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铁金矿制酸净化工序酸泥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5672发布日期:2024-03-22 10:3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硫铁金矿制酸净化工序酸泥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化工冶炼与矿物加工,具体涉及一种硫铁金矿制酸净化工序酸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在硫铁金矿焙烧制酸过程中,焙烧炉出来的炉气,除含有大量的氮气(n2)、二氧化硫(so2)和氧气(02)外,还含有一些固态和气态的有害杂质。固态杂质有氧化铁(fe2o3)、四氧化三铁(fe3o4)及脉石粉粒,通称矿尘;气态杂质通常有三氧化二砷(as2o3)、氟化物、二氧化硒(seo2)、三氧化硫(so3)、水蒸汽(h2o),还可能含有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和有色金属的氧化物,如氧化锌、氧化铜、氧化铝、氧化镍、氧化镉、氧化铋、氧化锑、氧化锡以及其他的化合物或这些金属的硫酸盐。

2、因此需要对炉气进行净化,去除这些有害杂质,在实际生产中炉气净化要彻底,往往净化流程越复杂,需要使用的设备及工艺越先进,设备投资和操作投入会越大,这就使其受到经济和技术双重因素的制约。对此,我国和世界一些国家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多种炉气净化工序,如“塔、塔、间、电”酸洗工艺、“文、泡、间、电”酸洗工艺、“塔、塔、酸冷、电、电”酸洗工艺、“文、泡、电、尾冷”封闭水洗工艺、两级逆喷洗涤器(动力波)酸洗工艺、“文、泡、电、”部分循环水洗工艺等,同时根据各种工艺的具体特点和条件规定了净化指标,并不断地进行修改,使之臻于完善,总的趋势是要求愈来愈严格。

3、现目前采用的硫铁金矿制酸净化工序为一级洗涤塔(动力波)填料洗涤烟气净化技术,如图2所示,现使用工艺只有cn过滤器与脱吸塔起到处理酸泥的作用,然而工艺中酸泥处理量较大,该工艺不足以支撑较大流量酸泥的处理,导致系统阻力大,系统设备及管道淤积酸泥,另外,由于含硫铁金矿粒级较细,烟气含尘量增加,易造成废酸密度增加,导致系统阻力进一步倍增,增加了so2主风机电能损耗,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导致动力波洗涤塔、填料塔、cn过滤器等废酸处理量倍增,系统设备及管道酸泥淤积加剧,导致系统设备损耗严重,设备出现跑冒滴漏等现象,增加了检修维护成本,影响系统正常生产运行;另一方面,由于系统含尘量波动较大,经净化工序处理后的废酸排放量及杂质成分、浓度不稳定,酸泥产出量减少,净化工序补水量倍增,增加了后续污水处理站的处理难度和处理成本,导致废酸排放工艺指标不稳定,废酸处理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硫铁金矿制酸净化工序酸泥处理系统。

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3、一种硫铁金矿制酸净化工序酸泥处理系统,包括动力波洗涤器及与其连接的填料塔,所述填料塔与电除雾器连接,所述动力波洗涤器、填料塔和电除雾器连接至cn过滤器,所述cn过滤器依次与斜管沉降槽、板框压滤机、沉降池、污水处理站连接,所述板框压滤机和沉降池连接至渣库。

4、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cn过滤器和斜管沉降槽通过高位槽与动力波洗涤器连接。

5、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填料塔与板式换热器交互连接。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艺中增加斜管沉降槽、板框压滤机和沉降池等关键设备,加强了硫铁金矿制酸净化工序酸泥的处理环节,酸泥经过两次沉降、两次过滤,很好地将酸泥和稀酸有效分离,并将其分离物送至合适的环节进行循环处理,使得处理更彻底,确保废酸排放指标稳定达标,相对于原工艺酸泥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好,避免了系统设备及管道酸泥淤积严重带来的设备损耗大、运维成本高的问题,提升了系统生产运行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硫铁金矿制酸净化工序酸泥处理系统,包括动力波洗涤器及与其连接的填料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塔与电除雾器连接,所述动力波洗涤器、填料塔和电除雾器连接至cn过滤器,所述cn过滤器依次与斜管沉降槽、板框压滤机、沉降池、污水处理站连接,所述板框压滤机和沉降池连接至渣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铁金矿制酸净化工序酸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n过滤器和斜管沉降槽通过高位槽与动力波洗涤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铁金矿制酸净化工序酸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塔与板式换热器交互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硫铁金矿制酸净化工序酸泥处理系统,包括动力波洗涤器及与其连接的填料塔,所述填料塔与电除雾器连接,所述动力波洗涤器、填料塔和电除雾器连接至CN过滤器,所述CN过滤器依次与斜管沉降槽、板框压滤机、沉降池、污水处理站连接,所述板框压滤机和沉降池连接至渣库。本技术加强了硫铁金矿制酸净化工序酸泥的处理环节,酸泥经过两次沉降、两次过滤,很好地将酸泥和稀酸有效分离,并将其分离物送至合适的环节进行循环处理,使得处理更彻底,确保废酸排放指标稳定达标,相对于原工艺酸泥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好,避免了系统设备及管道酸泥淤积严重带来的设备损耗大、运维成本高的问题,提升了系统生产运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孙晋琳,郭锴,尹福兴,白艳鹏,自鹏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