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吸收塔的气相进口扩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9209发布日期:2023-12-21 18:1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吸收塔的气相进口扩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吸收塔,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吸收塔的气相进口扩散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吸收塔是实现吸收操作的设备。按气液相接触形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气体以气泡形态分散在液相中的板式塔、鼓泡吸收塔、搅拌鼓泡吸收塔;第二类是液体以液滴状分散在气相中的喷射器、文氏管、喷雾塔;第三类为液体以膜状运动与气相进行接触的填料吸收塔和降膜吸收塔。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方式可以逆流也可并流。通常采用逆流操作,吸收剂以塔顶加入自上而下流动,与从下向上流动的气体接触,吸收了吸收质的液体从塔底排出,净化后的气体从塔顶排出。

2、但是现有的吸收塔进口设置过于简单,仅在管道底部设置有通孔,管道内的气体通过通孔进行扩散,但是由于管道内的气体气量变化不一,导致气体进入后扩散不均匀,特别是距离填料下端净空比较小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均匀气体扩散,从而导致出现偏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吸收塔的气相进口扩散装置,通过扩散管上不同截面积的开口解决了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吸收塔的气相进口扩散装置,包括:

3、气相进气管,其一端置于吸收塔的外侧,其另一端置于吸收塔进气口内;

4、内伸管,其一端置于吸收塔的内侧,其另一端置于吸收塔进气口内,并和所述气相进气管相连接;

5、扩散管,连接设置于所述内伸管的底部,所述扩散管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开口,位于所述扩散管顶端的开口截面积小于位于扩散管底端的开口截面积设置。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气相进气管包括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和第三进气管,其中第一进气管置于所述吸收塔的外侧,第三进气管置于所述吸收塔进气口内,第一进气管置于第三进气管的下方,第二进气管连接第一进气管和第三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呈弧形设置。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内伸管包括第一内伸管和第二内伸管,其中第一内伸管置于所述吸收塔进气口内,并和所述第三进气管之间连接设置,第二内伸管连接设置于第一内伸管的端部,第二内伸管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扩散管设置于第二内伸管的底部,并和第二内伸管之间反向螺纹连接设置。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若干开口由扩散管的顶端至扩散管的底端均分设置,位于扩散管顶端的开口纵向长度至位于扩散管底端的开口纵向长度逐渐增大设置。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三进气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固定槽,所述第一内伸管插入第三进气管的端部内设置,第一内伸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环,固定槽内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的端部和第二固定环相卡合设置。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箍体,两个连接箍体呈相对的弧形设置,两个连接箍体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设置,另一端通过卡扣卡合设置,连接箍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连接爪,连接爪和第二固定环之间卡合设置。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卡扣包括扣体和钩体,扣体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箍体的端部外侧,钩体设置于另一个连接箍体的端部外侧,扣体和钩体之间相扣合设置。

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爪包括座体和爪体,座体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箍体的一侧,爪体固定设置于座体的一侧,爪体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之间卡合设置。

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爪体包括两种类型,分别为第一爪体和第二爪体,第一爪体和第二爪体呈间隔设置,第一爪体呈l形设置,第一爪体的内侧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之间相卡合,第二爪体的内侧设置有卡槽,卡槽和第二固定环之间相卡合。

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箍体上贯穿设置有螺栓,螺栓和所述固定槽之间相抵接。

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口由上至下逐步增大,从圆形孔逐步变成椭圆长条孔,当扩散管内的气量小的时候可以均匀的从截面较小的开口里散出,当扩散管内的气量大的时候,可逐步从均匀的从截面较大的开口里散出,因此,其散出量可根据气量进行调节。

17、2、本实用新型的内伸管为切线内旋,给气体一个反向的拧转力,可以保证扩散管不会因为长时间的使用而松动,同时在检修时,便于拆卸更换。

18、3、本实用新型通过法兰盘固定气相进气管和吸收塔进气口,通过连接件固定气相进气管和内伸管,连接件通过两个连接箍体相对闭合的方式于固定槽中进行固定,并通过螺栓的方式对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件通过连接爪对第二固定环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了气相进气管和内伸管之间的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吸收塔的气相进口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吸收塔的气相进口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进气管包括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和第三进气管,其中第一进气管置于所述吸收塔的外侧,第三进气管置于所述吸收塔进气口内,第一进气管置于第三进气管的下方,第二进气管连接第一进气管和第三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呈弧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吸收塔的气相进口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伸管包括第一内伸管和第二内伸管,其中第一内伸管置于所述吸收塔进气口内,并和所述第三进气管之间连接设置,第二内伸管连接设置于第一内伸管的端部,第二内伸管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扩散管设置于第二内伸管的底部,并和第二内伸管之间反向螺纹连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吸收塔的气相进口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开口由扩散管的顶端至扩散管的底端均分设置,位于扩散管顶端的开口纵向长度至位于扩散管底端的开口纵向长度逐渐增大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吸收塔的气相进口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气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固定槽,所述第一内伸管插入第三进气管的端部内设置,第一内伸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环,固定槽内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的端部和第二固定环相卡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吸收塔的气相进口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箍体,两个连接箍体呈相对的弧形设置,两个连接箍体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设置,另一端通过卡扣卡合设置,连接箍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连接爪,连接爪和第二固定环之间卡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吸收塔的气相进口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扣体和钩体,扣体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箍体的端部外侧,钩体设置于另一个连接箍体的端部外侧,扣体和钩体之间相扣合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吸收塔的气相进口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爪包括座体和爪体,座体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箍体的一侧,爪体固定设置于座体的一侧,爪体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之间卡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吸收塔的气相进口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爪体包括两种类型,分别为第一爪体和第二爪体,第一爪体和第二爪体呈间隔设置,第一爪体呈l形设置,第一爪体的内侧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之间相卡合,第二爪体的内侧设置有卡槽,卡槽和第二固定环之间相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吸收塔的气相进口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箍体上贯穿设置有螺栓,螺栓和所述固定槽之间相抵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吸收塔的气相进口扩散装置,包括:气相进气管,其一端置于吸收塔的外侧,其另一端置于吸收塔进气口内;内伸管,其一端置于吸收塔的内侧,其另一端置于吸收塔进气口内,并和所述气相进气管相连接;扩散管,连接设置于所述内伸管的底部,所述扩散管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开口,位于所述扩散管顶端的开口截面积小于位于扩散管底端的开口截面积设置,本技术扩散管上的开口由上至下逐步增大,从圆形孔逐步变成椭圆长条孔,当扩散管内的气量小的时候可以均匀的从截面较小的开口里散出,当扩散管内的气量大的时候,可逐步从均匀的从截面较大的开口里散出,因此,其散出量可根据气量进行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苗鹏,张国瑞,胡小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飞普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