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75421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CB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PCB行业经常使用的通用测试针的类型一般为0. 25mm\0. 3mm\0. 35mm\0 .4mm\0. 45mm\0. 5mm\0. 6mm\0. 8mm\l. 0mm\l. 3mm\l. 8mm\2. 5mm\3. 5mm 等,比如像 0. 3mm、 0. 35mm或0. 25mm、0. 3mm的测试针直径相差很小,容易混在一起。现在挑选不同类型的测试 针的方法为目测,即用眼睛在混针里面一支一支地去挑不同类型的测试针,因为大小差别 不大较容易挑错;另外,测试针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位置变形,而要将变形测试针筛选出 来,则需将测试针放于平整工作台,用目测的方法挑选。目测挑选变形测试针存在以下缺点1、目测区分速度很慢且效果不好,例如0. 25mm和0. 3mm测试针混在一起,直径相 差很小,目测很难区分,容易挑错;2、目测区分变形测试针准确性不高,标准不统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分针效率高和准确度的分针
直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针装置,其 中包括分针夹具、存放盒和支撑架,所述分针夹具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存放盒为一 端具有开口的盒体,且位于分针夹具的下方,所述分针夹具上具有多个针孔,所述存放盒的 开口端与所述针孔相对应。其中,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支撑架上,且位于分针夹具的下方,所述存 放盒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上具有孔,所述存放盒位于固定板的孔中,且存放盒的外径与孔的直 径相适配。所述分针夹具包括面板、底板和分层板,所述分层板位于面板和底板之间,所述面 板、底板和分层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分层板的数量为5层或6层。所述分针夹具上的针孔直径大于测试针的直径。所述分针夹具的高度大于等于测试针长度的1/2,小于等于测试针长度的2/3。所述存放盒的高度大于等于测试针高度的1/3。所述支撑架的高度大于等于存放盒高度的2倍。所述支撑架上具有卡槽,所述分针夹具位于支撑架上的卡槽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针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可手持待 区分测试针垂直放置于分针装置的工作台面,用手上下抖动测试针,与台面孔径相同测试针自动从分针夹具掉入下面的存放盒内,未自动滑下被分针夹具卡住,则判定为变形测试 针,不能插入分针夹具面板的则为直径不符测试针。其与目前用目测来挑选测试针的方法 相比,可提高通用测试针的分针效率和准确度,同时还可提高区分变形测试针的质量,极具 实用性和方便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针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 用新型分针装置中钢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针装置中白柱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分针夹具1 ;存放盒2 ;支撑架3 ;针孔11 ;固定板4 ;孔41 ;面板12 ;底板13 ;分层 板14 ;钢柱15 ;白柱16 ;卡槽31 ;孔17 ;内螺纹1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 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针装置,其中包括分针夹具1、存 放盒2和支撑架3,所述分针夹具1固定在所述支撑架3上,所述存放盒2为一端具有开口 的盒体,且位于分针夹具1的下方,所述分针夹具1上具有多个针孔11,所述存放盒2的开 口端与所述针孔11相对应。其中,所述支撑架3上具有卡槽31,所述分针夹具1可放置于支撑架3上的卡槽 31中。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通过焊接固定在支 撑架3上,且位于分针夹具1的下方,所述存放盒2固定在固定板4上。所述固定板4上具有孔41,所述存放盒2位于固定板4的孔中,且存放盒2的外径 与孔的直径相适配,即将存放盒2放置于固定板4上时,所述存放盒2可卡设于固定板4上 的孔41中,且存放盒2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极具稳固性。所述分针夹具1包括面板12、底板13和分层板14,所述分层板14位于面板12和 底板13之间,所述面板12、底板13和分层板14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其中,所述面板12、底板13和分层板14上具有孔17,所述连接件通过穿过所述孔 17将面板12、分层板14和底板13连接在一起。请参考图3和图4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螺钉(图中未 示)、钢柱15和白柱16,所述钢柱15内具有内螺纹151,供与螺钉螺接,所述白柱16的内径 与钢柱15的外径相适配,且所述白柱16套设于所述钢柱15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 用螺钉将钢柱15固定在底板13上,接着将分层白柱16套设于钢柱15上,并安装第一分层 板14 ;然后再将分层白柱16套设于钢柱15上,安装第二分层板14 ;同样,安装第三分层板 14、第四分层板14和第五分层板14,最后安装面板12,然后在面板12上安装螺钉,从而将 分针夹具1组装在一起。另,上述安装方式同时便于对各层板进行后续的维护,极具实用性和方便性。所述分层板14的数量为5层或6层或其他层数,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 述分层板14的数量为5层,其与面板12和底板13组装成具有7层板的分针夹具1。其中,所述分针夹具1上的针孔11直径略大于测试针的直径,便于在实际操作过 程中挑选符合要求的测试针。所述存放盒2的高度大于等于测试针高度的1/3,即当测试针置于存放盒2内时, 避免测试针伸出所述存放盒2。所述支撑架3的高度H大于等于存放盒2高度Hl的2倍,便于存放盒2的取放。
其中,可根据分针夹具外形尺寸的大小,在所述分针夹具上加工相同直径的针孔 11,也可以加工不同直径的针孔11。例如当需要在分针夹具上加工2种不同直径的针孔 11时,可将所述分针夹具1划分为2个区域,然后分别在每个区域内加工针孔11,得到具有 2种不同针孔11大小的分针夹具,使分针装置更具实用性;同样地,当需要在分针夹具上加 工4种不同直径的针孔11时,可将所述分针夹具1划分为4个区域,然后分别在每个区域 内加工针孔11,得到具有2种不同针孔11大小的分针夹具。当需要在分针夹具上加工3种或5种或其他种类的针孔时,可将分针夹具划分为 3个区域或者5个区域或者其他数值的区域,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极具实用性。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假设测试针的长度为95. 25mm,分针夹具1的高度H要 大于等于47. 625mm,小于等于63. 5mm ;存放盒2的高度为127mm。所述分针夹具1为7层,包括面板12、底板13和位于面板12和底板13之间的分 层板14,中间的分层板14为5层,其中,面板12的厚度为6mm,底板13的厚度为3mm,中间 的分层板14的厚度为1mm。如果测试针的直径为0. 45mm,则面板12的针孔11直径为0. 5mm,相邻的针孔11 之间的孔距为1. 5mm,分层板14和底板13的针孔11直径为0. 55mm。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3的外形尺寸与分针夹具的外形尺寸一 致,所述支撑架3的高度为存放盒2高度的2倍。使用时,单手持待区分测试针垂直放置于分针装置的工作台面,用手上下抖动测 试针,与台面孔径相同测试针自动从分针夹具1掉入下面的存放盒2内,未自动滑下被分针 夹具1卡住,则判定为变形测试针,不能插入分针夹具1面板12的则为直径不符测试针。组装时,先将固定板4固定在支撑架3上,接着将分针夹具固定在支撑架3的顶 端,所述固定板4位于分针夹具的下方,然后将存放盒2放入固定板4的孔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针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提高通用测试针的分针效率 和准确度,同时还可提高区分变形测试针的质量,极具实用性和方便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 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分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针夹具、存放盒和支撑架,所述分针夹具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存放盒为一端具有开口的盒体,且位于分针夹具的下方,所述分针夹具上具有多个针孔,所述存放盒的开口端与所述针孔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支撑 架上,且位于分针夹具的下方,所述存放盒固定在固定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具有孔,所述存放盒位 于固定板的孔中,且存放盒的外径与孔的直径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针夹具包括面板、底板和分层 板,所述分层板位于面板和底板之间,所述面板、底板和分层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板的数量为5层或6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针夹具上的针孔直径大于测 试针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针夹具的高度大于等于测试 针长度的1/2,小于等于测试针长度的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盒的高度大于等于测试针 高度的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高度大于等于存放盒 高度的2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具有卡槽,所述分针 夹具位于支撑架上的卡槽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针装置,包括分针夹具、存放盒和支撑架,所述分针夹具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存放盒为一端具有开口的盒体,且位于分针夹具的下方,所述分针夹具上具有多个针孔,所述存放盒的开口端与所述针孔相对应。在实际使用时,可手持待区分测试针垂直放置于分针装置的工作台面,用手上下抖动测试针,与台面孔径相同测试针自动从分针夹具掉入下面的存放盒内,未自动滑下被分针夹具卡住,则判定为变形测试针,不能插入分针夹具面板的则为直径不符测试针。其与目前用目测来挑选测试针的方法相比,可提高通用测试针的分针效率和准确度,同时还可提高区分变形测试针的质量,极具实用性和方便性。
文档编号B07B1/02GK201596614SQ200920261430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1日
发明者朱海军, 薛彦龙 申请人: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