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环检测打标一体机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08112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切环检测打标一体机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环检测打标一体机的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光电眼、检测探头、控制模块和取出机构,光电眼、检测探头、控制模块和取出机构均安装在支架上;检测探头、取出机构均与光电眼的位置相应,光电眼、检测探头和取出机构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根据检测信号判断该电容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则发出信号给取出机构,取出机构动作,将该不合格的电容从电容纸排上取出。由于检测探头检测到不合格电容后,即时通过取出机构将不合格电容从电容纸排上取出,实现了电容的检测、不合格电容的自动剔除,无需人工进行不合格剔除,节省了人力,而且由于自动不合格剔除,输送机构的暂停时间很短,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切环检测打标一体机的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切环检测打标一体机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电容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通常以纸带为载体,在纸带上制作电容,半成品的电容等间距布置在纸带上,形成电容纸排,在此基础上进行电容的包封、切环(切去电容引脚的连接弯部,形成两个电容引脚)、检测、打标等工序,直至最终的电容成品。
[0003]目前在检测工序中,一般采用如下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光电眼、检测探头和控制模块,光电眼、检测探头和控制模块均安装在支架上,检测探头与光电眼的位置相应,光电眼和检测探头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电容纸排在输送机构上进行传送,当光电眼检测到电容到达检测位置时,检测探头将检测信号上传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检测信号判断该电容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输送机构继续向前输送,如果不合格,则控制模块输送信号给输送机构的控制系统,让输送机构暂停输送,在输送机构暂停输送的时间内,工作人员以手工方式将不合格的电容剔除。
[0004]上述检测装置需要人工介入手动剔除不合格电容,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配备一名专门剔除不合格电容的工作人员,耗费了人力;而且,由于人工剔除不合格电容,输送机构暂停的时间较长,影响了总体的生产进度,导致生产效率大幅度下降。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切环检测打标一体机的检测装置,这种切环检测打标一体机的检测装置能够实现电容的检测、不合格电容的自动剔除,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切环检测打标一体机的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光电眼、检测探头和控制模块,光电眼、检测探头和控制模块均安装在支架上,检测探头与光电眼的位置相应,光电眼和检测探头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取出机构,取出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取出机构与所述光电眼位置相应,取出机构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0007]上述控制模块接收光电眼、检测探头的信号,对信号进行处理,判断是否有电容到达该位置,判断电容是否合格,然后上传信号给整机控制系统,或发出信号给取出机构。
[0008]安装时,一般将光电眼、检测探头安装在环切检测打标一体机的输送机构上方,而取出机构安装在环切检测打标一体机的输送机构一侧。输送机构以步进的方式向前输送电容纸排(纸带上等间距插有多个电容),检测探头与经过其下方的电容的两个引脚接触,当光电眼检测到有电容到达检测位置时,检测探头将检测信号上传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检测信号判断该电容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输送机构继续向前输送,如果不合格,则发出信号给取出机构,取出机构动作,将该不合格的电容从电容纸排上取出,然后输送机构再继续向前输送。由于检测探头检测到不合格电容后,即时通过取出机构将不合格电容从电容纸排上取出,实现了电容的检测、不合格电容的自动剔除,无需人工进行不合格剔除,节省了人力,而且由于自动不合格剔除,输送机构的暂停时间很短,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取出机构包括气缸和夹爪,气缸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夹爪安装在气缸的活塞杆上。当检测到不合格电容时,气缸活塞杆伸出,夹爪抓住该不合格电容,然后气缸的活塞杆缩回,将不合格电容从电容纸排上取出。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取出机构包括气缸和搭钩,气缸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搭钩安装在气缸的活塞杆上。当检测到不合格电容时,气缸活塞杆伸出,搭钩勾住该不合格电容,然后气缸的活塞杆缩回,将不合格电容从电容纸排上勾出,这样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动作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测探头包括探头座和两个金属弹片,两个金属弹片的上端安装在探头座上,两个金属弹片平行设置。将检测探头设置为两个金属弹片,当输送机构向前输送电容纸排时,两个金属弹片扫过电容纸排上电容的引脚,减少了检测探头与电容引脚之间的阻力,当输送机构暂停输送时,两个金属弹片便搭在电容的两个引脚上,由于弹力的作用,金属弹片向下压紧在电容引脚上,使金属弹片与电容引脚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弹片为L型。将金属弹片设置为L型,延长了金属弹片(检测探头)与电容引脚的接触时间,确保在进行检测时,检测探头的两个金属弹片每次都能够与同一电容的两个引脚接触,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由于检测探头检测到不合格电容后,即时通过取出机构将不合格电容从电容纸排上取出,实现了电容的检测、不合格电容的自动剔除,无需人工进行不合格剔除,节省了人力,而且由于自动不合格剔除,输送机构的暂停时间很短,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如图1所示,这种切环检测打标一体机的检测装置,包括支架1、光电眼2、检测探头3、控制模块(图中未画出)和取出机构4,光电眼2、检测探头3、控制模块和取出机构均安装在支架I上;检测探头3、取出机构4均与光电眼2的位置相应,光电眼2、检测探头3和取出机构4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8]取出机构4包括气缸401和夹爪402,气缸401安装在支架I上,夹爪402安装在气缸401的活塞杆上。
[0019]检测探头3包括探头座301和两个L型金属弹片302,两个L型金属弹片302的上端安装在探头座301上,两个L型金属弹片302平行设置。将检测探头3的两个电极均设置为L型金属弹片302,检测探头3的两个金属弹片302每次都能够与同一电容的两个引脚接触,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0020]安装时,一般将光电眼2安装在环切检测打标一体机的输送机构下方(上方也可以),检测探头3安装在环切检测打标一体机的输送机构上方,而取出机构4安装在环切检测打标一体机的输送机构一侧。输送机构以步进的方式向前输送电容纸排(纸带上等间距插有多个电容),检测探头3的两个L型金属弹片302与经过其下方的电容的两个弓I脚接触,当光电眼2检测到有电容到达检测位置时,检测探头3将检测信号上传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检测信号判断该电容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输送机构继续向前输送,如果不合格,则发出信号给取出机构4,取出机构4的气缸401的活塞杆伸出,夹爪402抓住不合格的电容,然后取出机构4的气缸401的活塞杆缩回将该不合格的电容从电容纸排上取出,然后输送机构再继续向前输送。由于检测探头3检测到不合格电容后,即时通过取出机构4将不合格电容从电容纸排上取出,实现了电容的检测、不合格电容的自动剔除,无需人工进行不合格剔除,节省了人力,而且由于自动不合格剔除,输送机构的暂停时间很短,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1]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取出机构包括气缸和搭钩,气缸安装在支架上,搭钩安装在气缸的活塞杆上。当检测到不合格电容时,气缸活塞杆伸出,搭钩勾住该不合格电容,然后气缸的活塞杆缩回,将不合格电容从电容纸排上勾出,这样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动作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2]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切环检测打标一体机的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光电眼、检测探头和控制模块,光电眼、检测探头和控制模块均安装在支架上,检测探头与光电眼的位置相应,光电眼和检测探头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取出机构,取出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取出机构与所述光电眼位置相应,取出机构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接收光电眼、检测探头的信号,对信号进行处理,判断是否有电容到达该位置,判断电容是否合格,然后发出信号给取出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环检测打标一体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取出机构包括气缸和夹爪,气缸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夹爪安装在气缸的活塞杆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环检测打标一体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取出机构包括气缸和搭钩,气缸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搭钩安装在气缸的活塞杆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切环检测打标一体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检测探头包括探头座和两个金属弹片,两个金属弹片的上端安装在探头座上,两个金属弹片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环检测打标一体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金属弹片为L型。
【文档编号】B07C5/344GK203711356SQ201320753735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林榕, 陈文昌, 余青平, 谢伟涛 申请人:汕头高新区松田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