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7626发布日期:2023-11-30 13:4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厨卫五金,具体为一种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厨房用的龙头一般设置为弯管式的下进水结构,由于该种龙头出水集中、范围小,加上流量大,水体从高处落下时容易产生水花而打湿衣物和人体,因此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不便,为此,研发一种出水分散、范围大、不易产生水花的出水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龙头出水集中、范围小、容易产生水花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分散、范围大并且不易产生水花的出水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出水装置,包括配置有出水腔的壳体,所述出水腔的后侧中部设有进水结构,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水源和所述进水结构的阀体,所述出水腔的前侧面上横向布置有多个出水嘴,所述多个出水嘴的出水端朝向所述壳体的前方,所述进水结构的前端设有过水孔,所述进水结构设有用于将水体导引至出水腔相对两侧的导流通道。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水装置设有多个出水嘴,多个出水嘴沿出水腔的前侧面排布,从而扩大出水装置的出水范围,并且出水嘴的出水方向朝向壳体的前方,以致水体向前喷出并形成弧线形的喷射轨迹,使水体更细腻而不容易产生水花,避免打湿衣物或者人体,同时通过设置导流通道以导引水体流向出水腔的相对两侧,从而避免水体直接向出水嘴的方向直冲,防止正对进水结构处的出水嘴的水流过大,而位于进水结构两侧的出水嘴的水流过小,确保各个出水嘴出水均匀。

5、所述进水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出水腔后侧中部的进水口、以及间隔设于所述进水口前侧的挡水板,进水口与阀体连接,所述挡水板与所述进水口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导流通道,所述过水孔开设在所述挡水板上。上述设置方式的进水结构简单。

6、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嘴向下侧倾斜延伸,通过上述设置可防止水体直接水平喷出,使水体以合理的距离喷出,并沿弧形轨迹喷出。

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前侧设有装配口,所述装配口内设有前侧敞口的出水器、以及覆盖所述出水器前侧的出水板,所述出水器与所述出水板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出水腔,所述多个出水嘴设于所述出水板上,上述出水腔形成的方式结构简单,并且安装拆卸方便,容易进行维护。

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配置有封盖所述装配口的盖板,所述出水板抵接在所述盖板的内侧面与所述出水器的前端面之间,所述盖板对应所述多个出水嘴分别设有过孔,所述多个出水嘴穿过对应的过孔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上述盖板可保护出水板,并使出水板安装更稳固。

9、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内侧面环设有包围在所述出水板外周的限位凸沿,所述出水器的外周对应所述限位凸沿环设有卡沿,所述限位凸沿抵靠在所述卡沿的前侧,所述卡沿与所述限位凸沿之间通过卡接结构可拆卸连接,限位凸沿可对出水板进行定位。

10、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板与所述多个出水嘴为一体的柔性材质,一体结构方便安装和更换。

11、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侧的出水部,所述阀体配置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进水结构连接,所述出水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的进水管,增设出水部可丰富出水装置的功能,使其应用场景更广,更实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有出水腔(11)的壳体(1),所述出水腔(11)的后侧中部设有进水结构(101),所述壳体(1)上设有用于连接水源和所述进水结构(101)的阀体(2),所述出水腔(11)的前侧面上横向布置有多个出水嘴(3),所述进水结构(101)的前端设有过水孔(14),所述进水结构(101)设有用于将水体导引至出水腔(11)相对两侧的导流通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结构(101)包括开设在所述出水腔(11)后侧中部的进水口(12)、以及间隔设于所述进水口(12)前侧的挡水板(13),所述阀体(2)与所述进水口(12)连接,所述挡水板(13)与所述进水口(12)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导流通道(10),所述过水孔(14)开设在所述挡水板(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嘴(3)向下侧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侧设有装配口(100),所述装配口(100)内设有前侧敞口的出水器(4)、以及覆盖所述出水器(4)前侧的出水板(5),所述出水器(4)与所述出水板(5)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出水腔(11),所述多个出水嘴(3)设于所述出水板(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配置有封盖所述装配口(100)的盖板(6),所述出水板(5)抵接在所述盖板(6)的内侧面与所述出水器(4)的前端面之间,所述盖板(6)对应所述多个出水嘴(3)分别设有过孔(61),所述多个出水嘴(3)穿过对应的过孔(61)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的内侧面环设有包围在所述出水板(5)外周的限位凸沿(62),所述出水器(4)的外周对应所述限位凸沿(62)环设有卡沿(41),所述限位凸沿(62)抵靠在所述卡沿(41)的前侧,所述卡沿(41)与所述限位凸沿(62)之间通过卡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板(5)与所述多个出水嘴(3)为一体的柔性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结构(101)包括开设在所述出水腔(11)后侧中部的进水口(12)、以及间隔设于所述进水口(12)前侧的挡水板(13),所述阀体(2)与所述进水口(12)连接,所述挡水板(13)与所述进水口(12)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导流通道(10),所述过水孔(14)开设在所述挡水板(1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结构(101)包括开设在所述出水腔(11)后侧中部的进水口(12)、以及间隔设于所述进水口(12)前侧的挡水板(13),所述阀体(2)与所述进水口(12)连接,所述挡水板(13)与所述进水口(12)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导流通道(10),所述过水孔(14)开设在所述挡水板(1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侧的出水部(7),所述阀体(2)配置有第一出水口(23)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23)与所述进水结构(101)连接,所述出水部(7)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的进水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厨卫五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出水装置,其设有多个出水嘴,多个出水嘴沿出水腔的前侧面排布,从而扩大出水装置的出水范围,并且出水嘴的出水方向朝向壳体的前方,以致水体向前喷出并形成弧线形的喷射轨迹,使水体更细腻而不容易产生水花,避免打湿衣物或者人体,同时通过设置导流通道以导引水体流向出水腔的相对两侧,从而避免水体直接向出水嘴的方向直冲,防止正对进水结构处的出水嘴的水流过大,而位于进水结构两侧的出水嘴的水流过小,确保各个出水嘴出水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欧锦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悍高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