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造纸中使用的调浓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56918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造纸中使用的调浓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原料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秸杆造纸中使用的调浓罐。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造纸工业中一般采用木材作为主要的原料,但是伴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这种采用原木作为原料的工艺正逐步被替代,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造纸行业的需要,现在逐渐出现了采用毛草、棉杆、芦苇、玉米秸、稻草等草类作为制浆原料的技术,不但为造纸行业提供了新的纤维来源,而且实现了废物的利用,改变了原有的上述材料只能焚烧或还田的情况,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极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0003]但是,就目前的研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0004]1、文献“采用生物技术,秸杆制浆造纸开创草浆绿色造纸新纪元”中,提供了一种利用秸杆制浆造纸的方法,具体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蒸煮过程中,每吨绝干草产生黑液5.5m3,挤浆后黑液中的COD含量为40000mg/L,折算成有机物含量约为220kg。虽然文献中提出利用生物技术对黑液进行处理,但是不难发现,这种采用蒸煮的方式来处理植物秸杆,造成的黑液量大,且难以处理。
[0005]2、文献“玉米秸杆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研宄”中,提供了一种玉米秸皮采用烧碱-蒽醌制浆的方法,其具体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但是,这种方法主要采用化学试剂对秸杆进行处理,不难想象,后期的废水处理非常复杂,而且采用氯化漂白,会产生有毒的有机氯化物,难以应用于大规模的生产。
[0006]发明人在本领域长期的实践中,经过大量反复的实验,确定了一条新的工艺,省却蒸煮步骤,将研磨与漂白等阶段合二为一,简化了工艺工序,同时实现了快速低温软化,产生的废水COD和色度大大降低,污染负荷大大减小,而且废水可以全部回用。
[0007]而新工艺中,为了方便在造纸行业,特别是能够方便原料的成浆,上述的原料需要在生产前先进行粉碎处理,然后将粉碎后的原料经过清洗、软化、保温、揉搓、反应、研磨、挤浆、洗浆、调浓、储浆等步骤。
[0008]尤其是调浓步骤中,采用的调浓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虽然调浓罐在其他的行业内应用很广,但是传统意义上的调浓罐结构比较单一,一般就是包括一个普通的罐体,罐体内安装有搅拌装置,罐体上部设置有各种试剂的加入口。虽然也有不少文献提出传统结构的调浓罐存在混合不均匀的问题,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210439188.0,名称为“一种聚酯生产用的浆料混合釜”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用于化学浆料混合的设备,其设置有釜内搅拌器,并在搅拌器下端有贴近釜底的防沉降搅拌叉。这种结构的混合釜也起到了调浓的作用,但是,这种结构的混合釜仍然没有脱离传统意义的调浓罐结构。这种调浓罐对于浆状的物料,仍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首先,其釜内搅拌器采用的是传统的搅拌桨形式,如果对浆状物料进行搅拌,很容易造成上下分层,混合非常不均匀;其次,调浓罐出料口是在底部设置的管口,作为浆状的物料,非常容易出现堵塞。
[0009]因此,针对发明人研发的秸杆制浆工艺,很有必要设计一种特定的调浓罐,使其满足工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秸杆造纸中使用的调浓罐,其能够有效满足高浓度浆料的调浓需求,从而消除上述【背景技术】中缺陷。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12]一种秸杆造纸中使用的调浓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轴线位置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动力连接有驱动设备,
[0013]与传统调浓罐不同的是,为了适应秸杆造纸工艺中浆料浓度较大的条件,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倾斜底面,且所述倾斜底面的下部边沿设置有出料槽口 ;
[0014]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双头螺旋搅拌件,所述双头螺旋搅拌件由两条旋向相同的螺旋叶片交替盘绕在所述转轴上组成;
[0015]所述罐体的上部设置有一圈喷液管,所述喷液管上均勾开设有喷液孔。
[0016]作为一种优化的结构,所述两条螺旋叶片交错成90-180度。
[0017]作为一种更优化的结构,所述两条螺旋叶片交错成90度。
[0018]此处,螺旋叶片交错成90度是指两条螺旋叶片的起始边线在沿轴线的投影方向上呈90度交叉。
[0019]作为一种优化的结构,所述出料槽口内设置有用以出料的输送螺旋。
[0020]作为一种更优化的结构,所述输送螺旋至少设有两个。
[0021]作为一种更优化的结构,所述输送螺旋设有两个。
[0022]作为一种更优化的结构,所述两个输送螺旋并排平行安装,使得浆料在出料时不会发生分层现象,保证调浓后浆料的均匀性、稳定性。
[0023]作为一种优化的结构,所述倾斜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45度。
[0024]作为一种更优化的结构,所述倾斜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35度。
[0025]作为一种更优化的结构,所述倾斜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
[0026]此处,所述倾斜底面的下部边沿是指倾斜底面倾斜朝下的一端边沿。
[002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8]本实用新型调浓罐的底部设置有倾斜底面,且倾斜底面的下部边沿设置有出料槽口。基于这种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完全适应秸杆造纸工艺中浆料浓度较大的条件,方便浆料的输出,同时,也能使浆料在出料过程中进一步与添加的试剂混合均匀。另外,发明人在长期的实践中确定,当倾斜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45度,优选为倾斜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35度,尤其是夹角为30度时,与秸杆造纸工艺中浓度较大的浆料最为合适,这种角度下的倾斜底面出料速度得以有效控制,同时也满足浆料混合的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