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级前置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92136发布日期:2024-04-18 12:25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级前置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过滤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二级前置过滤器。


背景技术:

1、城市的供水管道陈旧而漫长,管道的锈蚀、泥沙等杂质会导致用水设备控制失灵,因此需要在用水设备上设置过滤装置,且前置过滤器一般安装在水表的后面,主要的作用是把自来水恢复到出厂前的标准,保护下游设备。

2、为提高过滤效果,前置过滤器通常是在第一骨架的内侧和外侧均设置过滤结构以对水进行过滤,虽然有效提高对水的过滤效果,但是,由于两层过滤结构之间的间隙有限,使用一段时间后,两层过滤结构中间杂质积累的越来越多,容易出现堵死现象。

3、综上所述,如何改变双过滤结构前置过滤器容易堵死的现状,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级前置过滤器,该前置过滤器有效改善容易出现堵死的现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二级前置过滤器,包括:

4、阀体组件,包括阀头、第一阀瓶和第二阀瓶,所述第一阀瓶和所述第二阀瓶均密封绕设于所述阀头中部的周面;

5、分流组件,设于所述阀头的内部,用于将所述阀头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具有开口以供液体流入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具有开口以供液体自所述第二腔室流出,且所述第一阀瓶与所述第一腔室的管壁相交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阀瓶与所述第二腔室的管壁相交处开设有第二通孔;

6、滤芯组件,包括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插接于所述第一阀瓶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滤芯的顶端出口与所述第二阀瓶的内腔连通、与所述第二滤芯的内腔相互独立,所述第二滤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密封插设于所述第二阀瓶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阀头包括套设的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所述内层结构为四通管道,包括主管道、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和第三分支管;

8、所述主管道的第一端密封插接于所述外层结构的第一端,所述主管道的第二端密封插接于所述外层结构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主管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主管道的第二端,所述主管道穿过所述第一分支管的内腔,且所述第一分支管第一端的内腔、第二端的内腔相互独立;

9、所述第一分支管的第一端密封插接所述第一阀瓶、第二端密封插接所述第二阀瓶;

10、所述第二分支管、所述第三分支管均位于所述第一分支管的内部,所述第二分支管与所述第一分支管第二端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分支管密封插接所述第一滤芯,所述第二通孔为所述第三分支管的内腔;

11、所述外层结构中部具有两个中空螺纹结构,以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阀瓶、所述第二阀瓶。

12、优选的,所述分流组件包括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

13、所述第一转接件的底端密封插接所述第一滤芯、顶端密封插接所述第二分支管,以使所述第一滤芯位于所述第一阀瓶的中心位置;

14、所述第二转接件的顶端密封插接所述第二滤芯、底端密封插接所述第三分支管,以使所述第二滤芯位于所述第二阀瓶的中心位置。

15、优选的,所述第二阀瓶位于所述阀头的顶部,且所述分流组件还包括阀球和把手;

16、所述阀球转动嵌于所述第一腔室中,且所述阀球周面具有三个开口,所述阀球的内部具有连通各所述开口的通道;

17、所述把手转动设于所述阀体组件,且所述把手固定连接所述阀球,以转换所述二级前置过滤器为过滤状态或反冲洗状态或关闭状态;

18、所述过滤状态为流入所述第一腔室的液体可通过所述阀球和所述第一通孔流向所述第一阀瓶的内腔,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滤芯、所述第二阀瓶的内腔、所述第二滤芯、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腔室;

19、所述反冲洗状态为流入所述第一腔室的液体可通过所述阀球和所述第二通孔流向所述第二滤芯的内腔,并依次通过所述第二阀瓶、所述第一滤芯、所述第一阀瓶、所述第一阀瓶尾端的排污口;

20、所述关闭状态为流入所述第一腔室的液体不可通过所述阀球。

21、优选的,所述第一阀瓶位于所述阀头的底部,且所述第一阀瓶内腔的尾端插设有排污组件;

22、所述排污组件包括漏斗和中空的第一密封件,所述漏斗底端开口与所述第一密封件中部的通孔连通;

23、所述第一阀瓶的尾端具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底端密封插接于所述第三通孔中,且第一密封件中部通孔中设有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第一密封件中部通孔的第一开关件。

24、优选的,所述第二阀瓶的尾端设有出水组件,所述出水组件包括中空的连接件和中空的第二密封件,所述连接件的底端密封插接所述第二滤芯,所述连接件的顶端密封插接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底端;所述第二阀瓶的尾端具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密封件的顶端密封插接于所述第四通孔中,且第二密封件中部通孔中设有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第二密封件中部通孔的第二开关件;

25、或,所述第二阀瓶位于所述阀头的顶部,且所述第二阀瓶的周壁为封闭结构。

26、优选的,所述阀球通过橡胶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阀球转动嵌合于所述橡胶件的内腔中,以降低所述阀球与所述阀头磨损并密封所述阀球与所述阀头之间的间隙;

27、和/或,所述阀头于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具有凸起结构,所述橡胶件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凸起结构,所述第一腔室中螺纹连接有压紧件,所述压紧件抵接于所述橡胶件的第二端。

28、优选的,所述第一滤芯的周面套设有第一分水件,所述第一分水件密封插设于所述第一阀瓶,且所述第一分水件位于所述第一阀瓶靠近所述阀头的端部,所述第一分水件远离所述阀头的端部具有斜叶片,以引导液体旋向流动;

29、和/或,所述第二滤芯的周面套设有第二分水件,所述第二分水件密封插设于所述第二阀瓶,且所述第二分水件位于所述第二阀瓶靠近所述阀头的端部,所述第二分水件远离所述阀头的端部具有所述斜叶片,以引导液体旋向流动。

30、优选的,所述第一滤芯、所述第二滤芯均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一滤网,所述第一骨架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滤网套设于对应所述第一骨架的外部;

31、和/或,所述第一滤芯、所述第二滤芯均包括第一滤网盖,各所述第一骨架插设于对应所述第一滤网盖的中部通孔中,且各所述第一滤网盖的内壁抵接对应所述第一滤网。

32、优选的,所述第一滤芯包括第二骨架和若干叠片,所述第二骨架的周面自顶部至底部依次套设有堆叠的各所述叠片、底托、压紧弹簧和第三滤网盖,所述压紧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三滤网盖、另一端抵接所述底托,所述第二滤芯包括第三骨架和第二滤网,所述第三骨架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二滤网套设于所述第三骨架的外部;

33、和/或,所述第三骨架的尾端外部套设有第二滤网盖,且所述第二滤网盖的底端内壁抵接所述第二滤网。

34、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的开口处密封设有第一活接头,所述第二腔室的开口处密封设有第二活接头;

35、和/或,所述第一活接头与所述阀头具有所述第一腔室的端部共线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活接头与所述阀头具有所述第二腔室的端部共线且螺纹连接。

36、本发明提供的二级前置过滤器,阀体组件为该前置过滤器的主管道结构,用于安装并支撑过滤组件和分流组件等,阀头和阀瓶均为中空结构,且阀瓶绕在阀头的周面。

37、滤芯组件中第一滤芯、第二滤芯均用于对流入该前置过滤器的液体进行过滤,其中第一滤芯插设在第一阀瓶中,第二滤芯插设在第二阀瓶中。

38、分流组件用于将阀头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在第一腔室的管壁开设有通孔以使液体可以流入第一腔室,且第一阀瓶与第一腔室的管壁相交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从而第一腔室内的液体可以流入第一阀瓶的内腔中;在第二腔室的管壁开设有通孔以使液体可以流出第二腔室,且第二阀瓶与第二腔室的管壁相交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

39、第一滤芯顶部开口通过管道等实现与第二阀瓶的内腔的连通,且第一滤芯顶部开口与第二滤芯内腔之间相互独立,从而第一滤芯内的液体仅可以流入第二阀瓶内。

40、第二滤芯插接连接第二通孔,且第二滤芯的周面与第二通孔的孔壁之间密封,从而第二滤芯内的液体仅可以流入第二腔室中。

41、使用时,液体先流入第一腔室中,然后经过第一通孔流入第一阀瓶的内腔,液体穿过第一滤芯侧壁进入第一滤芯的内部,实现一级过滤;下一步,自第一滤芯流出的液体流入第二阀瓶的内部,液体穿过第二滤芯侧壁进入第二滤芯的内部,实现二级过滤,最终液体依次经第二通孔和第二腔室流出。

42、该前置过滤器通过两个滤芯实现二级过滤,其中第一滤芯插设在第一阀瓶中,第二滤芯插设在第二阀瓶中,第一滤芯与第二滤芯之间相对独立,极大降低出现堵死的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