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压机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6298发布日期:2023-12-21 09:5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辊压机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辊压机下料装置,具体为一种辊压机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1、辊压机是根据料床粉磨原理设计而成,其主要特征是:高压、满速、满料、料床粉,辊压机由两个相向同步转动的挤压辊组成,一个为固定辊,一个为活动辊,物料从两辊上方给入,被挤压辊连续带入辊间,受到100-150mpa的高压作用后,变成密实的料饼从机下排出,排出的料饼,除含有一定比例的细粒成品外,在非成品颗粒的内部,产生大量裂纹,改善了物料的易磨性,且在进一步粉碎过程中,可较大地降低粉磨能耗。

2、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13315262u,本公开了一种辊压机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管,下料管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两组相对设置的内滑板,内滑板的内侧可拆卸连接有交错分布的弧形挡板,下料管的顶部设有可配合插接内滑板顶端的插槽,且下料管上还设有开口朝下的滑槽口,内滑板的外侧设有可穿出滑槽口的滑块,下料管外还架设连接有可与滑块螺纹连接的丝杆,丝杆的顶端驱动连接有一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下料时均匀性更好,且较易调整堵塞现象,且后续维护较为方便。

3、现有的技术中cn213315262u在使用时,提高了下料时的均匀性,且避免了出现堵塞,但是,辊压机在对原料进行粉碎时,存在部分原料未能得到粉丝的情况,继而导致经过辊压机的原料中存在部分较硬大颗粒并导致粉磨时会对粉磨机造损坏,因此需要一种辊压机下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压机下料装置,具备对经过辊压机粉碎的原料进行筛分并避免粉磨机受损的优点,解决了因原料内存在硬质大颗粒而导致粉磨机受损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辊压机下料装置,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内部等距固定安装有挡杆,所述底壳顶部采用敞口结构设计,所述底壳顶部与顶壳底端连通安装,所述顶壳上表面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的顶壳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接料斗。

3、使用本技术方案中一种辊压机下料装置时,通过进料口处的接料斗使经过辊压机碾压粉碎的原料进入顶壳内,并通过底壳内的挡杆对原料中硬质大颗粒进行阻挡,进而在使用时,较为细质的原料通过排料口排出,而硬质大颗粒则通过排渣口片排出,从而避免硬质大颗粒造成粉磨机损坏。

4、优选的,所述底壳正面接近进料口的一侧开设有排料口,排料口宽度与进料口宽度相匹配,底壳正视截面采用梯形结构设计。

5、优选的,所述挡杆横截面采用圆形结构设计,相邻的挡杆之间距离为挡杆直径的三分之二。

6、优选的,所述顶壳一侧采用敞口结构设计并开设有排渣口,顶壳正视截面采用矩形结构设计。

7、优选的,所述接料斗宽度于顶壳宽度相匹配,接料斗厚度与顶壳厚度相匹配。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壳并在底壳内设置挡杆,从而通过等距固定安装在底壳内的挡杆实现对原料的筛分,并使硬质大颗粒原料受挡杆阻挡并通过排渣口排出,同时,穿过挡杆并落至底壳内的细质原料则能通过排料口排出,进而方便后续工序中粉磨机对原料的粉磨,达到了对经过辊压机粉碎的原料进行筛分并避免粉磨机受损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辊压机下料装置,包括底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内部等距固定安装有挡杆(2),所述底壳(1)顶部采用敞口结构设计,所述底壳(1)顶部与顶壳(3)底端连通安装,所述顶壳(3)上表面一侧开设有进料口(7),所述进料口(7)处的顶壳(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接料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正面接近进料口(7)的一侧开设有排料口(5),排料口(5)宽度与进料口(7)宽度相匹配,底壳(1)正视截面采用梯形结构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2)横截面采用圆形结构设计,相邻的挡杆(2)之间距离为挡杆(2)直径的三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3)一侧采用敞口结构设计并开设有排渣口(6),顶壳(3)正视截面采用矩形结构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斗(4)宽度于顶壳(3)宽度相匹配,接料斗(4)厚度与顶壳(3)厚度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辊压机下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辊压机下料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底壳,所述底壳正面接近进料口的一侧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宽度与进料口宽度相匹配,所述底壳正视截面采用梯形结构设计,所述底壳内部等距固定安装有挡杆,所述底壳顶部采用敞口结构设计,所述底壳顶部与顶壳底端连通安装,所述顶壳上表面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的顶壳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接料斗,所述接料斗宽度于顶壳宽度相匹配,接料斗厚度与顶壳厚度相匹配。本技术解决了因原料内存在硬质大颗粒而导致粉磨机受损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彪,李恒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蓝田尧柏水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