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制氧率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08966发布日期:2023-10-22 04:1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制氧率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制氧机设备,具体的是一种高制氧率制氧机。


背景技术:

1、制氧机是制取氧气的一类机器,它的原理是利用空气分离技术,采用分子筛的吸附性能,通过物理原理,以大排量无油压缩机为动力,把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进行分离,最终得到高浓度的氧气,适用于各种人群氧疗与氧保健。

2、现有技术通常是两组筛筒往复交替使用,并且气体分流的效果不佳,影响下一次的制氧速度以及氧气纯度,导致筛筒的制氧效率低,且整体耗能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制氧率制氧机,通过电磁阀将经空气压缩机压缩过的空气通过分别通过第一分流管与第二分流管导入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内,并利用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进行制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制氧率制氧机,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内部安装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上固定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上连接有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右侧安装有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前方固定有制氧机构,所述制氧机构上设置有第一筛筒,所述第一筛筒右侧安装有第二筛筒,所述第二筛筒左侧开设有出氧孔,所述出氧孔下方安装有储氧箱,所述储氧箱底部固定有分流组件。通过电磁阀将经空气压缩机压缩过的空气通过分别通过第一分流管与第二分流管导入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内,并利用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进行制氧,制氧完成后将氧气通过分流组件导入储氧箱内,再通过出氧口排出,实现了对气体的分流,提高了筛筒的制氧效率。

3、更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组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右侧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内设置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上方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内开设有导氧孔。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通过分流槽将氧气导入导流槽内,并通过导氧孔流入储氧箱内,从而提高了氧气的分流效率,能够同时收集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制备的氧气。

4、更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上方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空气压缩机顶端固定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接。过滤器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大部分杂质,空气通过进气口流入到过滤器后进行过滤,再输送至空气压缩机。

5、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流管与所述第一筛筒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流管与所述第二筛筒相连通,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相连接。利用电磁阀将经空气压缩机压缩过的空气通过分别通过第一分流管与第二分流管导入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内,从而对进入筛筒内的气体进行的分流。

6、更进一步的,所述储氧箱前方固定有储氮箱,所述储氮箱前方开设有排氮孔,所述储氧箱与所述出氧孔相连通。通过多个排氮孔能够排出多余的氮气,提高氧气纯度。

7、有益效果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将压缩后的空气分别通过第一分流管与第二分流管导入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内,并利用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进行制氧,制氧完成后将氧气通过分流组件导入储氧箱内,再通过出氧口排出,实现了对气体的分流,提高了筛筒的制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制氧率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内部安装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上固定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上连接有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右侧安装有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前方固定有制氧机构,所述制氧机构上设置有第一筛筒,所述第一筛筒右侧安装有第二筛筒,所述第二筛筒左侧开设有出氧孔,所述出氧孔下方安装有储氧箱,所述储氧箱底部固定有分流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制氧率制氧机,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内部安装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上固定有电磁阀;电磁阀上连接有第一分流管,第一分流管右侧安装有第二分流管,第二分流管前方固定有制氧机构,制氧机构上设置有第一筛筒,第一筛筒右侧安装有第二筛筒,第二筛筒左侧开设有出氧孔,出氧孔下方安装有储氧箱,储氧箱底部固定有分流组件。将压缩后的空气分别通过第一分流管与第二分流管导入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内,并利用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进行制氧,制氧完成后将氧气通过分流组件导入储氧箱内,再通过出氧口排出,实现了对气体的分流,提高了筛筒的制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清,黄秀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飞腾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