筒体;

11、其中搅拌装置包括与驱动装置连接的搅拌轴,搅拌轴伸入导流筒的一端沿搅拌轴轴身均匀设有多个搅拌桨叶,搅拌桨叶为推进式三叶桨,搅拌桨叶上设有破碎刀,且位于搅拌轴最上层的搅拌桨叶低于导流筒的顶部;

12、其中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为无极调速电机,电机的驱动轴连接小带轮,搅拌轴连接有大带轮,小带轮和大带轮通过传动带连接,上盖板上设有调整座,电机连接于调整座一侧,上盖板位于调整座的一侧还设有固定架,搅拌轴活动连接于固定架上,调整座与固定架相连。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的取熔体法复合肥的料浆混合装置达到混合制浆效果好,连续化程度高,操作维护简单的目的。



技术特征:

1.制取熔体法复合肥的料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组件(2),筒体组件(2)包括筒体(19),筒体(19)顶部设有上盖板(14),位于上盖板(14)一侧设有物料进口,筒体(19)底部安装有封头(20),封头(20)远离筒体(19)底部开设有放净口(22),封头(20)位于放净口(22)的一侧设有测温口(23),筒体(19)筒身靠近筒体顶端的一侧设有溢流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取熔体法复合肥的料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进口包括设置于上盖板(14)一侧的固体进料口(15)和液体进料口(16),固体进料口(15)和液体进料口(16)均伸入筒体(19)内,固体进料口(15)伸入筒体(19)的一端为带斜面的开口,且固体进料口(15)的斜面指向导流筒(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取熔体法复合肥的料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9)筒身套设有筒体伴管保温夹套(25),封头(20)的外侧包裹有封头保温夹套(24),筒体伴管保温夹套(25)与封头保温夹套(24)相通,筒体伴管保温夹套(25)靠近筒体(19)的顶部设有筒体夹套蒸汽进口(17),封头保温夹套(24)底部设有筒体夹套冷凝水出口(21),筒体(19)筒身还连接有支座(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取熔体法复合肥的料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5)包括与筒体(19)贴合的内筒体(26),筒体(19)开设有与内筒体(26)相通的开孔,内筒体(26)底部内嵌有底板(30),底板(30)开设有出料口(31),出料口(31)伸出内筒体(26),且出料口(31)伸出内筒体(26)的一端为斜面,出料口(31)内嵌有锥形阀门(32),锥形阀门(32)远离出料口(31)的一端连接有连杆,连杆位于内筒体(26)的中心轴上且伸出内筒体(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取熔体法复合肥的料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26)外侧套设有保温夹套(27),保温夹套(27)位于内筒体(26)的顶部设有蒸汽进口(28),保温夹套(27)位于内筒体(26)的底部设有冷凝水出口(2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取熔体法复合肥的料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9)开设的与内筒体(26)相通的开孔底部高于导流筒(4)上沿40~8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取熔体法复合肥的料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4)与筒体(19)之间设置有盘管(3),盘管(3)靠近导流筒(4)顶部设有盘管蒸汽进口,盘管(3)靠近导流筒(4)底部设有盘管冷凝水出口,且盘管蒸汽进口和盘管冷凝水出口均伸出筒体(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取熔体法复合肥的料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1)包括与驱动装置连接的搅拌轴(11),搅拌轴(11)伸入导流筒(4)的一端沿搅拌轴(11)轴身均匀设有多个搅拌桨叶(12),搅拌桨叶(12)为推进式三叶桨,搅拌桨叶(12)上设有破碎刀,且位于搅拌轴(11)最上层的搅拌桨叶(12)低于导流筒(4)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取熔体法复合肥的料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6),电机(6)为无极调速电机,电机(6)的驱动轴连接小带轮(7),搅拌轴(11)连接有大带轮(9),小带轮(7)和大带轮(9)通过传动带(8)连接,上盖板(14)上设有调整座(13),电机(6)连接于调整座(13)一侧,上盖板(14)位于调整座(13)的一侧还设有固定架(10),搅拌轴(11)活动连接于固定架(10)上,调整座(13)与固定架(10)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制取熔体法复合肥的料浆混合装置,包括筒体组件,筒体组件包括筒体,筒体顶部设有上盖板,位于上盖板一侧设有物料进口,筒体底部安装有封头,封头远离筒体底部开设有放净口,封头位于放净口的一些设有测温口,筒体筒身靠近筒体顶端的一侧设有溢流口;筒体内部中心设有导流筒,导流筒与放净口、测温口相对,上盖板中心处连接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伸入导流筒内,搅拌装置连接驱动装置;本装置达到了混合制浆效果好,连续化程度高,操作维护简单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民,尹俊东,梁金亚,杨富春,闫稳奇,李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门峡昊博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