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滤袋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7105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滤袋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滤袋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我国,造纸行业发展迅猛,随之面临的问题是造纸厂排出的废水难以回收处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废水排放标准的提高,如何完善生产工艺,改造落后的废水处理技术,降低用水量,将生产用水经处理后循环利用,是造纸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白水回收常常采用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是指固相和液相从悬浮液中的分离,目的在于回收有价值的相或为下一步的操作做准备。
[0003]现有用于造纸领域的回收技术中,大多过滤机都是通过滤袋来处理滤液,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容易造成滤袋容易糊浆、堵塞或撕破等故障,所以至少每运行三个月就要停机检查,清洗和更换维护一次,这样会降低开机率和生产率,增加维护成本和劳动强度;并且水回收的产能往往不足,远远没有达到设计的效果,细小纤维和填料的流失也比较严重,使得纸机的清水用量大,而白水回收利用率却不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提高过滤效率和纤维回收率,并且降低维护成本、运行稳定的无滤袋过滤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提供一种无滤袋过滤系统,包括浆料池、清液池、浊液池和过滤机,浆料池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过滤机的进料口连接,清液池和浊液池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管道与过滤机的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连接,过滤机包括机壳、设置于机壳的转动轴、传送螺旋机构、设置于转动轴的若干个扇形滤盘以及若干个剥离喷淋机构;
[0007]传送螺旋机构设置在转动轴的下方,剥离喷淋机构设置在扇形滤盘的远离转动轴的一侧,剥离喷淋机构通过管道与清液池连接;
[0008]扇形滤盘开设有过滤孔,扇形滤盘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依次连接的波浪形凸起,扇形滤盘的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凸沿。
[0009]优选的,过滤机还包括固定座,扇形滤盘通过固定座与转动轴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每个扇形滤盘设置有两个剥离喷淋机构,两个剥离喷淋机构分别设置在扇形滤盘的两侧。
[0011 ]优选的,扇形滤盘设置为不锈钢滤盘。
[0012]优选的,扇形滤盘设置有16?20个。
[0013]优选的,过滤孔为倾斜设置的通孔,且通孔的中心线与扇形滤盘表面夹角为65?80度。
[0014]优选的,若干个波浪形凸起的排列方向与剥离喷淋机构喷出的水柱的方向相互垂直。
[0015]优选的,波浪形凸起的高度均设置为卜3mm。
[0016]优选的,凸沿的高度均设置为3?5mm。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滤袋过滤系统,包括浆料池、清液池、浊液池和过滤机,浆料池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过滤机的进料口连接,清液池和浊液池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管道与过滤机的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连接,过滤机包括机壳、设置于机壳的转动轴、传送螺旋机构、设置于转动轴的若干个扇形滤盘以及若干个剥离喷淋机构;传送螺旋机构设置在转动轴的下方,剥离喷淋机构设置在扇形滤盘的远离转动轴的一侧,剥离喷淋机构通过管道与清液池连接;扇形滤盘开设有过滤孔,扇形滤盘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依次连接的波浪形凸起,扇形滤盘的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凸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机采用扇形滤盘替代传统的滤袋滤网,扇形滤盘表面设置的若干个依次连接的波浪形凸起,增加了超过20%的过滤面积,从而提高了过滤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设置于扇形滤盘的两侧边缘处的凸沿,使凝聚在扇形滤盘表面的纤维往扇形滤盘中部集聚,从而大大提高了纤维的回收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无滤袋过滤系统,减少了停机检查和维修次数,降低了维护成本,系统运彳丁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9]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滤袋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滤袋过滤系统的扇形滤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浆料池I;
[0024]清液池2;
[0025]浊液池3;
[0026]过滤机4、扇形滤盘41、过滤孔411、波浪形凸起412、凸沿413、固定座4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结合以下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滤袋过滤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浆料池1、清液池2、浊液池3和过滤机4,浆料池I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过滤机4的进料口连接,清液池2和浊液池3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管道与过滤机4的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连接,过滤机4包括机壳、设置于机壳的转动轴、传送螺旋机构、设置于转动轴的若干个扇形滤盘41以及若干个剥离喷淋机构;传送螺旋机构设置在转动轴的下方,剥离喷淋机构设置在扇形滤盘41的远离转动轴的一侧,剥离喷淋机构通过管道与清液池2连接;扇形滤盘41开设有过滤孔411,扇形滤盘4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依次连接的波浪形凸起412,扇形滤盘41的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凸沿4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机4采用扇形滤盘41替代传统的滤袋滤网,扇形滤盘41表面设置的若干个依次连接的波浪形凸起412,增加了超过20%的过滤面积,从而提高了过滤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设置于扇形滤盘41的两侧边缘处的凸沿413,使凝聚在扇形滤盘41表面的纤维往扇形滤盘41中部集聚,从而大大提高了纤维的回收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无滤袋过滤系统,减少了停机检查和维修次数,降低了维护成本,系统运行更加稳定。
[0029]本实施例中,过滤机4还包括固定座414,扇形滤盘41通过固定座414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便于安装与拆卸。
[0030]本实施例中,每个扇形滤盘41设置有两个剥离喷淋机构,两个剥离喷淋机构分别设置在扇形滤盘41的两侧。这样能够显著提升剥浆效果,因此能够提高脱水效果从而提高产能和过滤质量。
[0031]本实施例中,扇形滤盘41设置有16?20个。优选的选择18个扇形滤盘41,并组成并列分布的若干个圆形滤盘,扇形滤盘41设置为不锈钢滤盘。
[0032]本实施例中,过滤孔411为倾斜设置的通孔,并倾向于转动轴,且通孔的中心线与扇形滤盘41表面夹角为65?80度,优选的设置为75度,可协助纤维层的脱落。
[0033]本实施例中,若干个波浪形凸起412的排列方向与剥离喷淋机构喷出的水柱的方向相互垂直。这样使沉积在扇形滤盘41的纤维层顺利脱落,而不至于挂浆。
[0034]本实施例中,波浪形凸起412的高度均设置为I?3mm。选择一个合适的波浪形凸起412高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大过滤面积的同时,又不影响过滤效果。优选的,波浪形凸起412的高度选择为1.5mm。
[0035]本实施例中,凸沿413的高度均设置为3?5mm。优选的,凸沿413的高度选择为3.5_,可以使纤维更好集聚在扇形滤盘41的中部。
[0036]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无滤袋过滤系统,包括浆料池、清液池、浊液池和过滤机,所述浆料池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过滤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清液池和浊液池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过滤机的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包括机壳、设置于所述机壳的转动轴、传送螺旋机构、设置于所述转动轴的若干个扇形滤盘以及若干个剥离喷淋机构; 所述传送螺旋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下方,所述剥离喷淋机构设置在所述扇形滤盘的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侧,所述剥离喷淋机构通过管道与所述清液池连接; 所述扇形滤盘开设有过滤孔,所述扇形滤盘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依次连接的波浪形凸起,所述扇形滤盘的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凸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滤袋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滤机还包括固定座,所述扇形滤盘通过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滤袋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每个所述扇形滤盘设置有两个所述剥离喷淋机构,所述两个剥离喷淋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扇形滤盘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滤袋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每个所述扇形滤盘设置有16?20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滤袋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扇形滤盘设置为不锈钢滤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滤袋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滤孔为倾斜设置的通孔,且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扇形滤盘表面夹角为65?80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滤袋过滤系统,其特征是:若干个波浪形凸起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剥离喷淋机构喷出的水柱的方向相互垂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滤袋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波浪形凸起的高度均设置为I?3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滤袋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凸沿的高度均设置为3?5mm 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滤袋过滤系统,包括浆料池、清液池、浊液池和过滤机,浆料池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过滤机的进料口连接,清液池和浊液池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管道与过滤机的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连接,过滤机包括机壳、设置于机壳的转动轴、传送螺旋机构、设置于转动轴的若干个扇形滤盘以及若干个剥离喷淋机构;传送螺旋机构设置在转动轴的下方,剥离喷淋机构设置在扇形滤盘的远离转动轴的一侧,剥离喷淋机构通过管道与清液池连接;扇形滤盘开设有过滤孔,扇形滤盘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依次连接的波浪形凸起,扇形滤盘的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凸沿。提高了过滤质量和纤维的回收效率,且系统更加稳定,降低维护成本。
【IPC分类】B01D33/50, B01D33/17
【公开号】CN205182326
【申请号】CN201520910659
【发明人】李文俊
【申请人】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