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562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风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风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的废纸在废杂质含量特别多,品种特别混杂的情况下进行备料,通过散包机干法筛选的,而干法筛选过程中,散包机 容易产生粉尘,造成粉尘污染,影响了工作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散包机在干法筛选过程中易产生粉尘,易污染环境,影响工作环境,从而提供旋风除尘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旋风除尘装置,包括吸气管、进气管、筒体,所述吸气管与进气管之间设有将吸气管内吸收的杂质吸附到进气管内的驱动装置,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筒体相连,所述筒体内设有收集装置,所述筒体的顶端设有排气管。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高压离心风机,所述高压离心风机的一端与吸气管相连,所述高压离心风机的另一端进气管相连,也可以为其他驱动装置,高压离心风机效能高,能耗低。优选的,所述收集装置为集灰斗,也可以为其他便于收集的收集装置,集灰斗结构简单,收集效果好。优选的,所述集灰斗的横截面为锥形,也可以为其他便于加工的形状,锥形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优选的,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也可以为其他便于加工的形状,圆形加工方
便,连接可靠。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横截面为圆弧形,也可以为其他便于加工的形状,圆弧形加
工方便,连接可靠。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驱动装置将吸气管吸附到进气管内,通过筒体内的收集装置收集尘粒及排气管排出气,提高了净化效率,确保了工作环境不污染。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风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旋风除尘装置,包括吸气管1、进气管2、筒体4,所述吸气管I与进气管2之间设有将吸气管I内吸收的杂质吸附到进气管2内的驱动装置3,所述进气管2的一端与筒体4相连,所述筒体4内设有收集装置5,所述筒体4的顶端设有排气管6,所述驱动装置3为高压离心风机,所述高压离心风机的一端与吸气管I相连,所述高压离心风机的另一端进气管2相连,也可以为其他驱动装置,高压离心风机效能高,能耗低,所述收集装置5为集灰斗,也可以为其他便于收集的收集装置,集灰斗结构简单,收集效果好,所述集灰斗的横截面为锥形,也可以为其他便于加工的形状,锥形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所述筒体4的横截面为圆形,也可以为其他便于加工的形状,圆形加工方便,连接可靠,所述进气管2的横截面为圆弧形,也可以为其他便于加工的形状,圆弧形加工方便,连接可靠。将吸气管I的一端连接在散包机吸尘罩上,利用高压离心风机的吸力将散包机吸尘罩内的含尘气体通过进气管2进入筒体内,借助于重力的作用使尘粒颗粒落入集灰斗内,气体通过排气管6排出,依次操作,就可以将含尘气体去除,只需将收集斗内的颗粒去除。[0015]通过驱动装置将吸气管吸附到进气管内,通过筒体内的收集装置收集尘粒及排气管排出气,提高了净化效率,确保了工作环境不污染。
权利要求1.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气管(I)、进气管(2)、筒体(4),所述吸气管(I)与进气管(2)之间设有将吸气管(I)内吸收的杂质吸附到进气管(2)内的驱动装置(3),所述进气管(2)的一端与筒体(4)相连,所述筒体(4)内设有收集装置(5),所述筒体(4)的顶端设有排气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为高压离心风机,所述高压离心风机的一端与吸气管(I)相连,所述高压离心风机的另一端进气管(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5)为集灰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斗的横截面为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的横截面为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的横截面为圆弧 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旋风除尘装置,包括吸气管、进气管、筒体,所述吸气管与进气管之间设有将吸气管内吸收的杂质吸附到进气管内的驱动装置,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筒体相连,所述筒体内设有收集装置,所述筒体的顶端设有排气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驱动装置将吸气管吸附到进气管内,通过筒体内的收集装置收集尘粒及排气管排出气,提高了净化效率,确保了工作环境不污染。
文档编号B04C5/00GK203108673SQ20122070254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周龙飞 申请人:平湖市青云建材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