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3266发布日期:2024-02-07 12:1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制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制氮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氮装置。


背景技术:

1、制氮机是按变压吸附技术设计、制造的氮气制取设备。制氮机以优质进口碳分子筛(cms)为吸附剂,采用常温下变压吸附原理(psa)分离空气制取高纯度的氮气。通常使用两吸附塔并联,由进口plc控制进口气动阀自动运行,交替进行加压吸附和解压再生,完成氮氧分离,获得所需高纯度的氮气。

2、目前,制氮装置在制造氮气时,通常只能输出一种压力值的氮气,但是不同的使用场景通常需要不同压力值的氮气,存在现有的制氮装置对于不同压力值的氮气需求的适用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升制氮装置对于不同压力值的氮气需求的适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制氮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制氮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制氮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制氮机构、第一气体增压泵、第二气体增压泵、第一氮气通道和第二氮气通道,所述制氮机构连通设置在空气压缩机上且用于制造氮气,所述第一气体增压泵连通设置在空气压缩机上,且所述第一气体增压泵与制氮机构连通;所述第二气体增压泵连通设置在空气压缩机上,且所述第二气体增压泵与第一气体增压泵连通;所述第一氮气通道连通设置在第一气体增压泵与第二气体增压泵之间,所述第一氮气通道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二氮气通道连通设置在第二气体增压泵上,所述第二氮气通道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制氮机构将压缩后的空气制成氮气,同时经空气压缩机压缩后的空气为第一气体增压泵和第二气体增压泵提供动力,制成的氮气进入第一气体增压泵内增压,需要较低压力的氮气时,关闭第二截止阀,经第一气体增压泵增压后的氮气流至第一氮气通道排出,需要较高压力的氮气时,关闭第一截止阀,经第一气体增压泵增压后的氮气进入第二气体增压泵内再次增压,然后流入第二氮气通道内排出,通过控制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的启闭,即可获得不同压力值的氮气,提升制氮装置对于不同压力值的氮气需求的适用性。

5、可选的,所述第一气体增压泵与第二气体增压泵之间设置有第三截止阀,且所述第三截止阀位于第一氮气通道与第一气体增压泵之间。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氮气瓶连通于第一氮气通道处,关闭第三截止阀,开启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氮气瓶内的氮气回流至第二气体增压泵处,第二气体增压泵将氮气增压后,氮气从第二氮气通道排出,完成对氮气瓶内氮气的增压,提升工作人员增压氮气瓶内的氮气的便捷性。

7、可选的,所述制氮机构包括冷干机和制氮机,所述冷干机连通设置在空气压缩机上,所述制氮机连通设置在冷干机上,且所述制氮机与第一气体增压泵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后,冷干机为加压后的压缩空气降温,同时将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和油分分离,经降温和干燥后的压缩空气再进入制氮机内,制氮机使得氮氧分离,即可获得氮气,有效提升制氮质量。

9、可选的,所述冷干机与制氮机之间设置有用于过滤气体中的杂质的过滤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器将压缩空气中的杂质进一步过滤,经过滤后的压缩空气再进入制氮机内,进一步有效提升制氮机的制氮质量。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气体增压泵与第一氮气通道之间设置有氮气缓冲罐。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第一气体增压泵加压后的氮气进入氮气缓冲罐内,再从氮气缓冲罐内排出,减小氮气的压力波动,进而保持氮气压力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第一气体增压泵与氮气缓冲罐之间设置有溢流阀。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第一气体增压泵增压后的氮气的压力过高时,溢流阀开启,将部分氮气排出,预防氮气压力过大。

15、可选的,所述空气压缩机与第一气体增压泵之间设置有第一调压阀,所述空气压缩机与第二气体增压泵之间设置有第二调压阀。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调压阀调节压缩空气进入第一气体增压泵时的压力,第二调压阀调节压缩空气进入第二气体增压泵时的压力,限制压缩空气进入第一气体增压泵或第二气体增压泵时的最高压力,提升第一气体增压泵和第二气体增压泵工作时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制氮机与第一气体增压泵之间连通设置有氮气储气罐;所述空气压缩机与冷干机之间连通设置有空气储气罐。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氮机制造的氮气进入氮气储存罐内,再从氮气储存罐内排出,提升氮气的压力稳定性;经空气压缩机压缩后的压缩空气先进入空气储气罐内,再从空气储气罐内排出,提升压缩空气的压力稳定性。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需要较低压力的氮气时,关闭第二截止阀,经第一气体增压泵增压后的氮气流至第一氮气通道排出,需要较高压力的氮气时,关闭第一截止阀,经第一气体增压泵增压后的氮气进入第二气体增压泵内再次增压,然后流入第二氮气通道内排出,即可获得不同压力值的氮气,提升制氮装置对于不同压力值的氮气需求的适用性;

21、2.工作人员将氮气瓶连通于第一氮气通道处,关闭第三截止阀,开启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氮气瓶内的氮气回流至第二气体增压泵处增压,然后从第二氮气通道排出,提升工作人员增压氮气瓶内的氮气的便捷性;

22、3.经第一气体增压泵增压后的氮气的压力过高时,溢流阀开启,将部分氮气排出,预防氮气压力过大。



技术特征:

1.一种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机(1)、制氮机构(2)、第一气体增压泵(3)、第二气体增压泵(4)、第一氮气通道(5)和第二氮气通道(6),所述制氮机构(2)连通设置在空气压缩机(1)上且用于制造氮气,所述第一气体增压泵(3)连通设置在空气压缩机(1)上,且所述第一气体增压泵(3)与制氮机构(2)连通;所述第二气体增压泵(4)连通设置在空气压缩机(1)上,且所述第二气体增压泵(4)与第一气体增压泵(3)连通;所述第一氮气通道(5)连通设置在第一气体增压泵(3)与第二气体增压泵(4)之间,所述第一氮气通道(5)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7);所述第二氮气通道(6)连通设置在第二气体增压泵(4)上,所述第二氮气通道(6)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增压泵(3)与第二气体增压泵(4)之间设置有第三截止阀(9),且所述第三截止阀(9)位于第一氮气通道(5)与第一气体增压泵(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氮机构(2)包括冷干机(21)和制氮机(22),所述冷干机(21)连通设置在空气压缩机(1)上,所述制氮机(22)连通设置在冷干机(21)上,且所述制氮机(22)与第一气体增压泵(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干机(21)与制氮机(22)之间设置有用于过滤气体中的杂质的过滤器(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增压泵(3)与第一氮气通道(5)之间设置有氮气缓冲罐(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增压泵(3)与氮气缓冲罐(11)之间设置有溢流阀(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1)与第一气体增压泵(3)之间设置有第一调压阀(13),所述空气压缩机(1)与第二气体增压泵(4)之间设置有第二调压阀(1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氮机(22)与第一气体增压泵(3)之间连通设置有氮气储气罐(15);所述空气压缩机(1)与冷干机(21)之间连通设置有空气储气罐(16)。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制氮装置,属于制氮技术的领域,其包括空气压缩机、制氮机构、第一气体增压泵、第二气体增压泵、第一氮气通道和第二氮气通道,制氮机构连通设置在空气压缩机上,第一气体增压泵连通设置在空气压缩机上,且第一气体增压泵与制氮机构连通;第二气体增压泵连通设置在空气压缩机上,且第二气体增压泵与第一气体增压泵连通;第一氮气通道连通设置在第一气体增压泵与第二气体增压泵之间,第一氮气通道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第二氮气通道连通设置在第二气体增压泵上,第二氮气通道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通过控制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的启闭,即可获得不同压力值的氮气,提升制氮装置对于不同压力值的氮气需求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钦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韦航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