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循环槽洗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46959发布日期:2024-03-28 18:3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碱循环槽洗塔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设备的,特别是涉及一种碱循环槽洗塔。


背景技术:

1、碱循环槽洗塔是采用废气逆流式进入塔的内部,在填料层通过喷淋液中和吸收净化废气的原理,利用这样的工作原理,可以用来处理粗氯乙烯生产时废气中的酸性物。

2、在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废气,这些废气中还参杂有酸性物,利用碱循环槽洗塔可以去除废气中参杂的酸性物,以便后续的废气处理。

3、但是现有的循环槽洗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废气与碱洗液接触不充分,使得酸性物去除不彻底,影响废气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使废气与碱洗液充分接触,使废气中的酸性物去除更彻底,有效改善废气处理效果的碱循环槽洗塔。

2、技术方案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塔体、供液机构和喷淋机构,所述塔体左端连通设有进气管,塔体顶端连通设有排气管,塔体右侧底端连通设有排污管,所述供液机构包括储液箱,储液箱固定安装在塔体后端,储液箱顶端安装有喷淋泵,塔体上与喷淋泵输入端连通的设有抽液管,并且抽液管输入端深入储液箱内部,喷淋泵输出端连通有连接管,塔体上安装有分流管,并且分流管的输入端与连接管输出端连通,所述喷淋机构包括上电机,上电机固定安装在塔体顶端,塔体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对称的设有两组滑槽,固定板中间转动设有传动丝杆,传动丝杆顶端与上电机输出端连接,固定板上前后对称的连接有两组导向杆,并且两组导向杆顶端与塔体内部顶端连接,传动丝杆上螺装套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上设有两组滑孔,两组导向杆分别穿过两组滑孔,两组滑槽上均滑动设有滑动座,两组滑动座上和升降板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铰接座,每上下两组铰接座之间均铰接有铰接板,两组滑动座底端均连接有对接管,两组对接管的输入端均通过软管分别与分流管的两个输出端连通,两组对接管上均连通有均流管,两组分流管上均连通设有多组雾化喷头,并且多组雾化喷头呈三角性分布。

4、优选的,还包括进气机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下电机,下电机固定安装在塔体底端,塔体内转动设有驱动轴,驱动轴底端与下电机输出端连接,驱动轴顶端连接有均流盘,均流盘顶端中间连通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转动套装在进气管的输出端,均流盘顶端和外壁上均圆周阵列的连通设有多组出气口。

5、优选的,所述塔体的前端设有观察窗。

6、优选的,所述储液箱上设有液位镜。

7、优选的,所述升降板上的两组滑孔内均设有滑套。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废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塔体内,储液箱内储存有碱洗液,通过启动喷淋泵,喷淋泵通过抽液管将碱洗液抽出,并通过连接管输送至分流管中,然后通过分流管、软管以及对接管的导流,最终进入均流管中,最后通过雾化喷头雾化喷洒到塔体内部,与此同时,通过启动上电机,上电机带动传动丝杆转动,传动丝杆带动升降板在导向杆上向下滑动,升降板通过铰接板推动滑动座向外侧滑动,滑动座通过对接管带动均流管向外侧移动,当滑动座滑动至滑槽最外侧时,上电机开始反向转动,使升降板上升,升降板又通过铰接板拉动滑动座向内侧滑动,使均流管再移动至内侧,以此来实现均流管的左右往复移动,从而使雾化后的碱洗液能够充分与废气接触,能够使废气中的酸性物去除更彻底,有效改善废气处理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碱循环槽洗塔,包括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液机构和喷淋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循环槽洗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机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下电机,下电机固定安装在塔体底端,塔体内转动设有驱动轴,驱动轴底端与下电机输出端连接,驱动轴顶端连接有均流盘,均流盘顶端中间连通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转动套装在进气管的输出端,均流盘顶端和外壁上均圆周阵列的连通设有多组出气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碱循环槽洗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的前端设有观察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碱循环槽洗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上设有液位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碱循环槽洗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上的两组滑孔内均设有滑套。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碱循环槽洗塔,其能够使废气与碱洗液充分接触,使废气中的酸性物去除更彻底,有效改善废气处理效果;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左端连通设有进气管,塔体顶端连通设有排气管,塔体右侧底端连通设有排污管,储液箱固定安装在塔体后端,储液箱顶端安装有喷淋泵,塔体上与喷淋泵输入端连通的设有抽液管,并且抽液管输入端深入储液箱内部,并且两组导向杆顶端与塔体内部顶端连接,传动丝杆上螺装套设有升降板,两组对接管的输入端均通过软管分别与分流管的两个输出端连通,两组对接管上均连通有均流管,两组分流管上均连通设有多组雾化喷头,并且多组雾化喷头呈三角性分布。

技术研发人员:田自军,王高亮,田涛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田涛涛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