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涂胶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5591发布日期:2024-03-22 10:2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涂胶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涂胶工装。


背景技术:

1、动力电池是电池汽车三电的核心之一,动力电池模组作为动力电池的标准化生产、制造,是保证动力电池扩大应用领域、持续运行的关键。电池模组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在电芯侧壁上涂覆胶体,以粘结相邻的电芯;此外,为避免电芯在使用过程中各部分温差过大,也会在电池模组的外壁面均匀涂覆导热胶。

2、目前,一般通过涂胶工装对电池模组进行涂胶。例如,专利cn 214107654u,其通过卡件一、卡件二与所述正面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围成电芯的容纳空间,将工装稳固的放置在电芯上;通过正面板上设置有贯穿的涂胶开口实现电芯的涂胶压胶工作;通过把手一和把手二下压完成压胶工作;从而使得电芯的涂胶压胶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涂胶厚度、涂胶面积和胶量。

3、然而,由于电芯与正面板之间的接触面不可直接观察,导致涂胶时不能够直接获知胶体是否铺设均匀,涂胶效果较差,进而使得电芯之间的粘结不牢靠,且在导热胶铺设不均匀时,更会导致电池模组在使用过程中温差过大,减少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涂胶工装,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涂胶工装在对电池模组涂胶时,不便于直接获知胶体是否铺设均匀,涂胶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涂胶工装,该电池模组涂胶工装包括:

3、涂胶板,具有透光区;

4、固定结构,包括两个固定条,两个所述固定条设于所述透光区的一侧,且间隔设置,至少一所述固定条能够相对所述透光区活动,使得两个所述固定条之间的距离可调,用以夹持固定电池模组;以及,

5、限位结构,设于所述涂胶板与活动设置的所述固定条之间,用以在两个所述固定条之间的距离调整至预设距离时,限制活动设置的所述固定条活动。

6、可选地,所述涂胶板沿所述透光区的厚度方向贯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沿所述透光区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对应于所述透光区;

7、活动设置的所述固定条对应所述固定槽设有固定螺孔;

8、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螺接段自所述固定槽螺接于所述固定螺孔内,且所述限位螺栓的压抵段能够压抵于所述涂胶板远离所述固定条的一侧,其中,所述压抵段的外径大于所述螺接段的外径。

9、可选地,所述涂胶板远离所述固定条的一侧还凹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连通所述固定槽;

10、所述限位螺栓的压抵段能够压抵于所述避让槽靠近所述固定槽的一侧壁。

11、可选地,所述固定槽沿所述透光区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两组;

12、两个所述固定条与两组所述固定槽一一对应,且各所述固定条对应所述固定槽设有所述固定螺孔,对应的,所述限位螺栓设有两个。

13、可选地,所述透光区包括沿其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观察区;

14、各所述固定条沿所述透光区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15、可选地,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多个压条组,多个压条组沿所述透光区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并与多个所述观察区一一对应;

16、其中,各所述压条组设有两个压条,同组的两个所述压条设于所述涂胶板、并与所述固定条位于所述透光区的同侧,且沿所述透光区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夹设于对应的所述观察区的两侧。

17、可选地,所述压条粘结于所述涂胶板。

18、可选地,所述压条设有背胶,以粘附于所述涂胶板。

19、可选地,所述压条为聚碳酸酯压条,和/或,所述压条沿所述透光区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20、可选地,所述涂胶板至少在所述透光区的材质为钢化玻璃、聚碳酸酯、聚苯硫醚或聚醚酮中的一种。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涂胶工装中,在对电池模组涂胶时,先在涂胶板上铺设胶体,胶体置于涂胶板的涂胶侧,且位于透光区;然后将两个固定条之间的距离调整至与电池模组的长度相适配,以便于将电池模组置于两个固定条之间,以夹持固定电池模组,限制电池模组意外活动,提高涂胶稳定性;且待电池模组置于两个固定条之间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透光区观察电池模组上的胶体是否铺设均匀,以便于通过透光区发现的问题进行胶量的调整和涂胶轨迹的调整,从而获得较好的涂胶效果,提高电池模组的质量,且结构简单,节省成本。

22、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涂胶工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涂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板沿所述透光区的厚度方向贯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沿所述透光区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对应于所述透光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涂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板远离所述固定条的一侧还凹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连通所述固定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涂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沿所述透光区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涂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包括沿其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观察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涂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多个压条组,多个压条组沿所述透光区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并与多个所述观察区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涂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粘结于所述涂胶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涂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设有背胶,以粘附于所述涂胶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涂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为聚碳酸酯压条,和/或,所述压条沿所述透光区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涂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板至少在所述透光区的材质为钢化玻璃、聚碳酸酯、聚苯硫醚或聚醚酮中的一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涂胶工装,包括涂胶板、固定结构及限位结构;涂胶板具有透光区;固定结构包括两个固定条,两个固定条设于透光区的一侧,且间隔设置,至少一固定条能够相对透光区活动,使得两个固定条之间的距离可调,用以夹持固定电池模组;限位结构设于涂胶板与活动设置的固定条之间,用以在两个固定条之间的距离调整至预设距离时,限制活动设置的固定条活动。本方案能够通过透光区观察电池模组上的胶体是否铺设均匀,以便于通过透光区发现的问题进行胶量的调整和涂胶轨迹的调整,从而获得较好的涂胶效果,提高电池模组的质量,且结构简单,节省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雨,程威,陈利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骆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