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筛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71440阅读:1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虾筛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水产品按大小进行分级筛选的设备,具体是指一种虾筛选机。
背景技术
目前,水产品加工企业在对水产品如虾进行加工之前,先要对虾按大小进行分级筛选,以按照虾产品的需要来选用合适个头大小的虾进行加工。传统的虾分级筛选方式为人工筛选和机械筛选。人工筛选劳动强度大,效率也低,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现有筛选机械虽然筛选效率较高,但是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而且筛选时对虾体有一定的破坏,影响奸广品的品质。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筛选效率较高,作业时不会破坏虾体的虾筛选机成为了业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筛选效率较高,作业时不会破坏虾体的虾筛选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虾筛选机,包括机架、送料输送带,所述的机架上倾斜设置有若干个筛选辊,所述的送料输送带的输出端设置在筛选辊较高的一端的上方,所述的筛选辊平行排列并设置,筛选辊的直径由上至下分级缩小,所述的机架上设有驱动各个筛选辊同向转动的马达,所述的机架在筛选辊正下方设置有与筛选辊相垂直并与各级对应的若干个出料输送带。所述的机架在筛选辊各级的下方分别设有漏斗,漏斗的出口连接各个出料输送带和筛选辊之间设有漏斗。所述的筛选辊的直径由上至下分六级缩小。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待筛选的虾体经送料输送带输送至筛选辊的上端,马达驱动各个筛选辊同向转动,虾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由于筛选辊的直径由上至下分级缩小,相邻筛选辊之间的间隔则分级增加,虾体在相邻筛选辊之间落下到出料输送带上,再经出料输送带输出,完成大小分级筛选作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筛选效率较高,作业时不会破坏虾体,可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图I是虾筛选机的侧视图。图2是并排设置的筛选辊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0012]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虾筛选机,包括机架I、送料输送带2,所述的机架I上倾斜设置有若干个筛选辊3,所述的送料输送带2的输出端设置在筛选辊3较高的一端的上方,所述的筛选辊3平行排列并设置,相邻筛选辊3之间操持合适的间隔。筛选辊3的直径由上至下分级缩小,优选的,所述的筛选辊3的直径由上至下分六级缩小。由于筛选辊3的直径由上至下分级缩小,相邻筛选辊3之间的间隔由上至下则分级增加,所述的机架I上设有驱动各个筛选辊3同向转动的马达,所述的机架I在筛选辊3正下方设置有与筛选辊3相垂直并与各 级对应的若干个出料输送带4。所述的机架I在筛选辊3各级的下方分别设有漏斗5,漏斗5的出口连接各个出料输送带4和筛选辊3之间设有漏斗5。漏斗5的作用在于可将单级下落的虾体集中收集到一个出料输送带4上,提高分级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待筛选的虾体经送料输送带2输送至筛选辊3的上端,马达驱动各个筛选辊3同向转动,虾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由于相邻筛选辊3之间的间隔由上至下分级增加,相同大小的虾体在同一级间隔落下到漏斗5中,再经漏斗5落至出料输送带4上,最后经出料输送带4输出,完成大小分级筛选作业。总之,本实用新型虽然例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虾筛选机,包括机架(I)、送料输送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I)上倾斜设置有若干个筛选辊(3),所述的送料输送带(2)的输出端设置在筛选辊(3)较高的一端的上方,所述的筛选辊(3)平行排列并设置,筛选辊(3)的直径由上至下分级缩小,所述的机架(I)上设有驱动各个筛选辊(3)同向转动的马达,所述的机架(I)在筛选辊(3)正下方设置有与筛选辊(3)相垂直并与各级对应的若干个出料输送带(4)。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虾筛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I)在筛选辊(3)各级的下方分别设有漏斗(5),漏斗(5)的出口连接各个出料输送带(4)和筛选辊(3)之间设有漏斗(5)。
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虾筛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选辊(3)的直径由上至下分六级缩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虾筛选机。虾筛选机,包括机架(1)、送料输送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倾斜设置有若干个筛选辊(3),所述的送料输送带(2)的输出端设置在筛选辊(3)较高的一端的上方,所述的筛选辊(3)平行排列并设置,筛选辊(3)的直径由上至下分级缩小,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驱动各个筛选辊(3)同向转动的马达,所述的机架(1)在筛选辊(3)正下方设置有与筛选辊(3)相垂直并与各级对应的若干个出料输送带(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筛选效率较高,作业时不会破坏虾体,可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文档编号B07B13/07GK202356317SQ201120514869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2日
发明者黄熙可 申请人:湛江新昶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