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搅拌稀释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42376发布日期:2024-02-26 16:5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搅拌稀释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溶解装置,具体为一种混合搅拌稀释釜。


背景技术:

1、超过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为一个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称为溶解。而狭义的溶解指的是一种液体对于固体/液体/或气体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使其成为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称为溶解,一种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成为溶液的过程。

2、根据公开号为:cn213408404u,公开了一种混合搅拌稀释釜,包括溶解箱,所述溶解箱的底部安装有底部箱,所述底部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位于底部箱内部的转动横轴,所述转动横轴的中部安装有驱动锥形齿轮,所述溶解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纵轴。该混合搅拌稀释釜,转动横轴转动的时候可以带动纵向搅拌杆转动,纵向搅拌杆转动的时候可以对底部箱内的物料进行搅拌,转动纵轴转动的时候会带动横向搅拌杆转动,对溶解箱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而且混合板能够周期性的对溶解箱内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能够同时对不同位置的物料进行搅拌,能够同时对不同的位置进行混合搅拌,使得原材料的溶解效率更高。

3、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虽然可以解决现代工业生产中,会需要将不同原料混合溶解在一起,但是现在市面上的溶解装置在对不同原料进行溶解混合时,可能只能对特殊位置进行高效搅拌,施力位置较为单一,无法保证溶解装置对不同原料搅拌的均匀性和效率的问题,但是该装置并不具备辅助下料的结构,在该装置进行排料时容易出现出料口堵塞的情况,进而降低了出料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搅拌稀释釜,具备了辅助下料的优点,解决了该装置并不具备辅助下料的结构,在该装置进行排料时容易出现出料口堵塞的情况,进而降低了出料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搅拌稀释釜,包括溶解装置本体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开设在溶解装置本体内壁的底部,所述溶解装置本体底部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靠近出料口一侧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左侧卡接有控制组件,所述限位板顶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辅助下料机构。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卡接在限位板的左侧,所述控制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钮。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辅助下料机构包括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卡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限位板顶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的表面均啮合有链条,所述第一链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组件。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排料组件包括排料杆,所述排料杆固定连接在第二链轮的顶部,所述排料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料板,所述排料板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环形等距离分布。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右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六角卡块,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配合六角卡块使用的六角卡槽,所述六角卡块和六角卡槽卡接配合。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顶部设置有螺纹件,所述螺纹件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件滑动连接在限位孔的内部,所述螺纹件与溶解装置本体螺纹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驱动马达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八角卡块,所述传动杆的内部开设有配合八角卡块使用的八角卡槽,所述八角卡块和八角卡槽卡接配合。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杆和限位板,使连接杆对限位板进行固定,再使控制组件对辅助下料机构进行控制,使辅助下料机构能够对出料口起到辅助下料效果,解决了该装置并不具备辅助下料的结构,在该装置进行排料时容易出现出料口堵塞的情况,进而降低了出料效率的问题,达到了辅助下料的效果。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组件,便于使用者通过按钮和控制按钮对驱动马达进行控制,提高了驱动马达启动的便捷性。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辅助下料机构,使驱动马达与传动杆进行卡接固定,再使旋转杆与限位板进行活动安装,使旋转杆对第二链轮进行限位固定,再使传动杆对第一链轮进行限位固定,使启动驱动马达时驱动马达的输出端能够带动传动杆进行旋转,使传动杆带动第一链轮进行旋转,再使第一链轮通过链条带动第二链轮进行旋转,保证了传动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合搅拌稀释釜,包括溶解装置本体(1)和出料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2)开设在溶解装置本体(1)内壁的底部,所述溶解装置本体(1)底部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靠近出料口(2)一侧的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的左侧卡接有控制组件(5),所述限位板(4)顶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辅助下料机构(6),所述辅助下料机构(6)包括驱动马达(601),所述驱动马达(601)的输出端卡接有传动杆(602),所述传动杆(6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603),所述限位板(4)顶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旋转杆(604),所述旋转杆(6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605),所述第一链轮(603)和第二链轮(605)的表面均啮合有链条(606),所述第一链轮(6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组件(607),所述排料组件(607)包括排料杆(6071),所述排料杆(6071)固定连接在第二链轮(605)的顶部,所述排料杆(607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料板(6072),所述排料板(6072)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环形等距离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搅拌稀释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5)包括控制面板(501),所述控制面板(501)卡接在限位板(4)的左侧,所述控制面板(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钮(5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搅拌稀释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501)右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六角卡块(7),所述限位板(4)的内部开设有配合六角卡块(7)使用的六角卡槽(8),所述六角卡块(7)和六角卡槽(8)卡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搅拌稀释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件(9),所述限位件(9)的顶部设置有螺纹件(10),所述螺纹件(10)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11),所述限位件(9)滑动连接在限位孔(11)的内部,所述螺纹件(10)与溶解装置本体(1)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搅拌稀释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马达(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八角卡块(12),所述传动杆(602)的内部开设有配合八角卡块(12)使用的八角卡槽(13),所述八角卡块(12)和八角卡槽(13)卡接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搅拌稀释釜,包括溶解装置本体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开设在溶解装置本体内壁的底部,所述溶解装置本体底部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靠近出料口一侧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左侧卡接有控制组件,所述限位板顶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辅助下料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杆和限位板,使连接杆对限位板进行固定,再使控制组件对辅助下料机构进行控制,使辅助下料机构能够对出料口起到辅助下料效果,解决了该装置并不具备辅助下料的结构,在该装置进行排料时容易出现出料口堵塞的情况,进而降低了出料效率的问题,达到了辅助下料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盈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