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颜料生产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9905发布日期:2023-10-14 12:4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颜料生产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颜料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颜料生产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1、聚脲类树脂作为载体树脂可用于生产荧光油墨类颜料,其具有色彩鲜艳,不含甲醛等优点,但是其在高温下具有自发热的特点,这就给颜料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带来难度。当反应温度高于设定温度范围上限时,就会造成反应过于剧烈而不可控制,产品在高温下遭到破坏。

2、cn 208810051 u公开了一种新型日光型荧光颜料生产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上端一侧设有螺旋投料装置、另一侧设有抽真空管,所述反应釜本体上端设有搅拌装置,反应釜本体下端设有排料管,所述反应釜本体外侧设有温控层,温控层外侧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外侧设有防护壳体,防护壳体安装在反应釜支架上,所述温控层内提供温控层隔板分为上加热腔、下冷却腔,所述上加热腔内设有加热循环管、下冷却腔内设有冷却循环管,所述加热循环管一端连接于加热液进入管、另一端连接于加热液排出管。该专利通过加热、冷却系统控制物料温度在一定范围之内,避免温度过高发生过快的自发热而造成的暴聚及染料被高温破坏。但是其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下冷却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了靠近反应釜内壁的物料温度,但对于反应釜内物料中部的温度控制力较差,物料整体降温慢,不能及时控制反应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的颜料生产用反应釜,解决现有颜料生产用反应釜对物料中部温度的控制力较差的问题,以在自发热物料造成反应温度快速升高 时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物料整体降温快,从而及时控制反应温度,保证产品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颜料生产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设于反应釜体中的搅拌机构、设于反应釜体外壁的加热夹层,其技术要点是:所述反应釜体的内侧壁围绕其中心线均匀设有多个冷却腔,每个冷却腔的内侧壁由上至下间隔设有多个与其连通且延伸向反应釜体中心的径向空心杆,各个冷却腔的径向空心杆数量相等且在高度方向上形成多层径向空心杆布置结构,同一层径向空心杆中相邻两个径向空心杆之间利用弧形筋连接固定,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于反应釜体顶部的搅拌电机、与搅拌电机输出端连接的搅拌轴、设于相邻两层径向空心杆之间的搅拌轴上的中间搅拌桨、设于搅拌轴下端的小搅拌桨,所述中间搅拌桨的末端靠近冷却腔的内侧壁,所述冷却腔上端设有引出反应釜体的出液口,冷却腔下端设有引出反应釜体的进液口。

4、上述的颜料生产用反应釜,所述径向空心杆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且顶点在上底边在下,利于物料下流。

5、上述的颜料生产用反应釜,所述冷却腔的数量为四个,每个冷却腔具有上、中、下三个径向空心杆。

6、上述的颜料生产用反应釜,所述加热夹层的底部设有加热液入口,顶部设有加热液出口。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由于各个冷却腔设有延伸向反应釜体中心的径向空心杆,高温状态下需要调节温度时,向各个冷却腔中充入冷却液,径向空心杆中也被充满冷却液,使冷量被快速传送向反应釜体中心的物料,同时,径向空心杆与中间搅拌桨和小搅拌桨形成加强搅拌作用,冷量快速传递给整体物料,从而解决了现有颜料生产用反应釜对物料中部温度的控制力较差的问题,以在自发热物料造成反应温度快速升高时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使物料整体降温快,从而及时控制反应温度,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颜料生产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设于反应釜体中的搅拌机构、设于反应釜体外壁的加热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的内侧壁围绕其中心线均匀设有多个冷却腔,每个冷却腔的内侧壁由上至下间隔设有多个与其连通且延伸向反应釜体中心的径向空心杆,各个冷却腔的径向空心杆数量相等且在高度方向上形成多层径向空心杆布置结构,同一层径向空心杆中相邻两个径向空心杆之间利用弧形筋连接固定,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于反应釜体顶部的搅拌电机、与搅拌电机输出端连接的搅拌轴、设于相邻两层径向空心杆之间的搅拌轴上的中间搅拌桨、设于搅拌轴下端的小搅拌桨,所述中间搅拌桨的末端靠近冷却腔的内侧壁,所述冷却腔上端设有引出反应釜体的出液口,冷却腔下端设有引出反应釜体的进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料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空心杆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且顶点在上底边在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料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的数量为四个,每个冷却腔具有上、中、下三个径向空心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料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夹层的底部设有加热液入口,顶部设有加热液出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颜料生产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搅拌机构、加热夹层,其技术要点是:反应釜体的内侧壁围绕其中心线均匀设有多个冷却腔,每个冷却腔的内侧壁由上至下间隔设有多个与其连通且延伸向反应釜体中心的径向空心杆,各个冷却腔的径向空心杆数量相等且在高度方向上形成多层径向空心杆布置结构,同一层径向空心杆中相邻两个径向空心杆之间利用弧形筋连接固定,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设于相邻两层径向空心杆之间的搅拌轴上的中间搅拌桨、设于搅拌轴下端的小搅拌桨。本技术解决了现有颜料生产用反应釜对物料中部温度的控制力较差的问题,以在自发热物料造成反应温度快速升高时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张顺,张永强,张志刚,黄惠君,刘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鸿港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