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气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53367发布日期:2023-10-25 20:3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气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氨气处理,具体为一种氨气吸收塔。


背景技术:

1、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

2、目前,大部分的吸收塔多在喷淋头的下方设置填料层,以利用填料层增加吸收液与废气的接触效果,从而提高吸收效果。填料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进行更换,但目前使用的氨气吸收塔不便于对填料进行更换。

3、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氨气吸收塔。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2、本实用新型一种氨气吸收塔,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安装有吸收装置,所述吸收装置的内部安装有防护壁,所述防护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框,所述第一安装框的上侧设置有填料板,所述填料板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框,所述第二安装框的内部设置有隔气垫层,所述隔气垫层设置在另一防护壁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的一侧均设置有限制块,所述填料板和限制块之间设置有隔离层,所述第二安装框的一侧安装有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收装置的一侧的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侧安装有进水口,所述水泵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的一侧安装有若干喷水头,所述第一输水管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二输水管的侧面设置有雾化喷头。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收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吸收装置的上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吸收装置的侧面设置有开关门。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收装置的一侧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有净化装置。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防护壁的一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均为环状件。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该种氨气吸收塔,通过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螺纹杆转动带动移动件进行移动,使得移动件移动带动第二安装框上升,使得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可以松开对填料板的固定,将填料板取出、更换,再使驱动电机反转,使得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夹紧填料板,可以快速的达到更换填料板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氨气吸收塔,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安装有吸收装置(2),所述吸收装置(2)的内部安装有防护壁(15),所述防护壁(1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框(20),所述第一安装框(20)的上侧设置有填料板(18),所述填料板(18)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框(17),所述第二安装框(17)的内部设置有隔气垫层(24),所述隔气垫层(24)设置在另一防护壁(15)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框(20)和第二安装框(17)的一侧均设置有限制块(19),所述填料板(18)和限制块(19)之间设置有隔离层(16),所述第二安装框(17)的一侧安装有移动件(23),所述移动件(23)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装置(2)的一侧的安装有水泵(9),所述水泵(9)的一侧安装有进水口(6),所述水泵(9)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一输水管(10),所述第一输水管(10)的一侧安装有若干喷水头(11),所述第一输水管(10)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管(14),所述连接管(14)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输水管(12),所述第二输水管(12)的侧面设置有雾化喷头(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装置(2)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3),所述吸收装置(2)的上侧设置有出气口(4),所述吸收装置(2)的侧面设置有开关门(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装置(2)的一侧安装有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的一端连接有净化装置(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2)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安装在防护壁(15)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框(20)和第二安装框(17)均为环状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氨气吸收塔,包括底座,底座的上侧安装有吸收装置,吸收装置的内部安装有防护壁,防护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框,第一安装框的上侧设置有填料板,填料板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框,第二安装框的内部设置有隔气垫层,隔气垫层设置在另一防护壁的一端,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的一侧均设置有限制块,填料板和限制块之间设置有隔离层,第二安装框的一侧安装有移动件,移动件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该种氨气吸收塔,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便于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吕增强,潘丹丹,丁梁陈,吕海燕,程界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鞍山艾瑞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