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移动节能景观喷泉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53599阅读:来源:国知局
,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
[0060]喷头10,为椭圆形结构,位于隔板与支撑架之间,用于喷射水流;
[0061]隔板11,为圆盘结构,用于隔绝上方液体;
[0062]彩色膜12,为弧面膜结构,用于保护蓄电池和环形灯;
[0063]环形灯13,为环形灯管结构,位于彩色膜内,用于提供光照;
[0064]支撑板15,为圆盘结构,用于放置蓄电池;
[0065]立管16,为中空立管结构,用于连接各个部件;
[0066]连接件17、18,为圆柱结构,位于支撑板和浮板之间,用于连接支撑板和浮板;
[0067]浮板19,为圆盘结构,位于支撑板下方,用于使上方部件漂浮于水面之上;
[0068]小型水栗20,为长方体结构,位于立管下端,用于将水抽吸到喷头;
[0069]托板21,为圆盘结构,位于小型水栗下方,用于支撑小型水栗;
[0070]喇叭式吸水口 22,为喇叭状结构,位于托板下方,用于大范围的吸水;
[0071 ] 弹性拉绳23、24,为细绳结构,位于浮板圆周,用于稳定浮板;
[0072]吸盘25、26,为圆形盘状结构,用于固定整个喷泉设备;
[0073]支撑板连接孔35、36,为圆孔结构,位于支撑板的下表面,用于和连接件上端相连;
[0074]浮板连接孔39、40,为圆孔结构,位于浮板的上表面,用于和连接件下端相连。
[0075]优选的,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I采用弧面结构,弧面内侧有防水层,支撑架2、3、4、
5、6、7、8、9呈伞状分布于太阳能电池板I弧面的下方。
[0076]优选的,所述的喷头10上面分布有均匀细小的喷孔27,用于形成水花效果,喷头10顶端的喷孔27射出的水流击打在太阳能电池板I弧面内侧,形成水伞效果。
[0077]优选的,所述的隔板11中间有隔板穿孔33,立管16可从隔板穿孔33中穿过。
[0078]优选的,所述的环形灯13环绕并依附于立管16上。
[0079]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板15中间有支撑板穿孔34,立管16可从支撑板穿孔34中穿过,支撑板穿孔34左侧有蓄电池安置槽37。
[0080]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板连接孔35、36与连接件17、18上端相连,连接件17、18上面有刻度标尺30。
[0081]优选的,所述的浮板19中间有浮板穿孔38,立管16可从浮板穿孔38中穿过。
[0082]优选的,所述的立管16内部的右侧分布有水管28,左侧分布有线管29。
[0083]优选的,所述的托板21上面有小型水栗安置槽41,中间有喇叭式吸水口连接孔42。
[0084]优选的,所述的喇叭式吸水口22穿过托板21与小型水栗20的吸水口相连接。
[0085]优选的,所述的水管28上端口连接喷头10,下端口连接小型水栗20的出水口。
[0086]结合附图中图1对本发明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0087]首先,把吸盘25、26吸附于水池底部,让太阳能电池板I光照一段时间,开启小型水栗20,小型水栗20工作将水池内的水经过喇叭式吸水口 22沿着水管28被抽吸到喷头10,喷头10周围的喷孔27射出细小水线,形成水花效果。喷头10顶端的喷孔27射出水流并撞击太阳能电池板I弧面内侧,形成水伞效果。在夜间,环形灯13开始工作,发出的光线透射出彩色膜12,形成彩色光线。
[0088]如果需要更换喷泉位置,将吸盘25、26取下,移动喷泉至指定区域,再重新将吸盘25、26吸附于水池底部。
[0089]如果需要检修或是拆除,将吸盘25、26取下,拿开太阳能电池板I和支撑架2、3、4、
5、6、7、8、9,小心拆开隔板11,小心取出立管16,松开连接件17、18,取下彩色膜12、支撑板15和蓄电池14,最后将浮板19下方的设备和结构也取出。
[0090]以上所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的结构下变化和修改,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可移动节能景观喷泉,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太阳能电池板(I):为弧面结构,用于吸收太阳能; 支撑架(2、3、4、5、6、7、8、9):为细杆结构,位于太阳能电池板下方, 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 喷头(10):为椭圆形结构,位于隔板与支撑架之间,用于喷射水流; 隔板(11):为圆盘结构,用于隔绝上方液体; 彩色膜(12):为弧面膜结构,用于保护蓄电池和环形灯; 环形灯(13):为环形灯管结构,位于彩色膜内,用于提供光照; 支撑板(15):为圆盘结构,用于放置蓄电池; 立管(16):为中空立管结构,用于连接各个部件; 连接件(17、18):为圆柱结构,位于支撑板和浮板之间,用于连接支撑板和浮板; 浮板(19):为圆盘结构,位于支撑板下方,用于使上方部件漂浮于水面之上; 小型水栗(20):为长方体结构,位于立管下端,用于将水抽吸到喷头; 托板(21):为圆盘结构,位于小型水栗下方,用于支撑小型水栗; 喇叭式吸水口(22):为喇叭状结构,位于托板下方,用于大范围的吸水; 弹性拉绳(23、24):为细绳结构,位于浮板圆周,用于稳定浮板; 吸盘(25、26):为圆形盘状结构,用于固定整个喷泉设备; 支撑板连接孔(35、36):为圆孔结构,位于支撑板的下表面,用于和连接件上端相连; 浮板连接孔(39、40):为圆孔结构,位于浮板的上表面,用于和连接件下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节能景观喷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I)采用弧面结构,弧面内侧有防水层,支撑架(2、3、4、5、6、7、8、9)呈伞状分布于太阳能电池板(I)弧面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节能景观喷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10)上面分布有均匀细小的喷孔(27),用于形成水花效果,喷头(10)顶端的喷孔(27)射出的水流击打在太阳能电池板(I)弧面内侧,形成水伞效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节能景观喷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11)中间有隔板穿孔(33),立管(16)可从隔板穿孔(33)中穿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节能景观喷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灯(13)环绕并依附于立管(16)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节能景观喷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15)中间有支撑板穿孔(34),立管(16)可从支撑板穿孔(34)中穿过,支撑板穿孔(34)左侧有蓄电池安置槽(3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节能景观喷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连接孔(35、36)与连接件(17、18)上端相连,连接件(17、18)上面有刻度标尺(3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节能景观喷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板(19)中间有浮板穿孔(38),立管(16)可从浮板穿孔(38)中穿过。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节能景观喷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管(16)内部的右侧分布有水管(28),左侧分布有线管(29)。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节能景观喷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板(21)上面有小型水栗安置槽(41),中间有喇叭式吸水口连接孔(42)。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节能景观喷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喇叭式吸水口( 22)穿过托板(21)与小型水栗(20)的吸水口相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节能景观喷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管(28)上端口连接喷头(1),下端口连接小型水栗(20)的出水口。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可移动节能景观喷泉,属于景观喷泉设备领域。其包括如下组成部分:太阳能电池板、支撑架、喷头、隔板、彩色膜、环形灯、支撑板、立管、连接件、浮板、小型水泵、托板、喇叭式吸水口、弹性拉绳、吸盘、支撑板连接孔、浮板连接孔等部件。本发明通过弧面太阳能电池板的设计,可以最大效率的吸收太阳能,太阳能电池板弧面内侧采用防水材料阻挡喷头顶端射出的水流,形成美观的水伞效果,喷头处均匀细小的喷孔形成的水花效果极佳。本发明的喷泉设备相比于传统的喷泉,大大节约了成本和建设工期。
【IPC分类】B05B17/08
【公开号】CN105618319
【申请号】CN201610169234
【发明人】郭超, 陈龙, 汪大海, 吕安, 胡刘军
【申请人】安徽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