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水壶磁化防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5290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用水壶磁化防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具有防垢性能的家用磁化水发生装置。
目前国内外的家用磁化水发生器,通常是在水杯中装一块磁铁,或是使冷水直接通过磁场。前者容量小,而后者因切割磁力线的次数少、时间短,磁化效果很差。且两者均无防垢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磁化水发生装置,它不仅产生磁化水的数量较大,简便易行,而且具有防垢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在一个倒置漏斗形的家用水壶防垢器中,装上磁铁,安置于水壶中,在烧开水的过程中,使壶的内腔形成对流区和扩散区。加热后,水在壶中受防垢器制约,作有秩序的流动,改变了壶内的温度分布,从而改变了水中矿物质的析出部位,抑制了矿物质在壶底析出,使壶底导热情况良好。不仅达到了防垢的目的,由于对流的作用,烧开水的时间缩短了,节约了能源,延长了水壶的寿命。同时在此过程中,水反复流过由磁铁形成的磁场而被磁化,形成磁化水。
本实用新型有两种设计方案,结合附


图1,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案的原理图。图中1为磁化防垢器的水平段;2为转向段(1,2形成防垢器的集流盘);3为上升段导流管;4为撑脚;5为供取出用的小孔。8为一对磁铁;9为家用水壶的壶底;10为水壶内腔;11为壶内扩散区;12为磁化防垢器在水壶中形成的对流区。
本实施例是这样构成的在磁化防垢器上升段导流管3中,安装对置的两块磁铁8,磁铁之间的空间,形成一稳定磁场,构成一磁化防垢器。将磁化防垢器置于水壶中之后,撑脚4落入壶底9的沟槽中,使磁化防垢器相对固定,并使水平段1与水壶底9平行。磁化防垢器使壶的内腔形成对流区12和扩散区11。水加热后,在磁化防垢器内沿规定方向作有秩序的流动,在水平段1和壶底9之间,呈向心流动,加强了传热效果,使水温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从而抑制了矿物质的分离和附着。少量的析出物随对流之水流流到扩散区11,并附着在磁化防垢器的外表面,由于磁化防垢器置于水中,温度不会超过100℃,故析出物不会形成硬结,而成松散的粉状物存在。用勾子穿入小孔5,可以将磁化防垢器方便的取出,很容易擦洗清除,从而完成了防垢的性能。在磁化防垢器上升段导流管3中,安装对置的两块磁铁8,磁铁之间的空间,形成一稳定的磁场,构成了一个磁化防垢器。在烧开水的过程中,水多次反复地流过由两块磁铁8形成的磁场被磁化,形成了磁化水。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方案的原理图。图中序号1-5同前所述,9-12同前所述。图中7为一支磁棒,6为支撑磁棒用的销钉。
本实施例是这样构成的在磁化防垢器上升段导流管3中,安装一支磁棒7,磁棒7是用销钉6支撑在上升段导流管3中的,从而形成一开放稳定磁场,构成一磁化防垢器。其防垢及磁化的原理同第一方案。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的家用磁化水发生装置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磁化效率高,且具有防止结垢,节约能源的特点。
经在北京、沈阳、哈尔滨、大庆等地进行实验,具有改变水质明显、磁化效果好、防止在水壶中结硬垢的效果,是较为理想的家用防垢磁化水发生装置。
权利要求1.“家用水壶磁化防垢器”是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其特征在于整体形状为倒立的园形漏斗,其下部边缘部分有水平延伸的水平段,自水平段内边缘至上口呈曲线(或直线)过渡到转向段,从转向段直线连接于上升段导流管。在上升段导流管中安装永久磁铁,构成稳定磁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水壶磁化防垢器”,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段的外边缘装有弯曲的片状撑脚。
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家用水壶磁化防垢器”,其特征在于在上升段导流管上有供取出来的小孔。
4.按照权利要求1,2,3所述的“家用水壶磁化防垢器”,其特征在于按方案Ⅰ,在上升段导流管上,安装有对置的两块磁铁。磁铁紧固在予制的孔座内。
5.按照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家用水壶磁化防垢器”,其特征在于按方案Ⅱ,在上升段导流管中,装有一支磁棒。由两只销钉支撑,销钉通过确定位置上相互垂直的钻通小孔,将磁棒支撑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家庭自制磁化水的“家用水壶磁化防垢器”。它是用永久磁铁在防垢器上升段导流管中形成稳定磁场,利用水的对流流动,切割磁场而使水磁化,生成磁化水,并具有防止水壶结硬垢的性能。它不仅解决了水壶本身的除垢、净水、节能的问题,同时还简便易行地可自家制备磁化水,为防病、治病提供了便利条件。
文档编号B01J19/12GK2085203SQ90219619
公开日1991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0年11月16日
发明者阎桂环, 阎绍武, 阎绍文, 杜瑶君 申请人:阎桂环, 阎绍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