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厂化循环水鱼菜共生种养系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4292发布日期:2024-04-08 11:28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厂化循环水鱼菜共生种养系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态综合种养,具体为一种工厂化循环水鱼菜共生种养系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水产养殖在国际水产品供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2021年我国水产品产量6693万吨,同比增长2.2%,水产产量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在渔业资源日益衰减和渔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背景下,发展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国内外水产生产的必然趋势。目前,国内水产养殖主要为传统土塘养殖,需要经常性更换养殖水体,不仅水资源消耗大,而且养殖尾水的排放易造成环境污染,与此同时,恶劣的养殖水体环境,也加大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同理,高密度、高投饵的设施工厂化养殖虽具有高产出等优点,但养殖系统输出的含有残饵、排泄物等固体废物的养殖尾水,同样成为了生态环境的污染源之一。工厂化循环水鱼菜共生种养系统是将水产养殖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结合起来的生态养殖技术模式,用以实现水产养殖系统内部的能量循环和物质交换,达到养殖水体的循环可持续利用,是破解设施工厂化养殖污染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

2、目前,工厂化循环水鱼菜共生综合种养系统现有的水处理方法和装置,只是对养殖水体进行了简单的固液分离,再依靠人工将沉淀物清除,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养殖水体中的固体废物并没有直接在种养系统中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与此同时,现有的鱼菜共生水处理装置不能进行水肥比例调节,种植作物种类适应面较差;同时存在水处理方法和装置集约化程度低、设备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3、因此,在设施工厂化养殖领域,亟需一种结构紧凑简单、集成度高,能实现养殖水体中固体废物的合理、高效利用的水处理装置,以期解决工厂化养殖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简单、集成度高,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且具有固体废物发酵功能和水肥调节功能的工厂化循环水鱼菜共生种养系统水处理装置,通过在水处理装置中集成固体废物发酵装置和水肥比例调节设备,能将养殖系统中固体废物转化为液肥,并调节水肥比例用于作物种植,提高养殖系统鱼粪、残料等固体废物的有效利用率,达到养殖水体可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生态环境污染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厂化循环水鱼菜共生种养系统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单元、发酵单元、过滤溢流管、配肥器、硝化池。所述沉淀单元与发酵单元一体化设计,所述沉淀单元安装于发酵单元上方,所述沉淀单元上端安装有养殖水体进水管,该沉淀单元可实现养殖水体沉淀过滤。所述发酵单元包括发酵桶、废料搅拌器、废料隔板、集液池,所述废料搅拌器包括电机、搅拌桨、搅拌轴,所述集液池侧边设置有发酵液输出口。所述过滤溢流管顶部为开口设置,上端侧边设置有清水输出口,下端侧边环周分布有过滤孔,所述过滤溢流管底部为封闭设置,底部外侧为外螺纹连接结构,所述过滤溢流管固定在沉淀单元内部,通过螺纹与沉淀单元底部相连,并与沉淀单元共同实现养殖水体沉淀过滤。所述配肥器的肥液输入口通过管道与过滤溢流管的清水输出口和集液池的发酵液输出口相连接,所述配肥器的肥液输出口通过管道与硝化池连接,所述硝化池用于肥液的硝化和反硝化处理,达到将养殖废水转化为作物可以吸收的肥液。

3、所述沉淀单元上端为桶状,下端为锥体状,底部是镂空结构,所述沉淀单元底部内侧为内螺纹连接结构。

4、所述电机通过斜撑支架固定在发酵桶外侧面。

5、所述搅拌桨焊接分布在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两端通过滚动轴承固定支撑在发酵桶上,用于搅拌固体废料,加速发酵。

6、所述废料隔板安装在发酵桶内侧支撑凸台上,所述废料隔板位于搅拌器和集液池之间,实现固体废料和发酵液分离。

7、所述配肥器为文丘里结构,实现过滤后的养殖清水和发酵液按比例使用。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9、1、与现有鱼菜共生水处理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水处理装置采用沉淀单元和发酵单元一体化设计,能将养殖水体中沉淀的固体废物直接在系统中进行发酵处理,并快速地应用在鱼菜共生种养系统生产中,有效解决了发酵程序与鱼菜种养系统融合性差的问题,消除了养殖废物发酵物利用效率低的缺陷,提升了资源利用率。

10、2、与现有鱼菜共生水处理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水处理装置具有水肥调节功能,能调节发酵液和清水比例,更加适用于鱼菜共生系统中不同作物种植需求,提高生产质量。

11、3、采用本实用新型水处理装置,不用人工搬运和清理沉淀后的固体废物,直接在系统中发酵并使用,能够节约人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12、4、采用本实用新型水处理装置,可减少工人工作的体力劳动强度。

13、5、与现有鱼菜共生水处理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水处理装置采用沉淀单元和发酵单元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简单、集成度高,减少占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

14、6、采用本实用新型水处理装置,养殖水体固体废物利用率大,更加环保。



技术特征:

1.一种工厂化循环水鱼菜共生种养系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单元、发酵单元、过滤溢流管、配肥器、硝化池,所述沉淀单元与发酵单元一体化设计,所述沉淀单元安装于发酵单元上方,所述沉淀单元上端安装有养殖水体进水管,该沉淀单元可实现养殖水体沉淀过滤,所述发酵单元包括发酵桶、废料搅拌器、废料隔板、集液池,所述废料搅拌器包括电机、搅拌桨、搅拌轴,所述集液池侧边设置有发酵液输出口,所述过滤溢流管顶部为开口设置,上端侧边设置有清水输出口,下端侧边环周分布有过滤孔,所述过滤溢流管底部为封闭设置,底部外侧为外螺纹连接结构,所述过滤溢流管固定在沉淀单元内部,通过螺纹与沉淀单元底部相连,所述配肥器的肥液输入口通过管道与过滤溢流管的清水输出口和集液池的发酵液输出口相连接,所述配肥器的肥液输出口通过管道与硝化池连接,所述硝化池用于肥液的硝化和反硝化处理,达到将养殖废水转化为作物可以吸收的肥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菜共生种养系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单元上端为桶状,下端为锥体状,底部是镂空结构,所述沉淀单元底部内侧为内螺纹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菜共生种养系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通过斜撑支架固定在发酵桶外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菜共生种养系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焊接分布在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两端通过滚动轴承固定支撑在发酵桶上,用于搅拌固体废料,加速发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菜共生种养系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隔板安装在发酵桶内侧支撑凸台上,所述废料隔板位于搅拌器和集液池之间,实现固体废料和发酵液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菜共生种养系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肥器为文丘里结构,实现过滤后的养殖清水和发酵液按比例使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厂化循环水鱼菜共生种养系统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单元、发酵单元、过滤溢流管、配肥器、硝化池,沉淀单元下端为锥体状,过滤溢流管下端侧边环周分布有过滤孔,过滤溢流管底端通过螺纹与沉淀单元底部相连,并与沉淀单元共同实现养殖水体沉淀过滤,发酵单元包括发酵桶、废料搅拌器、废料隔板、集液池,配肥器为文丘里结构,将过滤后的养殖清水和发酵液按比例调配,配肥器的肥液输出口与硝化池连接,将肥液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处理,以实现养殖水体的净化和循环使用。本技术结构紧凑简单、集成度高,能使养殖固体废物在系统内部发酵,以及进行水肥调节,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水处理效率,具有节本增效、绿色环保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胡君易,叶树才,黄晓声,梁金明,梁锡坤,刘志锋,林晓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