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过滤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657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精密过滤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尤其是一种兼有滤水净化功能的精密过滤水龙头。
现有的水龙头,通常只有控制流水的开关功能,而没有净化功能。当需要净化水质时,需另配一台净水器。虽然,经过自来水厂处理的饮用水,多数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但由于水管质的变化、高层贮水池的污染、少数水厂净水工艺和管网污泥长期沉积等各种原因,时常造成水质下降。对于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也仍然有一个进一步提高饮用水质量的问题。因为“快滤池能够去除很小的胶体颗粒,使浊度能达0.2度,按生活用水说是很清亮的了,但用电子仪器仍可发现每毫升水中仍有几十万个以上的颗粒,最大的颗粒约为1~5μ。这是快滤池不能解决的问题。”(见《给水处理》许保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79年5月第一版140~141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有净化水质与开关两用功能的水龙头,以保证和提高饮用水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由水龙头、滤筒、滤蕊、滤筒盖、净水出水管和密封胶圈等组成。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用金属、塑料或其它合适的材料制一滤筒(1),滤筒(1)最好用防锈材料制成。滤筒的一侧开一螺纹孔并连接一水龙头(2),水龙头的另一端连接供水管。滤筒内有一滤蕊(3),滤蕊为微孔陶瓷材料,分快慢两型,快型最大孔径小于6微米,慢型最大孔径小于3微米。滤蕊为圆桶形或其它形状,中间为一空心结构。其上端用金属或塑料做一滤蕊帽(4)。蕊帽的中间开一圆孔(5),用一带螺纹的水管(6)连接圆孔(5)及净水出水管(7)。出水管(7)可拆卸,在出水管(7)与滤蕊帽(4)之间固定一滤筒盖(8),滤筒盖(8)与滤筒(1)的上缘用螺纹结构连接,并配以密封垫圈(9),以防漏水,在其它部位的连接处,亦配以配应的密封垫圈。滤筒(1)与滤蕊(3)的周壁及底部有一流水间隙(10)。
使用时,原水由水龙头(2)经滤筒与滤蕊周壁与底部的间隙(10)进入滤蕊内,水从滤蕊的出口经净水出水管(7)流出,污物被截留在微孔的滤蕊外面(附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水的流向)。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蕊外面会复盖或积聚许多污物,造成微孔堵塞,水流量会逐渐减少。因此,当水流速度明显减慢时,应及时打开滤筒盖(8),把积聚在滤蕊表面的污物用沙纸或磨石等擦掉,并用水冲洗干净即可。如遇水压太低或不要求使用过滤水时,可把滤筒盖拧下,即可当一般水龙头使用。本实用新型使用水压压力0.5kg/cm2至3kg/cm2为最佳。其安装与普通1/2″水龙头一样,安装在自来水管网1/2″接头处,把滤筒正立,旋紧接头至不漏水即可。本实用新型的尺寸,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做成大小不同规格,不限于上述所述尺寸。
本实用新型把水龙头与净水装置组成一体,而且采用微孔陶瓷做滤蕊,既有水龙头功能,又有净化水质功能,不仅提高了水质,而且制作简单,操作简便,一物两用,广泛适用于家庭及其他合适的场合,有助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权利要求1.一种精密过滤水龙头,由水龙头、滤筒、滤蕊、滤筒盖、净水出水管、密封胶圈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水龙头(2)与净水装置二者构成一体,滤蕊(3)置于滤筒(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精密过滤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滤筒(1)与滤蕊(3)的周壁及底部之间有一流水间隙(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精密过滤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滤蕊(3)采用微孔陶瓷材料,快型滤蕊最大孔径小于6毫米,慢型滤蕊最大孔径小于3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精密过滤水龙头,其特征在于用一带螺纹的水管(6)连接圆孔(5)及净水出水管(7),在出水管(7)与滤蕊帽(4)之间固定一滤筒盖(8),滤筒盖(8)与滤筒(1)的上缘采用螺纹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精密过滤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各连接部件之间垫有相应的密封胶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尤其是一种兼有滤水净化功能的水龙头。其由水龙头、滤筒、滤芯、滤筒盖、净水出水管、密封圈等组成,其特点是将水龙头与净水装置构成一体,并采用微孔陶瓷材料作为滤芯,既有水龙头功能,又有净化水功能,一物两用,适用于家庭及其他场合,有助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文档编号B01D35/00GK2134887SQ92233140
公开日1993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11日
发明者杜焕强 申请人:杜焕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