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栅池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68436发布日期:2023-09-08 05:2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格栅池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格栅池过滤结构。


背景技术:

1、格栅池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污物的初步净化,去除污水中的大尺寸杂质。格栅池设置在污水处理工艺的前段,主要用于污水管网接入污水处理厂之后对水中粗大杂物的初步去除,常用到格栅网,格栅网具有格栅网孔,一般格栅池采用粗格栅除去体积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等大块垃圾,细格栅用于细小的颗粒和悬浮物。但是在长时间使用后,杂物可能会在不断过滤中堵塞住格栅网孔,导致过滤的不顺畅,此时需要对格栅网进行清洗。但是如果没有及时做到对格栅网的清洗,在格栅网被堵塞后,水流不畅,那么格栅池内的污水液位就会上升,进而漫出格栅池,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格栅网堵塞后污水外溢,污染环境的格栅池过滤结构。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的技术方案:

3、一种格栅池过滤结构,包括格栅池,格栅池内设置有格栅网,格栅网包括由格栅池入口朝向格栅池出口方向间隔设置的前置滤网和后置滤网,格栅池的池壁且分别对应前置滤网两侧侧边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导轨,导轨的下端延伸至格栅池池底,导轨的上端位于格栅池中处理液位的上方,导轨朝向前置滤网所在方向的一侧侧面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导槽,导槽为通槽,前置滤网的两侧侧边分别置于在两侧的导槽内,前置滤网的侧边能够沿竖直方向与其所在侧的导槽滑动配合,前置滤网的上方设置有滤网卷扬装置,滤网卷扬装置上竖直向下伸出有吊绳,吊绳的末端固定连接在前置滤网的顶部,格栅池的内壁且靠近于格栅池池顶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水浸传感器,格栅池外还设置有滤网提升控制装置,滤网提升控制装置分别与水浸传感器和滤网卷扬装置电连接。

4、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前置滤网被堵塞后,水流通行能力变差,就会导致前置滤网前方的污水液位上升,污水液位上升就会浸没上方的水浸传感器,水浸传感器检测到水后,向滤网提升控制装置发出信号,滤网提升控制装置接受到信号后,就启动滤网卷扬装置,通过吊绳对前置滤网进行提拉,将前置滤网拉出液面以上,这样污水就无需经过前置滤网,而是通过后续的后置滤网进行过滤,水流能够通过后置滤网进入到下一步工艺,因此后置滤网前方的污水液面就会下降,恢复正常。在维护人员对前置滤网进行清洗后,重新下放后,就能够继续使用。

5、作为优化,所述后置滤网朝向所述前置滤网所在方向的一侧水平延伸设置有刮板,刮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后置滤网所在平面,刮板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后置滤网所在平面,刮板的两端分别靠近于所述格栅池的两侧池壁,刮板朝向所述后置滤网所在方向的一侧侧边靠近于所述后置滤网且与所述后置滤网间隙配合,所述格栅池的池壁且对应刮板的两端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限位板,限位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格栅池池底,限位板的上端位于所述格栅池中处理液位的上方,限位板朝向刮板所在方向的一侧侧面上沿所述前置滤网与所述后置滤网相对方向间隔开设有两条限位槽,限位槽为竖向延伸且为通槽,刮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各自伸入于其所在侧的两条限位槽内的限位块,限位块能够竖直方向与其对应的限位槽滑动配合,刮板上固定连接有提拉绳,提拉绳远离刮板的一端位于所述格栅池中处理液位的上方。前置滤网在提拉上去后,后置滤网作为备用起到过滤作用,在前置滤网重新启用前,后置滤网上会堆积大量过滤的杂物,在前置滤网重新启用后,就需要对后置滤网上的杂物进行清洗。在本实用新型中,维护人员在格栅池外向上拉动提拉绳,进而带动刮板上升,刮板在上升的过程中,刮板朝向后置滤网的一侧侧边就能够对附着在后置滤网上的杂物刮除并堆积在刮板上,直至刮板提拉出液面外,对刮板清理干净即可。

6、作为优化,所述刮板表面上满布有呈梅花桩式分布的滤水孔。刮板在上升过程中,方便水流通过,杂物留下。

7、作为优化,位于所述刮板沿其延伸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提拉环,提拉环上固定连接有沿提拉环径向方向延伸的连接螺柱,连接螺柱沿垂直于所述刮板所在平面方向穿过于所述刮板,连接螺柱位于所述刮板背对提拉环所在方向一侧的柱身上螺纹配合有连接螺母,连接螺母锁紧在所述刮板上,所述提拉绳绑缚在提拉环上。安装简单方便。

8、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在前置滤网堵塞,污水液面上升的时候,将前置滤网提拉出水面,使污水通过后面的后置滤网进行过滤,避免了污水外溢情况的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格栅池过滤结构,包括格栅池,格栅池内设置有格栅网,其特征在于:格栅网包括由格栅池入口朝向格栅池出口方向间隔设置的前置滤网和后置滤网,格栅池的池壁且分别对应前置滤网两侧侧边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导轨,导轨的下端延伸至格栅池池底,导轨的上端位于格栅池中处理液位的上方,导轨朝向前置滤网所在方向的一侧侧面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导槽,导槽为通槽,前置滤网的两侧侧边分别置于在两侧的导槽内,前置滤网的侧边能够沿竖直方向与其所在侧的导槽滑动配合,前置滤网的上方设置有滤网卷扬装置,滤网卷扬装置上竖直向下伸出有吊绳,吊绳的末端固定连接在前置滤网的顶部,格栅池的内壁且靠近于格栅池池顶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水浸传感器,格栅池外还设置有滤网提升控制装置,滤网提升控制装置分别与水浸传感器和滤网卷扬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池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滤网朝向所述前置滤网所在方向的一侧水平延伸设置有刮板,刮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后置滤网所在平面,刮板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后置滤网所在平面,刮板的两端分别靠近于所述格栅池的两侧池壁,刮板朝向所述后置滤网所在方向的一侧侧边靠近于所述后置滤网且与所述后置滤网间隙配合,所述格栅池的池壁且对应刮板的两端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限位板,限位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格栅池池底,限位板的上端位于所述格栅池中处理液位的上方,限位板朝向刮板所在方向的一侧侧面上沿所述前置滤网与所述后置滤网相对方向间隔开设有两条限位槽,限位槽为竖向延伸且为通槽,刮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各自伸入于其所在侧的两条限位槽内的限位块,限位块能够竖直方向与其对应的限位槽滑动配合,刮板上固定连接有提拉绳,提拉绳远离刮板的一端位于所述格栅池中处理液位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栅池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表面上满布有呈梅花桩式分布的滤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栅池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刮板沿其延伸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提拉环,提拉环上固定连接有沿提拉环径向方向延伸的连接螺柱,连接螺柱沿垂直于所述刮板所在平面方向穿过于所述刮板,连接螺柱位于所述刮板背对提拉环所在方向一侧的柱身上螺纹配合有连接螺母,连接螺母锁紧在所述刮板上,所述提拉绳绑缚在提拉环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格栅池过滤结构,包括格栅池,格栅池内设置有格栅网,格栅网包括前置滤网和后置滤网,格栅池的池壁对应前置滤网两侧侧边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导轨,导轨朝向前置滤网所在方向的一侧侧面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导槽,导槽为通槽,前置滤网的两侧侧边分别置于在两侧的导槽内,前置滤网的侧边能够沿竖直方向与其所在侧的导槽滑动配合,前置滤网的上方设置有滤网卷扬装置,滤网卷扬装置上竖直向下伸出有吊绳,吊绳的末端固定连接在前置滤网的顶部,格栅池的内壁且靠近于格栅池池顶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水浸传感器,格栅池外还设置有滤网提升控制装置,滤网提升控制装置分别与水浸传感器和滤网卷扬装置电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谭潇,冉龙发,谭尧,封力,王玉学,郑远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丰都排水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