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及系统

文档序号:36271931发布日期:2023-12-06 19:46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化工气体除尘设备,特别地,涉及一种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另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含尘气体吸收纯化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大多数化工生产中,工艺过程的开始和结束工序多是干法操作,而中间工序多为湿法操作,因此,粉尘污染一般集中在生产过程的首尾工序,且化工粉尘往往是尘毒并存,不仅污染操作环境,而且危害人体健康。针对工业气体中的粉尘污染问题,我国已发布了gb31571-2015《石油化工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工业外烟气中颗粒物浓度应小于20mg/m3。

2、为了减轻这些危害,除尘器作为大气除尘的主要手段和设备,已被各个工业部门广泛采用。目前,在常用的除尘装置从除尘方式上来分主要包括干式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比较广泛使用的设备主要包括喷雾塔洗涤器、旋风洗涤器和文丘里洗涤器。其中,喷雾塔洗涤器通过液滴和颗粒之间的惯性碰撞、拦截和凝聚等作用,使较大的粒子被液滴捕集,但是喷雾塔洗涤在使用过程中设备耗水量大、占地面积大,且对于10μm以下的尘粒除尘效率不佳。旋风洗涤器可净化粒径小于5μm的尘粒,但对于小粒径的粉尘除尘效率较低。文丘里洗涤器在使用过程中则存在压降大、能耗高、处理量较小等缺点。

3、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及系统,以解决和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该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可对极低粒径粉尘进行有效分离,用水量小,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除尘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尘气体吸收纯化系统,该含尘气体吸收纯化系统中,可实现极低粒径粉尘进行有效分离,用水量小,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除尘效率高。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设有排气管,所述壳体的外侧面上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进液口及进气口,所述壳体下端设有排液管,所述壳体内设有多组吸收器、用于固定所述吸收器的第一塔板和第二塔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塔板和所述第二塔板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上的降液管,各所述吸收器与各所述进液口一一对应设置,以能够通过各所述进液口向各所述吸收器内注入液体。

4、优选地,所述吸收器包括筒体以及与所述筒体顶部连接的排气结构,所述筒体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微孔,以使得循环水喷射进入所述筒体内部。

5、更优选地,所述筒体中心轴线处设有导流柱。

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圆形挡板,所述导流柱的下端与所述圆形挡板连接,所述圆形挡板上设有多个通孔以能够使所述筒体内的含尘液体排出。

7、优选地,所述筒体下端侧面设有切向进口,所述切向进口适于使得含尘气体切向进入所述筒体内。

8、优选地,所述第一塔板和所述第二塔板通过焊接与所述壳体内壁密封连接,且各所述塔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用以固定所述吸收器。

9、优选地,所述第一塔板、所述第二塔板与所述降液管、所述壳体内壁形成为容纳所述循环水的腔体,所述循环水通过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腔体内。

10、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含尘气体吸收纯化系统,包括送气装置、与所述送气装置连接的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水循环装置及用于排放净化气体的排气筒,所述水循环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的进液口及排液管连接。

11、优选地,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储液箱及送液装置,所述送液装置与所述进液口间的管路上设有循环阀,所述储液箱与所述排液管间的管路上设有排液阀,且所述储液箱侧壁设有适于排放固体颗粒的排放口。

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及系统具有以下三点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塔板、第二塔板与降液管、壳体内壁形成为容纳循环水的腔体,循环水通过进液口进入腔体内,且在吸收器的筒体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微孔,以使得循环水从侧壁上的若干微孔径向喷射进入筒体内并形成射流柱,而含尘气体则从吸收器底部切向进入筒体内并沿着导流柱向上形成螺旋运动的强旋气流场,径向射入的循环水射流柱被切向运动的强旋气流场切割的同时与尘粒碰撞、接触,加湿的尘粒相互凝并形成含尘液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筒体内壁后向下滑落,净化后的气体从排气结构排出,此设计的吸收器用水量小、结构简单且可分离极小粒径粉尘;

14、(2)本实用新型的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壳体内沿着垂直方向设有多组塔板,且每组塔板包括第一塔板和第二塔板,多级并联的吸收器通过第一塔板和第二塔板连接固定,壳体内形成为垂直方向上多级串联的吸收器组,以此使得位于底层的吸收器组初步分离尘粒后所排出的气体被位于上一层的吸收器组再次吸收分离,实现二次分离,从而提高了除尘效率;

15、(3)本实用新型的含尘气体吸收纯化系统不仅可处理仅含尘粒的气体还可处理溶于水的有害气体成分,满足化工生产中对复杂性气体的处理要求。

16、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09),所述壳体(209)上端设有排气管(201),所述壳体(209)的外侧面上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进液口(204)及进气口(206),所述壳体(209)下端设有排液管(205),所述壳体(209)内设有多组吸收器(208)、用于固定所述吸收器(208)的第一塔板(202)和第二塔板(203)以及与所述第一塔板(202)和所述第二塔板(203)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209)的内周面上的降液管(207),各所述吸收器(208)与各所述进液口(204)一一对应设置,以能够通过各所述进液口(204)向各所述吸收器(208)内注入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208)包括筒体(2082)以及与所述筒体(2082)顶部连接的排气结构(2081),所述筒体(2082)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微孔,以使得循环水(8)喷射进入所述筒体(208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082)中心轴线处设有导流柱(208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082)的底部设有圆形挡板,所述导流柱(2083)的下端与所述圆形挡板连接,所述圆形挡板上设有多个通孔以能够使所述筒体(2082)内的含尘液体(7)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082)下端侧面设有切向进口(2084),所述切向进口(2084)适于使得含尘气体(6)切向进入所述筒体(208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9)内形成为上下两级串联的吸收器(208)组,且每组所述吸收器(208)为多级并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板(202)和所述第二塔板(203)通过焊接与所述壳体(209)内壁密封连接,且各所述塔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用以固定所述吸收器(208)。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板(202)、所述第二塔板(203)与所述降液管(207)、所述壳体(209)内壁形成为容纳所述循环水(8)的腔体,所述循环水(8)通过所述进液口(204)进入所述腔体内。

9.一种含尘气体吸收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气装置(1)、与所述送气装置(1)连接的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2)、水循环装置及用于排放净化气体(10)的排气筒(5),所述水循环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2)的进液口(204)及排液管(205)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含尘气体吸收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储液箱(3)及送液装置(4),所述送液装置(4)与所述进液口(204)间的管路上设有循环阀,所述储液箱(3)与所述排液管(205)间的管路上设有排液阀,且所述储液箱(3)侧壁设有适于排放固体颗粒(9)的排放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化工气体除尘设备,特别地,涉及一种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设有排气管,所述壳体的外侧面上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进液口及进气口,所述壳体下端设有排液管,所述壳体内设有多组吸收器、用于固定所述吸收器的第一塔板和第二塔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塔板和所述第二塔板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上的降液管,各所述吸收器与各所述进液口一一对应设置,以能够通过各所述进液口向各所述吸收器内注入液体。另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含尘气体吸收纯化系统。本技术的含尘气体吸收纯化装置可对极低粒径粉尘进行有效分离,用水量小,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除尘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马良,王黎望,汪华林,沈其松,常玉龙,李剑平,付鹏波,肖玲玉,段孝旭,赵志胜,贾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东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