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7163发布日期:2023-09-16 23:3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池。


背景技术:

1、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包括有过滤、沉淀、离心分离和上浮等,物理法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定污染物,日常生活中沉降池在污水处理中广为使用。常见的沉降池结构分为平流式沉降池、立式沉降池、辐流式沉降池和水平管沉降池等。

2、目前处理污水用的沉降池结构简单,在对污水进行沉降时,一般是将大量污水静置在沉降池中,沉降一定时间后再把沉淀后的污水排出,经过沉淀的污水在沉淀结束后排出沉降池,导致处理污水效率较低,沉淀物较多时需要人工排出沉淀物,导致沉淀物排出地不够彻底,且目前的沉降方式目前只经过一次沉降,导致污水中的沉淀物沉淀地不够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沉降池处理污水效率较低,污水中的沉淀物排出地不够彻底,污水中的沉淀物沉淀地不够充分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且能够更加彻底地排出污水中的沉淀物,同时还能够更加充分地沉淀污水中的沉淀物的污水处理用沉降池。

2、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池,包括有底座、沉降池、支撑块、高斜板、低斜板、出水板、排出装置和水量定量装置,底座顶部设置有沉降池,沉降池上部开有进水口,底座顶部远离沉降池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块,沉降池内底部设置有高斜板和低斜板,沉降池外壁中部设置有出水板,沉降池外壁下部设有排出装置,支撑块顶部设有水量定量装置,水量定量装置与沉降池连接。

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沉降池内底部设有斜面。

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高斜板的高度大于低斜板的高度。

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高斜板和低斜板的两侧都为斜面结构。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排出装置包括有支撑板、转动板、挤压块、挡板和限位块,沉降池外壁下部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上设置有挤压块,沉降池外壁下部开有矩形排出口,沉降池外壁下部设置有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挡板,挡板与矩形排出口接触。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水量定量装置包括有储水池、阻水板、固定杆、防水板、电动推杆、推动按钮、小圆柱、收缩按钮和浮力桶,支撑块顶部设置有储水池,储水池内壁上部滑动式连接有阻水板,储水池内底部滑动式连接有防水板,阻水板与防水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沉降池内壁中部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与固定杆固定连接,储水池内底部设置有推动按钮和两个小圆柱,两个小圆柱之间设置有收缩按钮,两个小圆柱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浮力桶,浮力桶位于推动按钮和收缩按钮之间,浮力桶底部接触收缩按钮,储水池内底部开有矩形通孔,防水板与矩形通孔接触。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储水池外底部靠近矩形通孔的一侧设有斜板。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投放装置,沉降池外壁下部设有投放装置,投放装置包括有储液框、长杆、挡液板和圆盖,沉降池顶部设置有储液框,储液框内底部滑动式连接有长杆,长杆顶部设置有挡液板,储液框外壁下部开有两个小孔,挡液板与储液框下部的两个小孔接触,储液框顶部放置有圆盖。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缓冲板和开孔圆杆,沉降池内壁靠近进水口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板,储液框外壁下部靠近小孔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开孔圆杆,两个开孔圆杆底部开有若干个圆孔。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两个开孔圆杆呈平行设置。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当工作人员将污水从进水口通入沉降池时,污水中的沉淀物初步沉淀至高斜板与沉降池底部之间,污水中的沉淀物进一步沉淀在高斜板与低斜板底部之间,污水中的沉淀物更进一步沉淀在低斜板与沉降池之间,最后经过沉淀的污水会高于出水板高度使得经过沉淀的污水流入储水池,储水池内经过沉淀的污水增加到一定量会使得阻水板挡住出水板,使得经过沉淀的污水不再流入储水池,同时阻水板不再挡住矩形通孔,使得储水池内经过沉淀的污水定量排出矩形通孔,从而使得经过沉淀的污水定量流入储水池,并使得经过沉淀的沉淀物定量排出沉降池,进而能够在充分对污水进行沉降的同时,还能持续稳定排出沉淀物,使得沉淀物排出地更加彻底。

14、当工作人员将污水从进水口通入沉降池时,工作人员打开圆盖并往储液框内加入絮凝剂,当沉降池内通过矩形排出口排出一定量经过沉淀的污水和沉淀物时,挡板会向上移动时带动长杆向上移动,长杆向上移动带动挡液板向上移动,使得挡液板不再挡住储液框外壁下部的两个小孔,从而使得储液框内的絮凝剂通过小孔流入沉降池中,使得污水中的沉淀物沉淀地更加充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15、工作人员将污水从进水口通入沉降池中,污水会先经过缓冲板,使得污水缓慢流入沉降池,使得污水更加准确地流入沉降池与高斜板底部之间,使得污水沉淀时间增加,从而使得污水沉淀地更加充分,当储液框内的絮凝剂通过小孔流出时,使得絮凝剂通过开孔圆杆上的小孔均匀分散流入沉降池内,进一步使得污水中的沉淀物沉淀地更加充分。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池,其特征是:包括有底座(1)、沉降池(2)、支撑块(3)、高斜板(4)、低斜板(5)、出水板(6)、排出装置和水量定量装置,底座(1)顶部设置有所述沉降池(2),沉降池(2)上部开有进水口,底座(1)顶部远离沉降池(2)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块(3),沉降池(2)内底部设置有高斜板(4)和低斜板(5),沉降池(2)外壁中部设置有出水板(6),沉降池(2)外壁下部设有排出装置,支撑块(3)顶部设有水量定量装置,水量定量装置与沉降池(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池,其特征是:所述沉降池(2)内底部设有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池,其特征是:所述高斜板(4)的高度大于低斜板(5)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池,其特征是:所述高斜板(4)和低斜板(5)的两侧都为斜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池,其特征是:排出装置包括有支撑板(71)、转动板(72)、挤压块(73)、挡板(74)和限位块(75),沉降池(2)外壁下部设置有两个支撑板(71),两个支撑板(71)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板(72),转动板(72)上设置有挤压块(73),沉降池(2)外壁下部开有矩形排出口,沉降池(2)外壁下部设置有两个限位块(75),两个限位块(75)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挡板(74),挡板(74)与矩形排出口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池,其特征是:水量定量装置包括有储水池(81)、阻水板(82)、固定杆(83)、防水板(84)、电动推杆(85)、推动按钮(86)、小圆柱(87)、收缩按钮(88)和浮力桶(89),支撑块(3)顶部设置有储水池(81),储水池(81)内壁上部滑动式连接有阻水板(82),储水池(81)内底部滑动式连接有防水板(84),阻水板(82)与防水板(84)之间设置有固定杆(83),沉降池(2)内壁中部设置有电动推杆(85),电动推杆(85)的伸缩杆与固定杆(83)固定连接,储水池(81)内底部设置有推动按钮(86)和两个小圆柱(87),两个小圆柱(87)之间设置有收缩按钮(88),两个小圆柱(87)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浮力桶(89),浮力桶(89)位于推动按钮(86)和收缩按钮(88)之间,浮力桶(89)底部接触收缩按钮(88),储水池(81)内底部开有矩形通孔,防水板(84)与矩形通孔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池,其特征是:所述储水池(81)外底部靠近矩形通孔的一侧设有斜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池,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投放装置,沉降池(2)外壁下部设有投放装置,投放装置包括有储液框(91)、长杆(92)、挡液板(93)和圆盖(94),沉降池(2)顶部设置有储液框(91),储液框(91)内底部滑动式连接有长杆(92),长杆(92)顶部设置有挡液板(93),储液框(91)外壁下部开有两个小孔,挡液板(93)与储液框(91)下部的两个小孔接触,储液框(91)顶部放置有圆盖(9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池,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缓冲板(10)和开孔圆杆(11),沉降池(2)内壁靠近进水口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板(10),储液框(91)外壁下部靠近小孔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开孔圆杆(11),两个开孔圆杆(11)底部开有若干个圆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池,其特征是:所述两个开孔圆杆(11)呈平行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池。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且能够更加彻底地排出污水中的沉淀物,同时还能够更加充分地沉淀污水中的沉淀物的污水处理用沉降池。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池,包括有底座、沉降池和支撑块等;底座顶部设置有沉降池,沉降池上部开有进水口,底座顶部远离沉降池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块。当工作人员将污水从进水口通入沉降池时,污水会在沉降池中沉淀三次才会流入储水池内,储水池内经过沉淀的污水增加到一定量会使得经过沉淀的污水不再流入储水池,同时使得储水池内经过沉淀的污水定量排出矩形通孔,使得经过沉淀的沉淀物定量排出沉降池,从而使得沉淀物排出地更加彻底。

技术研发人员:陈昶旭,肖杰,徐德江,沙菁洲,罗锶锐,明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雅安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