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机构及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13086发布日期:2024-04-18 17:27阅读:8来源:国知局
雾化机构及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液体雾化的,具体涉及一种雾化机构及雾化器。


背景技术:

1、在生活中往往会用到精油,以改善周围环境或进行医疗;如进行杀菌、消毒、改变环境气味等。在使用精油时,会使用到雾化器,以对精油进行雾化,便于人员吸收,或方便扩散到环境中。然而现有的雾化方式雾化的气体中精油液滴较大,雾化性能较差,这些液滴被喷出时会产生大量精油浪费。

2、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号为cn201911367550.6,其公开了一种精油香薰机雾化腔,通过使用精油香薰机雾化腔时,在高温雾化蒸汽中加入精油,利用高温蒸汽雾化精油。该雾化器通过高温蒸汽的方式来雾化精油,其雾化的颗粒物较大,液体消耗快,导致雾化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机构及雾化器,实现了雾化较小的颗粒物,液体消耗慢,且提升雾化效率延长雾化时间。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雾化机构,包括第一管体件和第二管体件,所述第一管体件安装于所述第二管体件上,所述第一管体件内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二管体件内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一管体件具有进液口和排液口,所述第二管体件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液口、所述第一腔室以及所述排液口依次联通,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二腔室以及所述排气口依次联通;

4、其中,所述排液口靠近所述排气口设置,且所述排液口的排液方向与所述排气口的喷气方向相交。

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件还具有雾化座,所述雾化座位于所述第一管体件的排液口上,且所述雾化座具有与所述排液口联通的出液口;所述雾化座具有第一坡面,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一坡面上,且所述第一坡面与所述排气口背离设置,所述第一坡面的顶部低于所述排气口的顶部。

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呈山脊状,所述雾化座具有第二坡面,所述第二坡面位于所述排气口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坡面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排气口的横截面重叠;所述第一坡面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坡面的顶部连接,且所述第一坡面与所述第二坡面相对设置。

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坡面与所述第二坡面之间的角度为80度至170度。

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件和所述第二管体件均呈柱状结构,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一管体件的轴心方向上,所述排液口位于所述第一管体件的外壁上,且所述进液口的内径大于所述排液口的内径;

9、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均位于所述第二管体件的轴心方向上,所述进气口的内径大于所述排气口的内径。

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体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壳体呈倒锥状,所述第一壳体的最大端靠近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最小端。

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机构还具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具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开口朝向相反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管体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管体件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二管体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管体件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壁贴合。

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机构还具有座体,所述第一管体件安装于所述座体的第一端,所述座体的第二端安装于所述第二管体件的侧壁上,且所述雾化座安装在所述座体的顶部,所述座体具有供液体穿过的管道,所述管道与所述出液口联通。

1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雾化器,包括瓶身、瓶盖以及如权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机构,所述瓶盖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瓶身上,所述瓶盖的第二端具有喷嘴,所述雾化机构安装于所述瓶盖的雾化腔中,且所述喷嘴与所述雾化腔连通。

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瓶盖具有气管,所述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联通,所述气管的第二端连接有气泵;所述瓶身具有吸管,所述吸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联通,所述吸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瓶身的底部;所述雾化腔通过排液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联通,且所述雾化腔通过排气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联通。

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16、1、该雾化机构的液体通过第一管体件的进液口进入,经过第一腔室后从排液口排出;高压气体通过第二管体件的进气口进入,经过第二腔室后从排气口喷出;由于,排液口靠近排气口设置,排液口的排液方向与排气口的喷气方向相交,排液口的液体与排气口的气体相遇后,高压气体将液体吹散,液体受到空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从而雾化出较小的颗粒物,使液体消耗慢,且提升雾化效率延长雾化时间。而且,高压气体在作用于排液口时,会导致排液口附近的气压降低,排液口周围呈负压状,从而使第一管体件内的液体源源不断的流向排液口,当第二管体件的气体停止,第一管体件的液体也将停止流向排液口,避免液体浪费。

17、2、在第一管体件的排液口上设有雾化座,第一管体件的液体依次从排液口、出液口流出,在雾化座设有第一坡面,第一坡面与排气口背离设置,排气口的高压气体吹向第一坡面的顶部,根据伯努利定理,在气流中,流速越快,流体产生的压强越小,液体的静压将减小,液体不断从出液口流出,液体受到空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而且,第一坡面与排气口背离设置,第一坡面的顶部低于排气口的顶部,气体在排气口吹向第一坡面发生反弹,会加速第一坡面上的气流,出液口位于第一坡面上,液体受到气流强力扰动后,液体击打在瓶身的内壁,形成较小颗粒,从而提高雾化效率。

18、3、此雾化座具有第二坡面,第二坡面位于排气口的一侧,第二坡面的至少部分与排气口的横截面重叠,使排气口的气体直接作用于第二坡面,此第二坡面可以提高排气口附近的气流速度;而且,第一坡面与第二坡面相对设置,可以提高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附近的气体流动速度,经过加速后的气体朝向第一坡面流动,使第一坡面上的液滴快速被雾化,在出液口的液体受到气流强力扰动后,液体击打在瓶身的内壁,形成较小颗粒,并完成二次雾化效果。

19、4、在测试中,第一坡面与第二坡面之间的角度不易过小也不能过大,角度太小,会导致第二坡面阻挡排气口的气体吹向第一坡面;角度太大,会使第一坡面与第二坡面之间过于平坦,从而无法实现加速气体的流速。因此将第一坡面与第二坡面之间的角度为80度至170度,避免第二坡面阻挡气体,还能实现加速排气口的气体流速。

20、5、采用进液口的内径大于排液口的内径,可以降低排液口的流量,避免液体流量过大,避免液体出现浪费的现象;进气口与排气口位于第二管体件的轴心方向上,可以使气体直接吹向排气口,避免气体转向,提高气体在排气口的速度;而且,进气口的内径大于排气口的内径,减小排气口的气体流量,并提高排气口的气体流速。

21、6、采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为一体式结构,且第一壳体呈倒锥状结构,使第二壳体的气体流向第一壳体时,第一壳体内的气道逐渐缩小,从而使气体集中在排气口喷出。

22、7、此雾化机构还具有连接座,此连接座具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将第一管体件和第二管体件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中,可以通过连接座提高第一管体件和第二管体件之间的稳定性,避免第二管体件内的气体流动时,导致第二管体件出现晃动的现象。

23、8、此雾化机构还具有座体,由于第二管体件在不同雾化器中的大小不同,当第二管体件较大时,第一管体件通过座体安装在第二管体件的侧壁上,如此设置,可以使第一管体件和第二管体件连接的更加紧凑,节约雾化器的内部空间,使雾化器更加小型化。

24、9、将雾化机构应用于雾化器中,雾化器内的液体通过雾化机构雾化,雾化机构将液体吹打至瓶身的内壁上,使雾化腔内形成较小的颗粒物,并使雾化腔内的颗粒物从喷嘴喷出。

25、10、此雾化器通过气泵连接气管,气泵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气管吹向第二腔室,并从排气口喷出;高压气体吹向排液口,排液口附近的气压降低,并使雾化腔内形成负压,导致吸管可以被动吸取瓶身内的液体,从而使流向排液口的液体被高速气流雾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