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76616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除湿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除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除湿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对于车辆内部的电气、电子设备而言,只有当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均属于正常范围时,才能够使得这些电气、电子设备正常运行,并进而确保车辆的整体正常运行和安全行驶;其中,尤其是高压(HV,High Voltage)设备,比如车辆高压电池等,具有更为严格的安全性要求。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将电气、电子设备安装在箱体内,以保证相对合适的环境条件。为保证箱体内外气压平衡,箱体上需设置通气孔。为防止通气孔中进入固态或液态杂质,还会在通气孔上设置只容许气体进入的特殊材料的薄膜。但是,进入箱体的空气中带有水蒸气,尤其当空气的湿度较高时,进入箱体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达到凝露点时在电气、电子设备表面凝结为水滴,从而严重影响其运行安全,缩短其使用寿命,甚至影响车辆的安全行驶。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设备,可以有效降低电子部件周围的空气湿度,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电子部件上凝结,有助于提升安全性、延长电子部件的使用寿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除湿设备,用于对容置电气或电子设备的壳体内部的空气除湿,所述设备包括:冷凝装置及输送结构,其中
[0007]所述冷凝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用以对所述壳体内部的空气进行冷凝处理,所述冷凝装置包括一可渗透水分的冷凝面,用以附着并渗透所述壳体内部空气形成的冷凝水;
[0008]所述输送结构一端与所述冷凝面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以承接所述冷凝面渗透的冷凝水并输送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0009]可选的,所述冷凝面由亲水性材料构成。
[0010]可选的,所述冷凝面由多孔材料构成。
[0011]可选的,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帕尔贴元件。
[0012]可选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若干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预设直径。
[0013]可选的,所述毛细管的连接至所述蒸发装置的一端呈喇叭口状。
[0014]可选的,还包括:
[0015]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的蒸发装置,所述蒸发装置与所述输送结构设置在壳体外部的一端相连接,用以对输送至壳体外部的冷凝水进行蒸发处理。
[0016]可选的,所述冷凝装置为一帕尔贴元件的冷端,且所述蒸发装置为所述一帕尔贴元件的热端。
[0017]可选的,所述冷凝装置包括第一帕尔贴元件的冷端,且所述蒸发装置包括第二帕尔贴元件的热端。
[0018]可选的,所述冷凝装置在垂直方向上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蒸发装置的设置位置。
[0019]可选的,还包括一湿度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设备根据所述湿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湿度切换所述冷凝装置的工作状态。
[0020]可选的,所述除湿设备用于对容置车辆高压电池的壳体内部的空气除湿。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实现下述技术效果:
[0022]本发明通过设置冷凝装置,主动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为水滴,并通过输送结构使其流出电子部件的壳体,从而降低了电子部件内部的空气湿度,避免水蒸气在电子部件表面凝结而影响其运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示出了一种用以容置电气部件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除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用以容置电气部件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除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用以容置电气部件的壳体的结构不意图;
[0028]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除湿设备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提供下列实施例:
[0030]如图1所示,在使用电气部件1(比如车辆高压电池等)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电气部件1设置在壳体2内部,从而一方面能够避免电气部件1被损坏,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电气部件1对外部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尤其当电气部件1为高压电气部件的情况下。壳体2上通常开有通气孔21,用于实现壳体2内外空气的流通与交换,但并不能减少进入壳体的空气中包含的水分,即相关技术中无法对电气部件1周围空气的湿度进行有效控制。
[0031]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除湿设备,可以对电气部件1周围的空气湿度进行有效控制,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电气部件1表面凝结。下面针对该除湿设备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0032]作为一示例性实施例,图2示出了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一种除湿设备3,包括:冷凝装置31和输送结构32,其中冷凝装置31的表面温度低于凝露点,使得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冷凝装置31的表面凝结为水滴,而输送结构32用于对冷凝装置31表面形成的冷凝水进行传输。
[0033]当上述除湿设备3应用于对电气部件1的除湿功能时,其结构关系如图3所示:冷凝装置31设置于电气部件1的壳体2内部,通过主动降低其冷凝面的温度,使得冷凝面的温度低于壳体2内部的空气温度并达到凝露点,从而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冷凝面凝结为冷凝水;同时,输送结构32的一端连接至冷凝装置31的冷凝面、另一端输出所述壳体2,从而将冷凝面上的冷凝水输送至壳体2外部。
[0034]可见,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主动降低冷凝装置31的冷凝面温度,使得壳体2内部空气中的水蒸气以冷凝水的形式被输送到壳体2外部,从而降低了壳体2内部空气的湿度,即便壳体2内部的空气温度达到凝露点,也由于空气湿度过低而无法造成凝露,确保了电气部件1的运行安全,有助于延迟电气部件1的使用寿命。
[0035]1)冷凝装置31
[0036]冷凝装置31的温度较低后,空气中的水蒸气都是凝结在冷凝面,该冷凝面具有渗透水分的作用,从而将附着于冷凝表明的冷凝水渗透至输送结构32。
[0037](1)作为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采用亲水性(hydrophilic)材料构成的冷凝面。通过在冷凝面采用亲水性材料,使得凝结得到的冷凝水能够被牢牢吸附在冷凝面,而不会从冷凝面滚落,并进而渗透至输送结构32,从而确保冷凝水都可以通过输送结构32被输送至壳体2的外部,避免冷凝水滚落至电气部件1而造成损坏或安全隐患,也防止冷凝水滚落至壳体2内部后,重新蒸发为壳体2内的水蒸气。
[0038](2)作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采用多孔材料构成的冷凝面,则附着于冷凝面的冷凝水可以通过孔道渗透至输送结构32,从而确保冷凝水都可以通过输送结构32被输送至壳体2的外部。
[0039]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任意制冷装置,均可以用于形成本发明中的冷凝装置31,本发明并不限制其具体类型;作为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比如可以采用帕尔贴(peltier)元件构成冷凝装置31。
[0040]2)输送结构32
[0041]针对输送结构32,可以通过下述技术特征的添加,优化其对空气中水蒸气的冷凝效果:
[0042](1)可选的,可以使得输送结构32如图3所示地倾斜设置,其中在垂直方向上,与冷凝装置31相连的一端高于另一端。通过配置输送结构32的方向,使得来自冷凝装置31的冷凝水能够在重力作用的帮助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