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用电极板涂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2865发布日期:2023-10-28 16:2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处理用电极板涂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用电极板涂层装置。


背景技术:

1、经过检索发现,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490574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其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处理的电极板装置,其阐述如下:

2、电极被用于电解技术中,随着电解技术的进步,电解槽向大型化发展。1959年有人提出了以金属钛作为电极基体,发明析氯用新型金属阳极。maguneto chemie和ici开展涂层配方的研究,60年代初开发了氧化物涂层,1965年n.beer在非洲获得氧化钉涂层专利,并于1967年在比利时公布了钛基混合氧化钉涂层专利。同时,ici的金属部门(后来成为帝国金属工业公司(imi))也独立地开发了氧化物类型的涂层。在20世纪40~50年代金属钛生产有了突破性发展。用钛作为电极基体,使新型电极材料的出现露出曙光。

3、另外,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627325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其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处理的电极板装置,其主要阐述如下:

4、电解作为一种相比于传统生物法和化学法比较的新型污水处理方法,不仅具有高效快捷的效果,而且污染小成本低,电解处理污水需要使用到电极板装置来对污水进行电解处理,使污水形成电絮凝,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5、所以可以表明,针对于水处理,电解作为一种水处理方法,相较于现有的生物法和化学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水处理方式,其不仅具有高效快捷的效果,而且污染小,成本低,所以较为符合水处理的市场需求,通过电解的方式来进行水处理时,需要用到最重要的产品就是电极板,通过电极板来对污水进行电解,从而使污水形成电絮凝,但是对于电极板的生产要求,为了保证电极板的导电率,需要在电极板的表面喷射一层导电涂层,以便于增强其导电率,更好的电解污水,现有的技术方式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涂布的方式对其进行涂层处理,但是这种涂层方式,容易导致电极板表面出现喷涂不均匀的情况,而且还较为费时费工,因此需要针对现有的电极板涂层方式和电极板的涂层要求,对现有的涂层产生的问题,对水处理用的电极板,设计一种表面涂层喷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用电极板涂层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处理用电极板涂层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空腔,并且空腔内部由上向下依次设有涂料放置区、喷涂区和电极板放置区,所述喷涂区安装于空腔中部区域,并且喷涂区通过往复机构安装有喷头,所述涂料放置区设于喷涂区上侧,用于盛装涂料,并且涂料放置区的输出端通过连通软管与所述喷头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电极板放置区设于喷涂区的下侧,并且电极板放置区下侧设有顶起组件,用于将电极板不断的向上托起,并且电极板放置区的后侧上部设有顶出机构,用于将喷涂后的电极板向外顶出,所述涂料放置区与喷涂区之间设有烘干组件,并且烘干组件与喷涂区之间设有可以随喷头前后移动的随动板,用于随即将电极板上的喷涂位置进行烘干。

5、为了更好的实现喷头可以在电极板上方进行全方位喷射涂料,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往复机构包括x轴往复移动组件和z轴往复移动组件,所述喷涂区的前端与外界相通,所述z轴往复移动组件包括带动架,带动架与喷涂区的两侧内壁之间设有可以沿着z轴方向移动的滑动机构,并且带动架的下侧设有同步板,同步板的两侧螺纹贯穿设有与滑动机构同向的第一丝杠,第一丝杠转动安装在喷涂区的两侧内壁上,并且每个第一丝杠的后端均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所述机壳的后侧壁连接,所述带动架的前侧沿着带动架的长度方向设有移动槽,其中x轴往复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块,并且移动块滑动安装于移动槽内部,移动块内部螺纹贯穿有第二丝杠,第二丝杠的转动安装在移动槽内部,并且第二丝杠的一端穿过移动槽的外侧壁并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安装在所述带动架的上侧,所述喷头安装在所述移动块的前侧。

6、为了更好的将叠放的电极板不断的向上顶起,实现电极板的连续作业,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极板放置区下侧设有移动腔,并且移动腔的上侧与所述喷涂区相通,所述顶起组件包括顶起块和多个弹簧,所述顶起块纵向滑动安装在移动腔内部,并且多个弹簧均布纵向安装在顶起块与移动腔之间。

7、为了方便放置叠放的电极板,并对其进行限位,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极板放置区的前侧设有取放口,取放口的后上侧区域设有两根档杆,两根档杆与所述第一丝杠轴线平行设置,并且两根档杆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极板放置区的两侧内壁上,并且取放口的前端滑动安装有挡盖,挡盖的上侧设有用于调节挡盖顶端与档杆之间间距的调节组件。

8、为了更好的调节档杆与挡盖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电极板进行顶出,本技术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调节组件设置有两组,每组调节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取放口的左右两侧,每组调节组件均包括安装在机壳前侧外壁上的固定板和螺纹贯穿安装于固定板上的调节螺杆,每个调节螺杆的底端均转动安装有挡块,并且挡块的后侧与所述机壳的前侧壁之间纵向滑动连接,每个调节螺杆的顶端均转动安装有手轮。

9、为了更好的盛放涂料并不发生凝结,本技术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涂料放置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机壳上侧,并且箱体内部设有两组搅拌组件,每组搅拌组件的后端均安装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后侧壁上,每组搅拌组件均包括搅拌轴和均布安装在搅拌轴外部的多个搅拌杆,箱体的顶端同心连接有漏斗。

10、为了更好的实现挡盖的纵向开闭,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取放口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滑道板,并且两个滑道板相对的一端均设有纵向调节槽,两个纵向调节槽内部滑动安装所述挡盖,并且纵向调节槽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用于限制挡盖的使用位置。

11、为了便于将最上侧涂层完毕的电极板向外顶出,本技术更优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电动缸和顶出板,所述电极板放置区的后侧设有适合顶出板前后移动的滑动腔,所述电动缸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后端,并且电动缸的前部输出端滑动贯穿机壳的后侧壁并伸入至滑动腔内部与所述顶出板的后端中部连接。

12、为了更好的将电极板表面喷涂后的涂层随即烘干,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烘干组件包括多个电热烘干管,并且多个电热烘干管均匀铺设在涂料放置区与喷涂区之间,所述随动板与所述带动架的顶端连接,并且喷涂区的两侧内壁上侧区域设有适合随动板前后移动的限位槽。

13、为了更好的使软管随着喷头的向前移动而伸出,并且还能随着喷头的后退而缠绕,本技术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所述机壳后侧设有卷轴,并且卷轴通过两个挡板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后侧位置,卷轴与挡板之间设有发条,卷轴与挡板之间转动连接,卷轴上缠绕所述软管,所述卷轴呈中空设计,并且软管的一端贯穿卷轴并与转轴内部连通,涂料放置区的内部设有涂料输出泵,涂料输出泵的输出端设有连通管,并且连通管的输出端贯穿机壳外壁并与所述卷轴的一侧通过旋转接头转动连接,软管的另一端穿过喷涂区的后侧壁并与所述喷涂的输入端连通,喷涂区的后侧壁上设有适合软管滑动贯穿的通孔。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用电极板涂层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极板放置区可以叠放较多的电极板,以便于更好的连续对电极板表面进行涂层喷射,通过涂料放置区,可以对需要喷涂的涂料进行储存,从而保证涂层喷射的时候涂料的有序供应,并且通过喷涂区的设置,可以对电极板放置区最上层的电极板进行全方位喷涂,保证涂层均匀性,并配有烘干组件,在随动板的作用下,可以将已经喷涂好的电极板上表面进行及时烘干,保证涂层喷射效果,相较于现有的电极板喷涂方式,其具备了减少人工,省时省力,同时还能连续作业,提高喷涂效率,并且保证喷头的连续喷射和全面喷涂,提高了电极板表面涂层喷射的均匀度,更有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