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篮式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57116发布日期:2024-02-20 21:0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篮式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过滤器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篮式过滤器。


背景技术:

1、目前,篮式过滤器是指用于油或其它液体管道上,以过滤管道中的杂物,且过滤孔面积比通径管面积大2-3倍,滤网形状像篮子的过滤器。篮式过滤器主要由进出口的接管、筒体、滤篮、法兰、法兰盖及紧固件等组成。当液体通过筒体进入滤篮后,固体杂质颗粒被阻挡在滤篮内,而洁净的液体则从过滤器的出口排出。当需要清洗时,旋开筒体底部的螺塞,排尽液体,再拆卸法兰盖,将滤篮从筒体内取出进行清洗后重新装入即可。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法兰盖通常采用多个螺栓固定在筒体上,拆卸和安装较为麻烦,从而不便于将滤篮取出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对滤篮进行清洗,本技术提供一种篮式过滤器。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篮式过滤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篮式过滤器,包括:

4、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开设有通槽;

5、密封座,所述密封座的一端插设在所述通槽内;

6、滤篮,设置在所述密封座上并插设在所述筒体内;

7、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定块及锁定套筒,所述锁定块设置在所述密封座上,所述锁定套筒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周向内壁上,旋转所述密封座带动所述锁定块转动,使所述锁定块插设至所述锁定套筒内,以实现所述密封座与所述筒体的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滤篮进行清洗时,转动密封座,密封座带动锁定块转动,使得锁定块从锁定套筒内脱离,从而便于将密封座从筒体内取出,密封座带动滤篮脱离筒体,进而便于对滤篮进行清洗。

9、可选的,所述密封座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座体及内座体,所述锁定块、所述滤篮分别设置在所述内座体背离所述外座体的一侧,所述外座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筒体的直径,所述内座体插设在所述通槽内并与所述通槽内壁抵触,所述内座体与所述通槽的横截面均呈阶梯型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座体与通槽的横截面均呈阶梯型设置,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筒体内的液体从内座体与通槽之间的间隙流出的可能性,进而有利于增强内座体与筒体之间的密封性能。

11、可选的,所述通槽内壁与所述内座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进一步减小了筒体内的液体从内座体与通槽之间的间隙流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减小了内座体在通槽内发生转动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减小内座体带动锁定块转动,使得锁定块脱离锁定套筒的可能性,进而有利于提高内座体与筒体的连接稳定性。

13、可选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轨及滑块,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周向外壁上,所述外座体上绕自身轴线方向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横截面呈燕尾形设置,所述滑块的一端滑移插设在所述导轨内,所述滑块的另一端限位于所述转动槽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限位于转动槽内,且滑块能够在导轨内稳定滑动,使得滑块能够对外座体进行限位,从而使得外座体能够沿滑块的滑动方向稳定发生移动,进而有利于减小外座体通过内座体带动滤篮移动时,滤篮与筒体的内壁发生碰撞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滤篮与筒体因碰撞而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15、可选的,所述导轨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滑块远离所述外座体的一端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锁定块插设在锁定套筒内时,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使得弹性件能够通过滑块对外座体施加作用力,以使外座体能够具有向远离筒体的方向移动的趋势,外座体通过内座体带动锁定块移动,使得锁定块能够与锁定套筒紧密贴合,从而有利于减小锁定块与锁定套筒发生相对滑动,导致锁定块脱离锁定套筒的可能性,进而有利于提高内座体与筒体的连接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内座体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及支撑件,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内座体上,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滤篮设置在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所述滤篮与所述支撑座间隔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座与支撑件相互配合,能够稳定地对滤篮进行支撑,并使得滤篮与支撑座之间存在间隙,从而使得液体内的杂质不易聚集在滤篮与支撑座之间,以减小杂质聚集过多导致出现堵塞现象的可能性,进而有利于保证滤篮的过滤效果。

19、可选的,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环及承台部,所述承台部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内座体上,所述支撑环同轴套设在所述承台部上,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环上,所述支撑环的周向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承台部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内座体的一端封闭,所述限位块插设在所述限位槽内,当所述支撑环与所述承台部分别脱离所述内座体时,所述支撑环与所述承台部之间形成有集水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座放置在内座体上时,支撑环与承台部之间未形成有集水槽;当需要对滤篮进行清洗时,利用内座体带动支撑座、支撑件及滤篮脱离筒体,再移动滤篮,滤篮通过支撑件带动支撑环脱离内座体,且支撑环带动限位块移动,使得限位块与限位槽远离内座体的内壁贴合。此时,限位块带动承台部脱离内座体,且支撑环与承台部之间形成有集水槽,从而当滤篮上沾染的部分杂质及液体受重力作用而滴落时,滴落的杂质及液体能够被收集在集水槽内,进而有利于减小滴落的杂质及液体对外界造成污染的可能性。

21、可选的,所述内座体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承台部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柱插设在所述定位槽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的设置,便于使承台部与内座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从而有利于提高承台部与内座体之间连接的便捷性。

23、可选的,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滤篮的周向外壁上设置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插设在所述插接槽内。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件插设在插接槽内,使得连接件能够对插接件进行限位,从而便于将滤篮稳定连接在连接件上。

25、可选的,所述筒体上分别开设有进液口及排液口,所述筒体内壁上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周缘与所述筒体内壁相抵,所述进液口及所述排液口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两侧,所述滤篮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与所述导流板抵触。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体通过进液口进入筒体内时,导流板能够将液体导流至滤篮内,从而便于利用滤篮对液体内的杂质进行过滤,进而有利于提高过滤效果。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通过密封座、锁定块及锁定套筒的相互配合,使得密封座能够通过转动的方式与筒体进行连接或拆卸,从而便于利用密封座将滤篮安装在筒体内或从筒体内取出,进而便于对滤篮进行清洗;

29、通过外座体、内座体、导轨、滑块及弹性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外座体能够沿导轨的长度方向稳定发生滑动,从而有利于减小外座体通过内座体带动滤篮移动时,滤篮与筒体内壁发生碰撞的可能性,进而有利于减小滤篮与筒体因碰撞而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30、通过内座体、支撑环、承台部、支撑件、限位块及定位柱的相互配合,使得承台部能够稳定连接在内座体上,并使得承台部脱离内座体时,承台部与支撑环之间能够形成集水槽,从而便于对受重力作用而从滤篮上滴落的杂质及液体进行收集,进而有利于减小滴落的杂质及液体对外界造成污染的可能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