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捕集与解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0990发布日期:2023-10-11 12:4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与解析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二氧化碳捕集,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捕集与解析机。


背景技术:

1、温室效应是大气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这需要对工业上所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后排出,同时捕集的二氧化碳解析出来后也可以利用。

2、现有的对二氧化碳的捕集方式主要是采用捕集塔,但在捕集过程中有时由于烟气从管道进入的冲力较强就会导致气体速度过快进而无法完全与吸收液进行接触,进而降低了捕集的效率,同时现有的装置对捕集后二氧化碳无法快速的进行解析,进而无法保证整个捕集和解析的连续作业。

3、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捕集与解析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对二氧化碳的捕集方式主要是采用捕集塔,但在捕集过程中有时由于烟气从管道进入的冲力较强就会导致气体速度过快进而无法完全与吸收液进行接触,进而降低了捕集的效率,同时现有的装置对捕集后二氧化碳无法快速的进行解析,进而无法保证整个捕集和解析的连续作业。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捕集与解析机,包括捕集塔体,所述捕集塔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烟气管道,所述捕集塔体的内部安装有分散引流机构,所述捕集塔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道;

3、所述捕集塔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管道,所述收集管道在远离捕集塔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存箱,所述缓存箱的一侧安装有解析机构,所述解析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叶轮泵;

4、所述第二叶轮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在远离第二叶轮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收液存储箱,所述吸收液存储箱的顶部一侧安装有第三叶轮泵,所述第三叶轮泵的输出端安装有输液管道,所述输液管道在远离第三叶轮泵的一端安装有喷头。

5、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捕集塔体的底部一侧开设有与烟气管道相对应的通孔。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排放的烟气可以经过烟气管道进入捕集塔体内部。

7、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散引流机构包括分流块和分流板,所述捕集塔体的内壁中心设置有两个填料段。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烟气经过烟气管道输出后,经过分流块进行分流,再经过分流板进一步使烟气均匀分布在整个捕集塔体的内部,同时第三叶轮泵会将吸收液存储箱内的乙醇胺溶液吸出,并通过输液管道和喷头均匀的喷洒在捕集塔体的内部,经过两个填料段与缝隙中的向上流通的烟气充分接触,碱性的乙醇胺溶液与酸性的二氧化碳发生可逆反应,在温度较低时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水溶性盐,进而完成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

9、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块的底部为锥形结构,且分流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对烟气的顺利分流,进而使其能够充分在填料段内部的空间内流通并与吸收液接触。

11、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解析机构包括第一叶轮泵,所述第一叶轮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在远离第一叶轮泵的一端设置有加热箱体,所述加热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漏斗。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液会从收集管道流进缓存箱内,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第一叶轮泵将吸收液经过连接管道传输到加热箱体的内部,然后加热箱体开始对吸收液进行加热,在温度较高时乙醇胺溶液中的二氧化碳会解析出来,通过收集装置连接收集漏斗即可完成对二氧化碳的收集。

13、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存箱上分别开设有与收集管道和第一叶轮泵相对的通孔。保证了对吸收液的收集以及对吸收液进行抽取。

14、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箱体上分别开设有与连接管道、收集漏斗和回流管道相对于的通孔。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加热一段时间后吸收液中的二氧化碳全部解析出来,冷却后通过第二叶轮泵将吸收液经过回流管道传输到吸收液存储箱内。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分散引流机构,分流块和分流板可以对烟气管道输出的烟气进行分散,进而使其均匀的分布在捕集塔体进行流通,使其与吸收液充分接触进而提高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缓存箱和解析机构,使其能够对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液进行收集,然后进入加热箱体内解析,进而提高了装置的解析效率,使装置可以连续对烟气进行吸收;

19、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第二叶轮泵和回流管道,使其解析后的吸收液冷却后可以重新回流到吸收液存储箱内,进而再次通过输液管道输出继续去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了吸收液的损耗。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氧化碳捕集与解析机,包括捕集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塔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烟气管道(2),所述捕集塔体(1)的内部安装有分散引流机构(3),所述捕集塔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捕集与解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塔体(1)的底部一侧开设有与烟气管道(2)相对应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捕集与解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引流机构(3)包括分流块(301)和分流板(302),所述捕集塔体(1)的内壁中心设置有两个填料段(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捕集与解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块(301)的底部为锥形结构,且分流板(302)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捕集与解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机构(7)包括第一叶轮泵(701),所述第一叶轮泵(7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702),所述连接管道(702)在远离第一叶轮泵(701)的一端设置有加热箱体(703),所述加热箱体(7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漏斗(7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捕集与解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箱(6)上分别开设有与收集管道(5)和第一叶轮泵(701)相对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捕集与解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体(703)上分别开设有与连接管道(702)、收集漏斗(704)和回流管道(9)相对于的通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捕集与解析机,包括捕集塔体,所述捕集塔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烟气管道,所述捕集塔体的内部安装有分散引流机构,所述捕集塔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道,所述捕集塔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管道,所述收集管道在远离捕集塔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存箱,所述缓存箱的一侧安装有解析机构,所述解析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叶轮泵,所述第二叶轮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在远离第二叶轮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收液存储箱。本技术通过设计分散引流机构,分流块和分流板可以对烟气管道输出的烟气进行分散,进而使其均匀的分布在捕集塔体进行流通,使其与吸收液充分接触进而提高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斌,张赛红,高立里,李渝汐,李小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播梦碳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