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煤破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3019发布日期:2023-12-06 20:1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煤破碎,是一种原料煤破碎系统。


背景技术:

1、在洗煤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破碎机械来完成大块煤的破碎工作,但是常用的鄂式破碎机破碎后也存在粒度不均颗粒大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达到入洗原煤颗粒的粒度要求,因此按工艺需求,需要一种可以单台、多台与其他设备组成的输送系统、实现连续性和自动化生产且具有输送量大、输送平稳、噪音较小、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能量消耗少等特点来满足生产。

2、目前洗煤厂原煤破碎系统原有2台破碎机,分别为750*1050颚式破碎机和250齿辊破碎机,用于处理+80mm以上粒级的原煤,为一级破碎机,250用于处理750*1050破碎机破碎后的原煤,为二级破碎机,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750*1050破碎机破碎后入洗原煤中仍然含有30%以上的100mm的大块煤,影响洗煤的正常生产,同时造成生产系统出现卡堵,还有由于破碎力度不够,无法进行有效的洗选,造成产品超灰;(2)250齿辊破碎机已经运行了1年多,设备故障率高,齿辊需要经常进行维修,平均每周要检修两次齿辊破碎机,半年更换一次齿辊,使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料煤破碎系统,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原料煤破碎装置存在破碎力度不够、无法进行有效的洗选造成产品超灰,维修频率高而导致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原料煤破碎系统,包括底座、密闭壳体、左齿辊和右齿辊;密闭壳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在密闭壳体的顶部设有与密闭壳体内腔相连通的进料端,在密闭壳体的进料端上固定连接有进料斗,在密闭壳体的底部设有与密闭壳体内腔相连通的出料端,在密闭壳体的出料端上固定连接有出料斗,在密闭壳体的前侧左部和后侧左部分别设有左安装孔,在左安装孔上固定安装有左轴承,在密闭壳体的前侧右部和后侧右部分别沿水平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右安装孔,在右安装孔上固定安装有右轴承,左轴承和右轴承相齐平,左齿辊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前侧和后侧的左轴承上,右齿辊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前侧和对应后侧的右轴承上,在左齿辊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轮,在右齿辊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轮。

3、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4、上述在底座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和第一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在第一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轮,第一驱动轮和第一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在一起;第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和第二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在第二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和第二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在一起。

5、上述在进料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强磁除铁器。

6、上述在底座的底部对称安装有至少三个滚轮。

7、上述在底座的左方有移动式上料支架,在移动式上料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左低右高的上料输送带,上料输送带的出料端与进料斗相对应;在底座的右方有移动式水平出料支架,在移动式水平出料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出料输送带,出料输送带的进料端与出料斗相对应。

8、上述密闭壳体的底部内壁为左高右低的斜面。

9、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底座、密闭壳体、左齿辊和可移动右齿辊的配合使用,实现原料煤破碎的目的,具有安全可靠、震动小、能耗低和成品效果好的特点,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原料煤破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密闭壳体、左齿辊和右齿辊;密闭壳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在密闭壳体的顶部设有与密闭壳体内腔相连通的进料端,在密闭壳体的进料端上固定连接有进料斗,在密闭壳体的底部设有与密闭壳体内腔相连通的出料端,在密闭壳体的出料端上固定连接有出料斗,在密闭壳体的前侧左部和后侧左部分别设有左安装孔,在左安装孔上固定安装有左轴承,在密闭壳体的前侧右部和后侧右部分别沿水平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右安装孔,在右安装孔上固定安装有右轴承,左轴承和右轴承相齐平,左齿辊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前侧和后侧的左轴承上,右齿辊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前侧和对应后侧的右轴承上,在左齿辊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轮,在右齿辊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煤破碎系统,其特征在于底座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和第一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在第一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轮,第一驱动轮和第一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在一起;第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和第二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在第二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和第二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料煤破碎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料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强磁除铁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料煤破碎系统,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底部对称安装有至少三个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料煤破碎系统,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底部对称安装有至少三个滚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料煤破碎系统,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左方有移动式上料支架,在移动式上料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左低右高的上料输送带,上料输送带的出料端与进料斗相对应;在底座的右方有移动式水平出料支架,在移动式水平出料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出料输送带,出料输送带的进料端与出料斗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料煤破碎系统,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左方有移动式上料支架,在移动式上料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左低右高的上料输送带,上料输送带的出料端与进料斗相对应;在底座的右方有移动式水平出料支架,在移动式水平出料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出料输送带,出料输送带的进料端与出料斗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原料煤破碎系统,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左方有移动式上料支架,在移动式上料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左低右高的上料输送带,上料输送带的出料端与进料斗相对应;在底座的右方有移动式水平出料支架,在移动式水平出料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出料输送带,出料输送带的进料端与出料斗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料煤破碎系统,其特征在于密闭壳体的底部内壁为左高右低的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原料煤破碎系统,其特征在于密闭壳体的底部内壁为左高右低的斜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煤破碎技术领域,是一种原料煤破碎系统;包括底座、密闭壳体、左齿辊和右齿辊;密闭壳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在密闭壳体的顶部设有与密闭壳体内腔相连通的进料端,在密闭壳体的底部设有与密闭壳体内腔相连通的出料端,在密闭壳体的前侧左部、后侧左部、前侧右部、后侧右部分别对应固定安装有左轴承和右轴承,左齿辊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前侧和后侧的左轴承上,右齿辊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前侧和后侧的右轴承上。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底座、密闭壳体、左齿辊和可移动右齿辊的配合使用,实现原料煤破碎的目的,具有安全可靠、震动小、能耗低和成品效果好的特点,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于振亚,贺长江,马生轩,孔凡祥,赵显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鄯善华越型煤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