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高温含尘尾气回收的旋风除尘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61777阅读:来源:国知局
柱状,所述第一部分21的外径小于所述中空外筒体I的内径并与所述中空外筒体I的内壁形成第一夹层,一进气管3,其一端切向穿过所述第一部分21,其另一端穿过所述中空外筒体I与外部连通;
[0040]第二部分22,其呈内径上大下小的圆锥状,所述第二部分22的侧壁的上部设有一开口 221 ;
[0041]第三部分23,其呈倒圆锥状,所述第三部分23的下端与所述中空外筒体I的内壁相抵,以使所述第三部分23的侧壁与所述第二部分22的侧壁和所述中空外筒体I的内壁形成第二夹层,所述第一夹层与所述第二夹层之间不连通;
[0042]中央排气管4,其设置在所述中空内筒体2的内部,其一端穿过所述中空外筒体I和所述中空内筒体2的顶部与外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21的下端在一个平面上;
[0043]换热管5,其包括:
[0044]内层换热管51,其沿所述中央排气管4的外壁从上至下盘绕,所述内层换热管51的下端连接至所述第二部分22的所述开口 221以使其与所述第二夹层连通;
[0045]外层换热管52,其沿所述第一部分21的外壁在所述第一夹层内自下至上盘绕,所述外层换热管52的下端穿过所述中空外筒体I与一进液管6连通,其上端穿过所述第一部分21与所述内层换热管51的上端连通;
[0046]喷淋装置,其包括沿所述第三部分23内壁自上至下螺旋的喷淋管7,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喷淋管7上的多个喷嘴,所述喷淋管7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部分23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夹层连通,另一端封闭。
[0047]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适用于高温含尘尾气回收的旋风除尘装置,所述中空外筒体I与所述中空内筒体2的高度比为3: 2,所述第一部分21、所述第二部分22和所述第三部分23的高度比为1: 2-3: I。外筒体与内筒体的高度比,内筒体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高度比,直接影响内筒体的除尘效率和沉淀区内的沉淀效率,沉淀区过小,不利于喷淋除尘的进行,沉淀区过大,导致旋风除尘效率低;第一部分的高度大,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小则抑尘和喷淋除尘效率低,旋风除尘效率也低;第三部分过大,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小,则旋风除尘效率低。
[0048]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适用于高温含尘尾气回收的旋风除尘装置,所述中央排气管4的内径、所述第二部分22的最小内径与所述中空外筒体I的内径的比为3-4:6: 12ο
[0049]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适用于高温含尘尾气回收的旋风除尘装置,所述沉淀区11的下部还设有第二排液口,其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液口的上部,所述第一排液口111连通第一排液管和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排液口连通第二排液管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高压栗与所述进液管6连通,所述进液管6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阀门与液体源连通。设置第一排液口 111可以使沉淀区内的含尘液体直接排出后利用到肥料的加工中,设置第二排液口,是为了当沉淀区内含尘液体的含尘量少时,可以经第二排液管与进液管连通,直接进入旋风除尘装置的换热管中,进一步进彳丁热交换和嗔淋除尘,提尚其循环利用率,提尚回收的含尘液体中含尘量,从而直接应用到肥料加工中。
[0050]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适用于高温含尘尾气回收的旋风除尘装置,所述中央排气管4的上部设有干燥装置,使经过喷淋除尘的气体经干燥后排放到空气中。
[0051]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适用于高温含尘尾气回收的旋风除尘装置,所述中空外筒体I的外部设有隔热层,避免了液体与高温含尘尾气经过热交换后又与外部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导致热交换效率降低。
[0052]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适用于高温含尘尾气回收的旋风除尘装置,所述沉淀区11和所述第二夹层均设有清渣口,以防长期使用过程中未完全排出的粉尘沉积在沉淀区和第二夹层内,导致堵塞降低旋风除尘装置的效率。
[0053]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高温含尘尾气回收的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空外筒体,其呈圆柱状; 中空内筒体,其设置在所述中空外筒体的内部,其高度小于所述中空外筒体的高度以使所述中空外筒体的下部形成沉淀区,所述沉淀区的下部设有第一排液口 ; 其中,所述中空内筒体包括一体成型的三部分组成,由上至下依次为: 第一部分,其呈圆柱状,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径小于所述中空外筒体的内径并与所述中空外筒体的内壁形成第一夹层,一进气管,其一端切向穿过所述第一部分,其另一端穿过所述中空外筒体与外部连通; 第二部分,其呈内径上大下小的圆锥状,所述第二部分的侧壁的上部设有一开口 ; 第三部分,其呈倒圆锥状,所述第三部分的下端与所述中空外筒体的内壁相抵,以使所述第三部分的侧壁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侧壁和所述中空外筒体的内壁形成第二夹层,所述第一夹层与所述第二夹层之间不连通; 中央排气管,其设置在所述中空内筒体的内部,其一端穿过所述中空外筒体和所述中空内筒体的顶部与外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下端在一个平面上; 换热管,其包括: 内层换热管,其沿所述中央排气管的外壁从上至下盘绕,所述内层换热管的下端连接至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开口以使其与所述第二夹层连通; 外层换热管,其沿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壁在所述第一夹层内自下至上盘绕,所述外层换热管的下端穿过所述中空外筒体与一进液管连通,其上端穿过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内层换热管的上端连通; 喷淋装置,其包括沿所述第三部分内壁自上至下螺旋的喷淋管,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喷淋管上的多个喷嘴,所述喷淋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部分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夹层连通,另一端封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温含尘尾气回收的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外筒体与所述中空内筒体的高度比为3: 2,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高度比为1: 2-3: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高温含尘尾气回收的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排气管的内径、所述第二部分的最小内径与所述中空外筒体的内径的比为3-4:6: 12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高温含尘尾气回收的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的下部还设有第二排液口,其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液口的上部,所述第一排液口连通第一排液管和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排液口连通第二排液管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排液口通过高压栗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阀门与液体源连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温含尘尾气回收的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排气管的上部设有干燥装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温含尘尾气回收的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外筒体的外部设有隔热层。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温含尘尾气回收的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和所述第二夹层均设有清渣口。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温含尘尾气回收的旋风除尘装置,包括:中空外筒体,呈圆柱状;中空内筒体,设置在中空外筒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部分,呈圆柱状,与中空外筒体内壁形成第一夹层,一进气管,其一端切向穿过第一部分,另一端与外部连通;第二部分,呈圆锥状,其侧壁上部设有一开口;第三部分,呈倒圆锥状,其下端与中空外筒体相抵,以与第二部分和中空外筒体形成第二夹层;中央排气管,设在中空内筒体的内部;内层换热管,其沿中央排气管外壁盘绕,其下端连通第二部分的开口;外层换热管,沿第一部分外壁盘绕,其下端与一进液管连通,其上端与内层换热管上端连通;喷淋装置。本发明具有除尘和热交换效率均高的优点。
【IPC分类】B01D50/00
【公开号】CN105214429
【申请号】CN201510728593
【发明人】张继金
【申请人】张继金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